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劲松教授“中医精室论”的关注,是从20多年前他在攻读男科研究生时在中医领域首次提出并公开发表的那篇论文《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就开始的。20多年过去了,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固守中潜行、在实践中耕耘、在研究中探索,在寻求中前进,终于成就了他的心血之作——《王劲松中医精室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说来实在不易。捧着这本4章、59节、27万字的书,分量虽无惊人之处,读来却有沉甸甸的感觉。20载磨一剑,功力在书里,更在书外。
苦心传承,寻找创新密钥
中医的生命是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传承。一部《黄帝内经》传了2500年、用了2500年,生生不息,常用常新,大道不改,以不变应万变,是传承的纪实;多少代人守道变通,推陈致新,与时俱进,以渐变求新变,是创新的写真。王劲松“精室论”的提出,正是他谨守《黄帝内经》之根本,探赜历代医家之承变,苦求寻觅的结果。其源深而远,如《内经》“冲脉任脉,皆起于胞”(《灵枢·五音五味篇》),男女亦然;其流博而广,如“胞胎亦为脏,虽胞胎系妇人所在,然男子未尝无胞胎之脉”(清·陈士铎《石室秘录》),“女子之胞,名血海、名子宫,以其行经孕子也;男子之胞,名丹田、名气海、名精室……藏精之所也”(清·唐容川《医经精义》),男女同焉。女子有胞,男子有室,理同、经同、功同,一一相对,两两合情,精室与女子胞当同以“奇恒之腑”名之。观历代医家研判,“男有奇恒之腑”说,呼之欲出;看劲松明言阐释,“男以精室立论”说,水到渠成。效法古人之外,作者还善于向现代名家求教,寻求多渠道传承的蹊径,他的导师、他的同门、他的周围都是他问道、闻道、受道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在他的导师、著名男科学家徐福松教授那里,他收获了人生“得道”的宝藏。芝麻开门,要找对钥匙才行;“精室论”的提出,也离不开传承密钥的神力。透过书中传递的内容,页页都体现出一位学者传承中医的秉性、研求经典的灵性、学习贤达的悟性。
扎实临床,夯实创新根基
中医的要义是实践,实践的效果看临床。男者,难也。男子作为人类的主要种群之一,也是疾病多发的人群之一。关心男性健康、关注男科疾病,成为医学越来越重视的话题。男性学科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打开了一条关爱男人的绿色通道;“精室论”的提出,为男科疾病的精准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优选的读本。书中不仅提出了“精室论”的理性概念,对精室病做出了“若如男子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与性传播疾病等许多常见及疑难杂症”的界定,而且展示了一系列围绕临床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翔实案卷,为其理论创新夯实了根基。作者提出的男子不育症辨治九法、精液不液化致不育症辨治六法、阳痿辨治九法、早泄辨治七法、遗精辨治七法、血精论治五法、不射精症辨治六法、前列腺增生症论治五法等,是他20多年来置身于临床之中,不懈实践的总结,也是成百上千患者从中得到福音的记录。这些文章,有据有理,章法严谨;有治有方,医药合序;有因有果,条理分明,是作者面对各种复杂证候辨证施治、抽丝剥茧、去粗存精,从逐个案例中升华而来、逐年积累中结晶而成的,掷地有声,有很强的可信度、实用性和指导意义。书中还特意汇集了对精室病预防保健的16篇文章,把防与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撒布于防范之中。透过书中丰富的案例,篇篇都弥散着一位医者对中医事业的执着之情、大爱之义、担当之心。
勤奋著述,弘扬创新成果
创新的目标是成果,成果的推出靠传播。如何把自己的研究变为成果,让有限的影响产生更大的震动、发挥更大的作用,传播自然是无法替代的手段。作者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路走来,既要埋头拉车,又要细心记路,20年间书写的手记就有42册,达200多万字,通过授课传播自己的理念、通过媒体扩散自己的思想;撰写的学术论文有116篇、科普文章360篇、著作十余部,通过报刊宣传自己的观点、通过会议交流自己的体会。攀登者必有为,有志者事竟成,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积沙成丘,汇木成林,终于成了正果。回顾作者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经方学家黄煌教授说:“当年为劲松主任推荐发表其国内外首次提出的《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等文章并非偶然,他在学校攻读之时,就是一位十分聪颖、勤奋、刻苦而出色的研究生。”他的孜孜以求、不懈努力,得到了专家们的赏识,形成了学术界的共识。对此,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编著者称,“精室是近现代提出并得到较全面阐述的,这一理论在现代男科学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薛建国教授撰文说,这一研究“完善了中医理论,奠定了中医男科学之学术基础,贡献卓越”。成书之前,作者的这项研究已先后被国家、省、市多级政府授予科技进步奖。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王劲松教授是医中之仁爱之士,是具备聪明达理和廉洁淳良的医者之一,他忠于传承、勤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总结的精神,值得学习。(温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