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恩师李士懋教授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11-25
10月25日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中医事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追昔抚今,感慨良多。李士懋老师一生致力解除病家疾苦,潜心中医学术研究,建树颇丰,有感于当今医学西重中轻,中医瑰宝渐被埋没,先生晚年挺身而出,全身心投入了中医传承工作,可谓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每周五次门诊带教,每次门诊看60~80个病人,时间不够用,只好早来晚走,上午门诊下班时间常常要拖到下午1点多,看病过程中不但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诊疗,还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给学员作详细的讲解,手把手地教授如何诊脉。有的病人病情很重,由家属搀扶着来,甚至只能躺在车里,李士懋老师需到车里诊病;有的病人来自外地,远的跨越大半个中国,早晨两、三点钟就来挂号。老师深切体恤病家的疾苦,宁愿自己多辛苦一点,也不愿意让病人失望。如此大的工作量,年轻人尚且吃不消,更何况是八十岁的老人,没办法,老师只好在看病间隙一支接一支地吸烟,浓茶配咖啡一杯接一杯地喝。周五上午出完门诊后,匆匆吃口饭,下午、晚上老师还要安排学术传承梯队的授课教师一一试讲,并亲自点评,试讲通过方可为学员授课。周六、周日上午门诊,下午亲自讲课或听学术传承梯队的授课教师讲课,晚上为学员解答上午门诊和下午讲课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跟李士懋老师学习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坐着飞机来去,老师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老师晚年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他的学术经验传授给广大弟子,并探索出以“激发兴趣与关爱徒弟相结合、系统讲授与随时讲解相结合、口传笔授与手把手施教相结合、长期培养与分段实施相结合、师徒互动与徒弟互学相结合、临床实践与总结研究相结合”的“中医传承六法”,取得了较好的传承效果,并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嘉奖。
 
除了花费巨大的精力在临床授徒外,李士懋老师还通过作大量的社会工作来推广中医、传播中医。扁鹊学社是河北中医学院的一个学生学术团体,自诞生之日起,他就悉心指导他们如何读经典、作临床,学社成员的论文他要批改,临床他要带教。13年来,李士懋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多少理论功底扎实,临床技术过硬的“铁杆中医”。在他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河北中医学院成立了扁鹊中医实验班,正努力探索一条培养中医人才的新路。李士懋老师有感于中医各家之学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领衔成立了中医学派研究会,以求继往昔之绝学,发皇古义出新知,使诸家之学在继承中发扬创新。在老师的众多弟子中有一批特殊的徒弟,他们原本并不从事中医,只因对中医的热爱而转学中医,他们大多中医基础相对较差,李士懋老师常常鼓励他们说:“高手在民间”,亲自给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并请校内专家来做定期辅导。河北省内丘县是医祖扁鹊故里,那里的百姓喜爱中医,为提高当地一百多名乡村中医师的诊疗水平,老师亲自安排专家到当地授课、出诊,并联合北京中医医院,三方共同为在医疗方面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近一年内老师先后四次到内丘县中医院指导工作,并亲自授课、义诊。
 
针对中医高端人才,李士懋老师在全国率先成立“国医大师学术传承研修班”,学员经考试录取后,每周六、日两天在河北中医学院由他上午门诊带教,下午理论授课,晚上答疑,连续培训四个月,这是为中医开出的又一剂扶正固本的良药。他在前期申请及培训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第一期学员即将毕业,反响热烈,然李士懋老师已仙逝,岂不痛哉!过去一年,李士懋老师先后外出讲学二十余次,足迹遍及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行程数万公里,为传播中医学术不遗余力。作为温病大家,2014年9月底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之邀以79岁高龄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参与登革热病救治,并参与制定广东省登革热中医防控方案,为登革热病人的救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士懋老师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终至一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李士懋老师竟执意要求在病榻上为弟子们再作一次讲座,弟子们围定老师坐下,李士懋老师一如既往深情地注视着大家,娓娓讲出脉诊的重要性,脉诊的“四定”……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巍巍青山激励我们后人奋勇前行,他的宝贵学术经验化作郁郁桃林滋养中医学子健康成长。李士懋老师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誓言:“我毕生献身中医事业,也深深地热爱中医事业,更殷切期望中医事业能发扬光大。”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