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次曝光依旧活跃的“山寨离岸社团”,QQ群友近4000人且互动频繁,这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中国尿疗协会”。而排泄之物竟受追捧,不独监管乏力也有科普失利的尴尬。
顾名思义,“科普”就是把科学知识用公众认可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使普通人得以了解、熟悉。客观地讲,医学科普和中医科普中存在“科而不普”或“普而无科”的偏差,伪科学于是乘虚而入。为此笔者给出一方,共有“可靠、可用、可乐”三味药。
“可靠”是“君药”,是验证真伪的终极标准。很多时候“有用”只是低概率事件的假象,经不起理论推敲,也得不到实践重复。比如不少媒体的“生活”版块曾推介喝醋治鱼骨卡喉就属讹传,偶尔灵光只能归入巧合,贸然科普则有误导之嫌。
“可用”是“臣药”,为高冷的科学与普罗大众建立联系。可靠但用处不大的知识如达芬奇机器人制造原理固然尖端,却与普通人甚少交集,即便用以科普也属小众话题。
“可乐”是“使药”,就是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起到“引经”作用。传统科普重内容轻方法,怠于发掘受众需求,疏于使用沟通技巧,成了干巴巴、冷冰冰、硬生生的“灌输”“说教”,往往科而难普。
遣药组方,君臣有序,君药分量最重,臣药次之,不可令佐使过于君臣。许多骗子正是靠本末倒置,凭三寸不烂之舌把绿豆茄子牛蹄筋忽悠成治百病、愈顽疾的灵丹,把草根卖出了人参价。
“尿协”的手法就更具迷惑性,把尿包装成“自然医学非药物疗法”、“生物信息反馈疗法”广谱奇药,能治好中晚期肿瘤、帕金森氏病等疑难杂症,听起来“实用”;煞有介事地编写“指南”、召开“学术研讨会”,找出“尿血同源”理论依据,所以尿最干净、最有营养,中医又有典籍记载,看上去“可靠”;总结出内服(直饮)、外用(点涂、漱口、浸泡、湿敷)等用法,开发了“改善口感”的“伴侣”配套销售,内外兼施、色味俱全,用起来“有趣”,因而骗人无数。
用科学揭穿“画皮”,认识到尿不过是代谢废物,肾衰患者正是由于无法制尿、排尿才有生命危险。就算某些“病尿”含有糖、蛋白质,也完全可以正常补充,为何非要喝还含有细菌、红细胞、各种不明成分结晶的尿呢?
本草著作确有不少人尿治病内容,但那是缺医少药的前检验时代的产物,不能因为沾了“传统”二字就不敢大胆地扬弃。把火罐光明正大推向全世界,把尿罐理直气壮倒进下水道,才是我们传承中医遗产、做好医学科普应有的态度。(解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