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走来,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金元争鸣到温病诸家,创造了许多辉煌历程。中医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师徒相传的师承方式,建国以来,中医药教育实现了由传统师承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中青年一代中医经典读得不多,临床实践不足,信息采集主观、不全面、随意等问题。如何全面总结与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目前中医界乃至中国科学界面临的重要研究难题。笔者借助多年跟师的体会,对中医传承模式进行探讨。
1
“师徒结对”模式
1991年,中央下达紧急文件《抢救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在全国推选500名导师,每位导师收两名徒弟,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他们的学术经验。我们龙华医院拥有多位诊疗俱验的老中医,也率先以“师徒结对”形式积极响应,笔者有幸与陈湘君老师结对,3年为1个周期,主要跟师方法是老师临证时跟随(侍诊和抄方记录),回去后将有效的临床诊治经验记录和传承下来。这一阶段是学生效仿老师的“形似”阶段,学生在这一层面上对于所继承的医疗经验,仅仅能够做到依样画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深入精确全面总结老师学术思想尚显不足。
2
“继承班”模式
2002年,笔者幸运地作为第3批弟子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陈湘君老师学习,除日常跟师抄方外,结合自己临证实践,用心揣摩,总结了有效医案和心得。同时《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景岳全书》、《脾胃论》等经典的重新研读,大大巩固了我们的中医理论基础,从几千年的中医学宝库中吸取了营养,秉承了各家学说,结合其他上海名中医的学术讲座,使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总结出老师扶正法治疗风湿病的学术思想。但这样的模式,能受益者不多,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班毕业的学生3批约3000人,相对全国30万的中医工作者,毕竟是凤毛麟角。而且要系统整理、全面发扬、深入挖掘老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我们个人的力量仍显不够,视角也比较局限。
3
“工作室团队”模式
龙华医院拥有上海市名中医16名(去世2名),全国名老中医继承班导师13名(去世2名),2001年6月,龙华医院成立了第一批名中医工作室,至今已先后成立3批共计26个名中医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医院给我们配备了各种现代技术设备(如录音笔、照相机、电脑等),全方位采集名老中医各种临床信息。工作室成员不局限于本院职工,也吸收来自于中医基础教研室及基层医院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年轻人,使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同时能向基层辐射,更多病人受益;对来自于中医基础教研室者,通过临床跟师实践,能更生动地理解和运用经典,使老师经验和中医经典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感悟、理解、传承中弘扬发展。工作室成员也不固定,3年1个周期,到期后根据师徒意愿,考核情况等或毕业或请退或继续学习。学习方法类似于前两个模式,但组成团队后,工作室成员交流机会增多,触觉不同,感悟也不一样,受益更多。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一或两个病证加以深入探讨,总结凝练提升。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工作室团队加强了工作室内部成员的学习和交流,但缺乏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扁鹊脉学,《素问》、《难经》理论,仲景经典,金元学派,温病争鸣,都有学术传承。老师开创,弟子继承,总结创新,但还需融会各家,方能自成流派,生机昂然,绵延不断。否则,再好的学术主张,也只能是一人之说,一家之言,而不是一派之学。有鉴于此,龙华医院于今年年初成立了传承办公室,目的促进各名中医工作室之间的学术交流,组织联系相关学术活动,包括请技高德重的名老中医来院授课,派遣有悟性、勤奋的学生外出取经,探寻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源头,总结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和发展。
展 望
王映辉提出:“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1]。
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离不开经验信息采集的方法,经验信息采集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名老中医经验挖掘的深度、广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学研究者逐渐从直面众多医疗信息、医疗经验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包括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统计技术等,以实现学术思想的快捷、广泛、有效的传播。总之,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模式应遵循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结合、个体经验总结与群体规律探索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采集名老中医诊疗信息,充分研究其临证经验、辨治规律和学术思想,挖掘个性特点,总结共性规律,提炼学术观点,进而开展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加强对中医药学原来的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释和传承,从而引导人们创新的方向,使中医药的创新真正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2]。
参考文献
[1] 王映辉,姜在旸,刘保延,等.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98-105
[2] 杨龙会,陈梦生,王思成,等.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9):649-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