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 对大众包括健者( 健者是相对于已病人 群患者而言, 指追求健康接受健康管理的未病人 群) [1 ] 和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理念、 养生保健知识和 方法传播和指导, 达到维护健康、 预防疾病和延年益 寿的目的。目前慢性病呈井喷式发展, 英年早逝及 未老先病的现象时有发生,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忽 视健康, 缺乏养生保健知识以及存在广泛的养生保 健误区。人的健康不是靠医生靠药物来维护的, 个 体内在调节机制也就是人体内在的阴阳平衡机制起 主导作用, 养生保健至关重要。人的健康素养不是 生来就有的, 需要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健康教育。 发挥健者为主体的自我养生保健作用是治未病体系 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中医健康教育是中医治未病的 核心和灵魂, 是最重要的方法和首要环节。 1 中医健康概念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 心 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老百姓更通 俗易懂的是 “五快三良好” : 包括快食: 吃饭不挑食、 不偏食, 津津有味; 快眠: 入睡快, 睡眠质量好, 精神 饱满; 快便: 快速通畅地排泄, 感觉轻松自如; 快语: 说话流利, 头脑清醒, 思维敏捷; 快行: 行动协调, 迈 步有力, 动作流畅; 良好的个性: 性格柔和; 良好的处 世能力: 适应环境, 为人处事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 人相处自然融洽。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整体性、 统一 性, 强调人与自然、 社会和谐关系 [2 ] , 在《黄帝内经》 中, 提出了 “平人” 的健康模型, 包括人的心、 身健康 及与四时、 环境、 社会变化的协调平衡 [3 ] 。笔者认 为健康的人应内而精气神饱满, 外而天地人和谐, 体 质平和, 经络畅通。其表现为耳聪目明, 脸色红润, 头发润泽, 牙齿坚固, 声息调和, 二便通畅, 体形适 中, 腰腿灵便,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只有懂得健康 标准, 健者才能找到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2 中医健康理念教育 健康理念是人们追求健康的灵魂, 也是健康教 育的灵魂。譬如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 “最好的药 物是运动 ” , “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不如睡补、 睡补不 如心补 ” , “百病皆由心生” , “管住嘴、 迈开腿” , “筋 长一寸、 寿延十年” , “西医治病、 中医治人” , “感谢 疾病、 痛恨病因 ” , “治病求本” , “修身养性” , “仁者 寿 ” , “是病三分治七分养” , 治疗“三分药物七分手 法” 等。春秋时期扁鹊提出六不治, 即“骄恣不论于 理、 轻身重财、 衣食不能适、 阴阳并、 藏气不定形羸不 能服药、 信巫不信医” ; 唐·孙思邈提出“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欲病、 下医治已病” 等。现代健康管理也 认为“懒人、 馋人、 小人、 贪人、 傲人及痴人等健康难 管理” 。这些健康理念将治未病和每个人健康养生 融合在一起, 贯穿生命全程。健者自身起主导作用, 医护起辅助作用, 从而使健者成为预防疾病的主体。 如果只重视知识方法, 往往使许多人只知其然, 不知 所以然, 健康理念教育比一病一证、 一方一药及一招 一式更重要。 3 中医病因教育 中医讲求治病求本, 审证求因。审证或者辨证 主要是针对已病人群, 或者辨体质针对偏颇体质有 针对性的进行养生保健。而求因既可以用于对已病 人群的对因治疗, 亦可用于对未病人群进行预防, 做 到防病求本 [4 ] 。我们一般理解的证或体质其实不 是病因, 由于医生给患者讲述不清, 就使人们误以为 证和体质就是病因, 从而被引导到寻医问药, 而不是 自己的养生保健。如头胀痛是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 是证, 有解释导致肝阳上亢的原因是水不涵木, 其实 水不涵木仍是证而不是病因, 真正的病因是性情急 躁、 六欲不张、 饮食多辛少酸苦、 熬夜或失眠、 房劳过 度等。西医讲癌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 其实基因突 变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 如饮食不平衡、 情绪失常、 劳逸失度、 烟酒过度、 细菌 病毒等生物学因素、 化学毒素、 物理损伤以及环境污 染( 空气、 水、 食品、 光、 噪音、 辐射污染及气候变暖 等) 等。要找到初始的全面病因和找准病根, 才能 找到打开疾病这把锁的钥匙, 从源头上轻松预防疾 病。中医认为, 病因分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 内伤喜 怒忧思悲恐惊, 饮食不节、 劳逸失度、 起居无常以及 跌打、 虫兽、 金刃、 烫伤等。中医总结的“五劳” 为久 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七伤” 为大饱伤脾, 大怒气逆伤肝, 强力举重久坐 湿地伤肾, 形寒饮冷伤肺, 形劳意损伤神, 风雨寒暑 伤形, 恐惧不节伤志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人们日 渐关注到慢性病是多种病因长期积累日渐加重的过 程。健者从明白病因入手可防微杜渐、 事半功倍, 因 此病因教育对中医治未病非常重要。 4 中医治未病总则教育 《素问·上古天真论》 开篇指出 : “其知道者, 法 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 ” “虚邪 贼风, 避之有时, 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 安从来 。 ”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提出 : “夫四时阴阳 者, 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 从其根 ” ; “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 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 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 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是故圣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 , 并详细论述了顺应春夏秋冬四 季不同饮食、 运动、 情志、 起居等方面的养生方法。 《素问 · 刺法论》 指出 :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 ” 《灵枢 · 本神 》 “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 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 生久视。 ” 可见中医对治未病总则给予了精辟的归 纳, 对养生指导意义巨大。 5 中医养生方法教育 饮食、 运动、 情志、 起居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饮食方面 , 《素问 · 藏气法时论 》 : “五谷为养、 五果为 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 讲求食物寒热温凉、 酸苦 甘辛咸及青赤黄白黑四气五味五色均衡, 丰富多样, 力求 “食饮有节” , 膳食平衡。健康饮食十大建议: 一是主食为主, 每日 5 ~8 两谷物为主, 适量薯类, 少 量豆类; 二是切记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过量, 动物蛋白 每天不超过 100 g, 即一个鸡蛋、 50 g 肉或奶类 100 ml 为宜; 多食植物性食物含大量素食纤维, 会 降低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发生; 三是适量蔬 菜水果, 每日蔬菜 500 g、 水果 250 g 左右, 但不能代 替主食。蔬菜要炒、 炖、 蒸以及凉拌搭配, 避免油腻 过多; 四是菌类藻类每天 50 ~100 g 左右; 五是坚果 50 g 左右; 六是食物五色五味, 搭配丰富; 七是吃阳 光下自然生长的时令食物; 八是选择适合自己体质 的温性或凉性食物; 九是尽量吃新鲜食物, 少吃加工 食品; 十是细嚼慢咽, 不吃烫食, 少食冷食, 尽量少吃 腌制、 熏制、 煎制食品, 水果和坚果最好放在两餐之 间, 早吃好、 午吃饱、 晚餐少。 情志方面, 勿使情志过极, 避免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等。百病皆由心生, 要培养 感恩、 奉献、 宽容、 赞美、 知足、 乐观等阳光心态, 保持 自然而然、 心态平和。通过调节情志调和五脏, 又通 过调和五脏调节情志, 力求形与神俱、 恬淡虚无、 精 神内守、 真气从之。 运动方面, 开展有力量性、 耐力性、 柔韧性、 智力 性、 气功性等运动。中医重视肌肉骨骼等形体锻炼, 更强调精气神方面的修炼, 注重调息、 调心、 调形相 结合。推荐各类运动相结合, 因人而宜选择适合自 己的运动方式, 每周至少 3 次, 最好每天坚持 30 ~ 60 min, 阳光下运动能微汗出最好。运动还包括家 务劳动和体力劳动, 运动量不宜每次超过 1. 5 h, 避 免损伤腰膝关节。 起居方面, 做到“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讲求 要符合四时昼夜阴阳变化规律, 定时睡眠不熬夜, 睡 子午觉, 保持二便通畅, 劳逸结合, 房事有度, 顺四时 而适寒暑, 规避虚邪贼风及各种污染等致病因素, 戒 烟限酒, 多到风景优美、 视野开阔及空气新鲜的环境 生活运动。 6 中医干预方法教育 根据体质辨识结果给予相应体质在形成原因、 临 床特征、 社会自然适应性、 发病倾向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及饮食、 运动、 情志及起居的调理体质建议, 使中医 “辨证施治” 发展为“辨体施防” , 有的放矢, 因人而 宜。对体质偏颇较重者, 可以给予中医药物和非药物 经络调理, 药物包括中药汤剂、 药茶、 食疗、 药膳、 膏方 和药物外敷, 非药物包括针刺、 艾灸、 按摩、 火罐、 刮 痧、 刺络放血、 砭石、 熏蒸、 耳针、 蜡疗及足疗等医助综 合干预方法。建议健者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时, 寻 求医助药物和经络调理体质, 使人体适应季节气候变 化, 鼓舞正气, 祛邪外出, 预防疾病。运用中医体检、 中医健康教育、 调理体质、 疏通经络、 四时序贯五位一 体健康管理法, 终生维护人体健康 [ 5 ] 。 7 中医健康教育的优势特色 西医健康四大基石是平衡饮食、 心态平和、 适度 运动和戒烟限酒。在现代医学健康建议基础上, 中 医会增加以下现代医学不具有的特色健康养生 建议。 7. 1 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秘诀就是阴阳平衡, 阴阳平 衡是生命存在和保持健康的根本 。《素问·三部九 候论 》 :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 以调其气之虚实, 实则 泻之, 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 无问其 病, 以平为期。 ” 阴阳平衡涵盖范围甚广, 如摄入饮 食与运动代谢需要要平衡, 所以要吃动平衡; 摄入温 热性食物与寒凉性食物要平衡, 所以要膳食平衡; 金 · 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 提出 : “血实气虚则肥, 气实血虚则瘦” , 所以要胖瘦适中气血平衡; 五色五 味均衡补五脏, 所以要五脏平衡; 脏实腑虚, 所以要 脏腑平衡; 白天活动, 夜间安睡, 所以要昼夜平衡; 寒 从脚下生, 温邪上受, 所以要顾护下阳, 清宣上热, 做 到上下平衡; 春夏气血多走表, 要顾护脏腑, 秋冬气血 多走里, 要顾护体表, 所以要表里平衡; 左右脑开发、 左右上肢及左右下肢运动要平衡, 尤其下肢站立式左 右受力要平衡, 否则易患脊柱侧弯影响脏腑功能。 7. 2 安和五脏 中医认为, 心肝脾肺肾五脏生克制化, 维护人身 心整体的系统功能。每个脏腑在生理、 病理上都相 互依存协调又制约平衡。肝旺乘脾、 土不生金、 心肾 不交及水不涵木等即是指常见的五脏失和状态, 抑 木( 肝) 扶土( 脾) 、 培土( 脾) 生金( 肺) 、 泻南( 心) 补 北( 肾) 及滋水( 肾) 涵木( 肝) 即是常用的调理五脏 的方法。 7. 3 调理体质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阳虚质、 阴虚质、 气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气郁质、 血瘀质、 特禀质、 平和质 9 种。根据体病相关理论, 过度偏颇体质易产生多 种慢性病, 纠正过度偏颇体质可以预防疾病 [6 ] 。 7. 4 经络调理 《灵枢 · 经脉》 曰 : “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 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 。 ” 《灵枢 · 经别》 曰 : “夫十二经 脉者, 人之所以生, 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 病之所 以起, 学之所始, 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 上之所难 也 。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云 : “故善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 其次治筋脉, 其次治六府, 其次治五 藏。 ” 中医经络理论独特完善, 在健康养生保健及疾 病防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7. 5 扶正排毒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 说明正气的重要性; “邪去正自安” , 说明排毒的重要性 。“虚则补之、 实 则泻之” 是人体调理虚实、 平衡阴阳的方法。扶正 重在脾肾、 五脏同调, 排毒包括内生痰湿、 水饮瘀血 及情志之毒和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口鼻皮肤外 来之毒。 7. 6 防病传变 中医认为, 疾病可以表里传变、 经络传变、 脏腑传 变、 气血传变、 卫气营血、 三焦传变。中医防中有治、 治中有防、 防治一体。如 “知肝传脾、 必先实脾” 等就 是告诉人们及早防病传变亦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 7. 7 形神一体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喜怒思悲恐是五脏心肝脾肺 肾功能的一部分, 与五脏功能密不可分又相互影响, 调理情志防止七情内伤成为中医防病特色。中医既 以神调形又以形调神, 可以做到形神同调, 使“精神 内守 ” “形与神俱” 。 7. 8 饮食宜忌 药食同源, 食物与中药一样分四气( 寒热温 凉) 、 五味( 酸苦甘辛咸) 和归经( 十二经) , 因此讲究 饮食要因人的体质而有不同的搭配, 平时要五色五 味搭配合理。民间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 , 即是中 医养生饮食宜忌的生动写照。 7. 9 时令养生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 人体与自然和谐共生, 脏腑 气血与昼夜四季阴阳消长联系密切。因此, 人体每 天 12 个时辰与十二经气机升降出入和每年四季二 十四节气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适应, 每天的时辰 养生和每年的节气养生也都是《黄帝内经 》 “法于阴 阳, 和于术数” 养生法的重要内容。 7. 10 规避外邪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中医认为寒热暑湿燥 火是外邪致病的六大因素, 人们劳作起居随时随地 都要谨防外邪贼风乘虚而入, 这样才能脏腑安泰、 气 血平和、 百病不生。随着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整合 融通, 对风寒暑湿燥火作为病因进行系统研究也是 一个全新的领域。 中医健康教育引领预防求本、 医健协同、 中西融 合、 综合干预、 整体预防、 防治一体, 回归以健康为中 心的医学本真, 是中医治未病和中医健康管理的首 要环节, 意义尤为重大。中医健康教育内容有待规范丰富, 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创新。把健者放在 更加突出的地位, 用更加积极有效有趣的健康教育 方式, 更加整体简便易懂的教育内容, 广泛开展中医 健康教育, 使健者中医健康素养极大提高, 养生保健 防病知识技能迅速普及, 以期人们不得病、 少得病、 晚得病、 不得大病, 心身健康, 延年益寿, 将有力提升 治未病服务, 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尚华. 中医健康体检在 “治未病” 中的作用[ J] . 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志, 2015, 22( 1) : 8- 10. [2] 孙中堂. 中国古代养生概述[J]. 中华医史杂志, 2010, 4( 3) : 185. [3] 陈岩波.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演变的基本规律研究[J]. 黑龙江 科技信息, 2012, 16( 16) : 115. [4] 袁尚华. 中医整体观念对疾病整体预防的指导作用[J]. 中华 中医药杂志, 2015, 30( 7) :2313- 2315. [5] 袁尚华. 中医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法整体预防慢性病[J]. 中华 中医药杂志, 2014, 29( 10) :3170- 3172. [6]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