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态学体系的完善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9-01
状态是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无状无态就失去了认知事物的依据,世界将是一派无序、一片混沌。打开中医历代的典籍,对“状态”的描述比比皆是,可见中医对“状态”的重视。遗憾的是,这种描述至今还未能冠以“状态”的专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对中医的准确表述,乃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医学传承、创新的步伐。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主编的《中医状态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一书,给中医学的状态研究戴上了名实相符的桂冠,使中医状态学有了全景式的完整形象。这部七章、26节、100款、近50万言的大著,从对状态描述的绪论切入,有三章阐释了中医状态学研究发展的始末,三章论述了中医状态学与文献学、系统科学、现代医学的关系,最后一章展望了中医状态学的未来,形成了中医状态学在理论上具有学说、应用上具有学科的高度,实现了中医状态学的时代跨越。陈可冀院士评价说:“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探索中医健康服务新业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学基础。”张伯礼院士预言说:“中医状态学,可能为未来健康医学提供一个融合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契合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齐声称赞一本书,足显其分量之重了。
 
中医状态学体系的完善,把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提升了一个新高度
 
状态是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是中医辨证诊断的核心。未病、欲病、已病、病后,构成了健康状态的一体化过程。把医疗的出发点选择在健康的第一站、立足点建立在这个初始的状态——未病阶段,当然是最理想、最理智、最可取、最积极的决策了。在世界医学史上,首先倡行这个理念的就是中医。这在它的祖本《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已有明晰论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后世医家长期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发展后,这一理论成为中医预防医学的牢固基石,为中国人的健康维护、疾病防治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医学的发展再次把这一超前的理念推向了中国医学的前台、世界医学的前沿,为世人所景仰。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成中医学之状态从“有实无名”到“名实相符”转变的,《中医状态学》功不可二。它把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从状态的层面上提升为人类认识健康、实现疾病前移的新高度,赋予了中医传统理论在现代展现魅力的新亮度,无愧为“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
 
中医状态学学科的确立,给中西医结合的路径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医学的多元化。中医、西医,乃至更多的医学形式一起走进人们的视野、共同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是无法改变也无法逆转的趋势。“中西医并重”,已经成为决定中国医疗方向的主旋律。当中医人疾呼西医不断从术的层面使中医快速“西化”时,西医人也逐渐发现中医正从道的层面日益改变着西医,文化交融中的激烈碰撞是回避不开、制止不了的。状态,是所有文化、所有医学所共有的基础构件:中医与西医的自身状态、宏观思辨与微观观察的认知状态、无形精神与有形躯体的异同状态,都集合到状态这个学科中来了。有了这个共同的家园,不同肤色的乘客坐上了共同的载体、有了共同的评判标准,相互的结合就有了可行性和可能性。“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中西医学虽各具特色,服务的本体是一致的,寻求的目标是共同的,知微而达著,知著以及微,从共同的出发点去客观认识、理解不同的学术问题,完全有可能在探索中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逐渐找到共同语言的。要把中西医之间推推搡搡的指责化为客客气气的握手,中介是可以发挥重要助推作用的,《中医状态学》有能力充当这样的中介,给中西医结合涂一层亲和性粘联胶。
 
中医状态学理念的推行,为健康医学模式的打造增添了一股新动力
 
“医学是一门维护和重新恢复健康的艺术。”寻求健康,是医学的终极目的。作为艺术,它早已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而具有包括诸多社会学内容在内的大学问了。关注健康,就是关注人体的不同状态;维护健康,就是把握人体的不同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健康管理”。对此,西方研究的时间不过百年,中医划定的线条也还比较粗放。要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对健康的需求,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步伐和力度。如何认识状态在健康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界定不同状态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抓住不同时空中状态的表现和特点、如何建立状态的辨识和评价体系、如何实现对状态的合理调整和干预等一大堆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其中,既需要理论上的建树,也需要方法上的创立,还需要实践中的磨合,而至今还未能找到适应这一要求得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范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行之,方言担当。《中医状态学》,在传承中医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状态为平台的中医健康管理要领、要素、要件,构架了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给未来健康医学的行进增添了新引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中医理论特色的自主创新。
 
透过《中医状态学》的丰富内容,更多感觉到的是主编李灿东教授和他的团队历时8年研究所付出的辛劳,可敬可赞。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懈的切之磋之、琢之磨之、修之补之、完之善之,这本书的后效应会愈发诱人、愈加璀璨的。(温长路)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