太和县中医院的职工喜欢把院长李福同称为“李叔”,和这个医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样,所有的员工在李福同眼里都如同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孩子也尊敬和仰慕这位带领医院创造传奇的长辈。
李福同一有时间就喜欢在医院里转悠,现代化的医院大楼和古色古香的牌坊、长廊、假山、荷塘,这是已经完全不是32年前的模样。
创业之艰难
“当时的院区东临清真寺,西靠尼姑庵,南接天主教堂,北至古老城墙,毫无发展空间。”院长李福同至今还记得1983年临危受命出任院长时的场景,只有三排破旧病房、20多间门诊的医院,年门诊病人2.7万人次、出院病人不足1000人,业务收入20来万元,可谓经济亏损,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业务萎缩,设备简陋,人心涣散。“留在这里必死无疑,要想发展必须搬迁!”军人出身的李福同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果敢。
“地在哪?钱在哪?”面对医院职工的质疑,李福同一方面做好职工们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光是请求搬迁、申请批地,李福同就跑了上百次阜阳市,有时为了等一个市里的领导,李福同在门口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那年的大年三十,李福同守在县委书记家里等候了几个小时,被李福同的执着打动的书记终于同意将一家宾馆的建设指标转给太和县中医院,并批复了8个大字:同意搬迁、资金自筹。
当时的条件下,“自筹资金”四个字背后,承载着一代人的心血与汗水。李福同从省卫生厅争得10万元的支持,又到各个单位寻求支持和帮助,再发动全院职工开展捐献活动。费尽周折拼凑起来的钱,李福同用起来格外珍惜。建院过程中,为了降低造价,基建工程包工不包料,李福同提出“自己动手”的口号。李福同带头利用午休和晚上下班时间干活,买砖、垒墙、缝制被子等,能自己做的工作全部是职工自己动手,常常忙到夜里一两点。有一次,李福同与后勤股长去淮北买水泥,为了节约80元装车费,两个人冒着零下几度的低温扛着水泥袋装车,累得满头大汗。
就这样,1840平方米的门诊楼、2540平方米的医技楼、2400平方米的辅助用房,一年时间就全部建成,共节约资金60余万元。建筑用的1万多吨黄沙全部由医院职工卸车;建楼用的砖头也全是他们一摞摞抬上脚手架;门窗、水电安装也都是自己动手完成;李福同还带领职工用古法打井,愣是挖出了河流形成了美丽的景观,一座花园式的医院在荒滩上诞生了。
无时无刻不在创新
面对刚接手医院时举步维艰的局面,李福同从上任之初便开始了改革的步伐,不少举措在当时开创了先河,至今看来也都有很深刻的意义。
李福同打破常规,率先把“包”字引进医院,首先对食堂、茶房、洗衣房进行承包,进而对相关科室实行责任承包。仅半年时间,全院的经济收入就翻了一番。“包”字使职工尝到了甜头,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医院进行了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
当时医院入不敷出,职工的工资发不了,李福同强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下可谓“破天荒”式的改革。李福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临床一线和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的岗位倾斜的分配原则,以门诊量、床位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药使用率、优质服务等指标作为核算要素实行岗位浮动效益工资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天荒”的改革还包括人事制度、职称制度等改革。
当时求贤若渴的李福同向上级卫生部门申请分配人才,但分来的却多是专业不对口的勤杂人员。原来,当时太和县中医院属于自负盈亏的集体性质,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来。不服气的李福同断然拒绝了卫生部门分配的人员,自己去挖掘优秀的中医人才。
上世纪60年代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都主动到农村工作,而这批扎根基层10多年的人员都已经是基层卫生战线中的骨干。李福同正是看中了这些人才的经验与能力,不辞辛苦一趟又一趟地到乡镇向他们发出邀请,很快便从基层挖掘了一批中医骨干,医院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但由于体制限制,医院的集体性质解决不了干部身份的工资问题,李福同又大胆地提出自己定工资,从而突破了工资体制的局限。
当时医院没有科主任、护士长,因为这些都需要卫生局批准,李福同焦急地等待了8个月也没有看到批复。“他们不批我批,他们不承认我承认。我宣布,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医院的护士长。”李福同大胆起用几位有技术专长的年轻护士担任护士长,又先后聘任中医师王启典、中西医结合医师哈继忠等几位业务骨干为副院长。这一改革打破了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院科两级管理人员中,工人身份的职工占了三分之一。
从那时起,医院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在定员定编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岗位,择优聘任;实行工勤人员双向选择制,通过转岗、内退等途径减员增效;实行全员聘用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增强了全院职工危机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医院干部职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医院从此逐步走出困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敢为人所不为之魄力
一方面抓医院的内部管理和内涵建设,另一方面李福同则不断求新求变,积极地宣传医院、吸引患者。
为了美化医院环境,李福同带领职工修建了华佗广场、文化长廊、牌坊、假山、凉亭等,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的县城还没有公园,太和县中医院里花园式的院区成为百姓爱逛的“公园”。李福同还在花坛建起了猴园、鸟园、鹿园,更是成为县城乃至整个阜阳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当时整个阜阳市都没有动物园,很多家长周末带着孩子来观赏动物,节假日还有不少人到医院拍照留影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坛草坪、猴园鸟园……太和县中医院环境优美的美名就这样传播开来。
当时太和县城不大,中医院的新址位于当时县城的西南角,再加上80年代的县城根本没有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人们就医十分不便。在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后,李福同办起了公交公司,医院出资购置了9辆公交车,在县城里巡回开,招手即停,看病、探视都很方便。同时,医院还办起了文工团,文工团去周边乡镇巡回演出、义诊,宣传中医院。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面临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李福同又推出“急诊四免”,引起不小轰动。“四免即免电话费、救护车费、挂号费、抢救费,直到现在我们的救护车还不收钱。”李福同骄傲地说。
医院发展了,但李福同深知皖北、豫南等地区的患者经济基础差,因此他在关注弱势群体、救治贫困患者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早在2000年,太和县中医院就设置了30张扶贫病房,每床每天只收3块钱,还提供免费的水、电、炊具、被褥、电视等用品;从2004年至今已举办了12次中国红十字会“胡大一爱心工程”大型义诊活动,累计义诊人数达2万多人次,总减免费用达900多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购置检查设备的问题上,李福同更是体现了敢为人先的果敢和魄力。1990年购置钴60、模拟定位机,1992年上CT、1994年上核磁共振,比阜阳市里的医院都要早2年~6年不等,但当时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崇洋媚外”。一次会议间隙,李福同将这些疑惑向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进行了汇报,张文康明确表示:“这些设备不是西医、中医的问题,是中医望诊的延伸。”
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李福同认准的发展道路更清晰了,他又先后购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血流变仪、细菌分析仪、高压氧舱等一系列设备,在太和县周边的皖北、豫南、鲁西等地区开创了先河,产生了极大反响。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李福同还主持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争创“无吸烟、无接受吃请、无收受红包”的三无医院;规定接到急救电话5分钟内必须出车;一般手术必须入院3日内完成;为了兑现无假药、无过期失效药品的承诺,李福同曾一次烧掉价值近万元的过期药品。正是一次又一次地大胆变革和创新,太和中医院赢得了患者的信任,自身也得到跨越式发展。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太和县中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27亩、固定资产达4.1亿元、开放床位1700张、年门急诊病人67万人次,出院病人5.4万人次、正式职工1430人的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家县级三级甲等中医院,并以其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在全国业界享有盛誉。
回顾过去,李福同有太多的故事和感悟;展望未来,李福同还在为新成立的太和中医药集团探索和引航,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