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古代和现代都是常用字。它的常用义项是“湿”。如《史记·仓公传》齐中御府长信病案:“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素问·风论》:“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泻)。”再如《素问·痿论》:“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熱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温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这几例中的“濡”都是“湿”“沾湿”“使湿”之义。另外,“濡”还引申有浸染,如《灵枢·经脉》:“足少阴气絶,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润养,如《灵枢·脉度》:“其流溢之气,内漑藏府,外濡腠理。”《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血主濡之。”迟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发濡滞”等义。
但是,“濡”还有另一音义,在中医古籍中也属常用,却是很多中医界人士不了解的。记得我年轻时学习《伤寒论》,就跟着老师这样念:“心下痞,按之濡(rú),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读“濡”为“rú”,听起来和“浮”合辙押韵,因而对这一条文印象很深。可是这样读恰恰误解了原意。
《集韵·獯韵》:“nuan(車+报纸的报右半部),柔也。或从欠,亦作濡。”“nuan(車+报纸的报右半部) ”是“软”的异体字,所谓“或从欠”的,就是“软”字。因此,“濡”的另一音义同“软”,柔软;柔弱。如《庄子·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中医药文献中这个用法也不少见。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谷豆,其果栗,其实濡,其应冬。”
《灵枢·本藏》:“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
《难经·二十四难》:“骨髓不温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又同书《辨厥阴病脉证治第十二》:“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醤散主之。”
以上各例“濡”都应读作“软”。指腹部或物品等呈柔软、软弱之状。有的例子里有明显的内证性提示。如《灵枢》例“坚”与“濡”相对,《金匮要略》例“急”与“濡”相对。
在另外一些例子中,“濡”被用来描摹脉象。
《难经·四难》:“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难经·十五难》:“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难经·四十八难》:“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诊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又《七十九难》:“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
《伤寒论·辨脉法》:“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
《伤寒论·平脉法》:“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
在这些条文中,或“濡”“弱”连文,或“濡”“牢”对见,足见“濡”就是“软”。不过,这些条文中的“濡”是作为描摹词用的,还未成为一种脉象的专名。
“濡”成为脉象专名,《脉经》注文中有明确记载。《脉经》卷一第一:“软脉,极软而浮细。(原注: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如帛衣在水中,21nx.com轻手相得。)”《脉经》注文虽是宋臣之补,但应该都有所本,是他们所实见。这条注文证明,“濡脉”本是“软脉”的异写。因而,后来的医书有作“软脉”,有作“濡脉”的。但后来的人往往不太明确“濡”和“软”的文字关联,因而把二者当作两种不同的脉。敦煌医书P.3477中,甚至将濡脉和软脉并列,后世脉书也有这样的情况;但S.6245等文献中,就只出现软脉而没有濡脉(P,是法国人伯希和藏品的简称,S,是英国人斯坦因的简称,斯坦因和伯希和先后在敦煌骗购了大量珍品,其中有数十件医书。后面的数字是他们藏品的编号)。就注文内容看,宋臣注之“如帛衣在水中”,也可以作为一种描摹来理解,但后代把“濡脉”理解成与水湿有关的人不少,恐怕与此注文有关。
总之,“濡”在中医古籍中很多地方都当“软”用,在解读中应注意区别。(沈澍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