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金汁
中国人对粪便的药用,堪称极致,并且给粪便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鸡矢白(鸡粪)、左盘龙(鸽子粪)、蚕砂(蚕粪)、夜明砂(蝙蝠粪)、五灵脂(鼯鼠粪)等。今天我们谈谈金汁,就是加工过的人粪便。
金汁的制作方法,说法不一,据曾经使用过金汁的著名的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介绍,金汁的制作方法大致如下:
取健康男童(10岁左右)的正常粪便,集储七日,用井水或者泉水稀释后,用草纸过滤,滤去残渣弃用,将收集到的粪便稀释液,放入干净瓷坛内,荷叶覆盖,再用黄泥封口,把瓷坛埋入深约三、四尺土坑内,填实。过若干年(时间愈久愈好,年愈久,其汁愈清),挖出瓷坛,拆去密封口,坛内并无异味,液体分为三层:上层汁呈微黄色,中层白色,下层是残渣,只取上层液体入药,就是金汁。金汁在温病中多用于血分证,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对金汁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中说:“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就是热盛化火成毒,锢结于里时,治疗加金汁清火解毒。《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许多医案,都涉及到金汁的使用:如《临证指南医案·温热》:“温邪自里而发,喉肿口渴,舌心灰滞,上焦热蒙,最怕窍闭昏痉,苦寒直降,攻其肠胃,与温邪上郁无涉。连翘、黑栀皮、牛蒡子、杏仁、花粉、马勃、栝蒌皮、夏枯草、金汁、银花露”。《临证指南医案·暑》中也有许多使用金汁的案例,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金汁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已非常少见,孟澍江教授曾于解放前用金汁治愈危重病案多起,先分享治愈瘟疫昏痉病案一则。
孟老当年尚随其岳父樊川名医王少江学医,某年夏季,瘟疫流行,一周姓妇女,年约三十,患温热病,诊时症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苔黄舌焦红,神昏时有谵语,欲作痉厥,脉滑数,患者初期仅有头痛发热,恶寒,不思饮食。前医误用辛温疏邪合疏肝理气之方,以致火炽津伤,而成燎原之势。少江公连投大剂清营泄热,清心开窍之品,但病势仍剧,孟老提出加金汁同服,至第二日傍晚,患者神情大好,可倚床而坐,脉净热清,黄苔退净,仅仅感到中气不足,嘱其将剩下半杯金汁服尽,并仿薛氏参麦汤拟一滋阴清热方,调养数日,病人即恢复如常。孟老曾言:昔时养花者,每遇名花将萎,辄用金汁灌之,不数日,即能茁放新叶,用治温毒、温疫之证,却有起死回生之功。
且凡用金汁见效者,体力极易恢复。解放后,由于现代卫生意识的宣传普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担心寄生虫感染等问题,金汁运用逐渐废弃。但在南方有些地区仍有应用,如福建泉州花桥宫仍存有一些金汁,且在当地颇受欢迎。
如何理解金汁的作用机理呢?这要从金汁的形成过程来分析。金汁实际上是粪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而形成的,经过长期的密封环境,粪便中一些需氧的微生物可能死去,粪便中的厌氧微生物将粪汁中的一些物质缓慢进行分解,作为能量存活下来,这些厌氧的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和厌氧菌本身发挥了治疗的作用。
近年来,有一种新的医疗技术被用来治疗肠道疾病----粪便移植。有人认为这和中医使用金汁有相通之处,从而推导出金汁可能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这种认识有其可取之处,中医运用金汁,有些是放入汤剂煎煮,一般约30分钟左右,厌氧菌的芽孢可能不会破坏,进入体内而发挥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