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域中医流派的分化与拓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5-04
近年来,地域中医流派的提法不断增多,除了 人们所熟知的新安医学、孟河医派以外,海派中 医、岭南医学、吴门医派、旴江医学、闽台中医、 钱塘医派、长安医派、龙江医派、三湘医学、川派 中医、绍派伤寒等众多中医流派也屡屡见于文献或 者出版专著,其范围大者兼跨数省,小则一市一 地,显示地域中医流派的发展出现兴盛景象。当然 亦有疑问之声,如地域中医流派的提法有无基本条 件? 如果每个或大或小的行政区域都自名一派,岂 不是多不胜数?

所谓流派,当然要具备一定的特色,若如此, 数量众多其实是好事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而儒学 的门户,仅在黄宗羲的 《宋元学案》中就列出有 89 家之多,主要以某一著名学者的籍贯地名来命 名,如伊川学案、廉溪学案、泰山学案、龟山学案 等,体现出宋元理学的繁荣。

很多学者讨论了流派的标准与条件,例如有研 究者强调,中医流派是指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 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 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 [1 ] 。这种强调师承的概念 其实不太适用于地域医学流派,所以也有学者提 出,以某一地域或特定文化氛围为基础形成的具有 地域性特色的中医学术群体,称为地域性学派 [2 ] 。 那么,什么是地域性特色? 特色必然要通过比较来 说明,可以有人文和科学的不同比较角度 ; “特” 的程度其实也有大小之别。正如 《素问·五常政 大论》在谈到地域与医学的关系时所说 : “高者其 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 者大异 。 ” “小者小异,大者大异”完全可以作为 看待中医地域学术流派的立足点。

1 人文特色,注重底蕴

中医地域医学流派包含着人文与科学的双层内 涵。有些地域流派的形成及特色从宏观来看其社会 和文化的内涵更深。以新安医派为例,正如王键 等 [3 ] 概括,新安一地自宋迄清见于史料记载的医 家达 800 余人,医学论著达 800 余部,其学术传承 “表现为动感的多流线状态” ,很多医家和学说对 中医学术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的基本 内容。可以说至派无派,难以用某一学术主张概括 整个学派的全貌,而应从人文角度概括其特点,以 历史悠久、医家众多、医著宏富著称于世,是我国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徽学特色明显、学术成就突 出、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 派,以上观点已获得公认。

另一类似的情况是海派中医,关于其可否称为 “派”还曾出现一场学术争论,如吴新明 [4 ] 撰文称 “上海中医不能称为 ‘海派’ ” ,原因就是其不符合 “以知名医家为代表,有自己鲜明学术观点,有稳 定持续的传承体系的学术共同体构成”等学派基本条件。这引来上海中医界连续发表文章论证 “海派中医”的名实,其中杨奕望 [5 ] 指出 , “海派 中医”实为 “无派之大派”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 颇为恰当,这与以往上海中医归纳的 “和而不同” 一样,都是从人文角度着眼的总评。因为近代上海 名医众多,各擅所长,与新安医学一样不可能用一 家一法来代全体,而借鉴 “海派文化”的说法来 概括 “海派中医”的海纳百川特色,则能得到较 多学者的认同。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的确很多地方都可以提出 自己的 “流派” ,区别在于其历史底蕴的深厚及对 中医学术贡献的大小,所以大至省级地域,小至市 镇 ( 如绍兴、孟河) ,只要历史上有一批贡献突出 的医家,现在多开始冠名为某某流派。同一个地区 医家可能学术观念不完全一致,也不一定有传承关 系,但同受当地文化熏陶培育,必然可以在文化上 找出共性特征,从而基本符合地域流派的条件。对 这种情况,有的学者不以为然,认为命名过于泛 滥,但在笔者看来,这对学术发展是有积极意义 的。以地域冠名的医学流派,必然强调自身对地方 文化的认同,因而增强了与当地社会的亲和力,其 利有二: 一则对外而言,有利于获得地方政府和社 会各界对中医更多关注与更大支持; 二是对内而 言,有利于加强当地中医界的凝聚力,并且可以促 进更全面深入地挖掘和传承地方名医经验。以往的 学术整理多只研究名家名著,而地域医学流派研究 则注重整体性,一些名气不大但确有水平的地方医 家,许多散落无闻的地方医药著作,都可以在地域 医学流派的名义下得到重视,使中医传承工作更加 全面。如湖南省于 1999 年出版的 《湖湘名医典籍 精华》收集历代湖湘名医典籍 110 种,广东省在 2008 年起启动编撰的 《岭南中医药文库》已出版 150 多册,四川省正在组织编写的 《川派中医药名 家系列丛书》首批就将汇集 57 名川派中医名家, 其他各地的整理工作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这对促 进中医药学术发掘与研究的意义是前所未有的。

2 因地制宜,丰富临床

地域医学流派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但其 意义绝不仅止于此。笔者 [6 ] 认为 ,“因地制宜”可 作为中医临床的重要法则,通过历代的发展来年, 有可能从一种原则发展成一门 “地域医学学科” 。 其实 《素问·五常政大论》 “小者小异,大者大 异”的本意正是指临床应用中的区别。回顾历史, 地域因素一直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变革的重要因 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中医的不同治法 形成于五方地域的环境 ,《素问·五常政大论》则 谈到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的重要区别,后世医家进一步做了更具体的论述。 南北朝时期的 《小品方》曰 : “凡用诸方欲随土地 所宜者。俱是治一冷病,共方用温药分两多者,宜 江西、江北; 用温药分两少者,宜江东、岭南 也” [7 ] 。唐代 《备急千金要方》曰 : “凡用药,皆 随土地之所宜: 江南、岭表,其地暑湿热,肌肤薄 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 关中、河北,土地刚 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实,用药重复” [8 ] 。仅 言药量轻重尚是末节,毕竟在南宋以前,中国政治 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大部分的名医也都是北方 籍,对南方地域的疾病特点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只 是积累了一些较为表浅的地域用药经验。宋室南渡 以后,江南地区经济人文快速发展,医药学术水平 也不断提高,开始出现更多的高水平名医。朱丹溪 可以说是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医 学大家,他在融前人学术之长的基础上大力赞扬金 代医家的创新,但又鲜明地指出其局限。他立论的 基础,正是基于不同地域中的实践体会。如在讨论 李东垣升阳益气之法时说 : “西北之人阳气易于 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苟不知此,而徒守其 法,则气之降者固可愈,而于其升者亦从而用之, 吾恐反增其病” [9 ] 。由朱丹溪开始,江南名医辈 出,他们沿袭朱丹溪注重地域差异的观点,使中医 学术面貌出现了较大变化。明清时期出现温病学 派,即是基于对南方地域外感疾病进行深入研究的 结果,这已为人们所熟知。 同样在内科理论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变化,以中 风证治为例,朱丹溪 《格致余论》曰 : “案 《内 经》以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 可一途而论。惟刘守真作将息失宜,水不能制火, 极是。由今言之,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 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 生风也” [10 ] 。他以东南地区经验为依据,提出从虚 从痰论治的观点。元末王履继而提出 “真中” “类 中”病名以区别,其他如后世张景岳、叶天士等 都侧重于从阴阳虚损立论,这一进展被称为 “中 风病因学说的重要转折点” [11 ] ,随之带来了中风治 法的重大变化。此前晋唐医家无不以续命汤类为 “中风第一方” ,此时受到江南医家的强烈批评, 如近代江苏医家张山雷曰 : “小续命汤之治卒中风欲死,本是附会 《伤寒论》之太阳中风,而制此 鸿蒙未判之奇方,……似此陈陈相因之庸腐议论, 不可不湔除净尽者也” [12 ]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 后世内科学 “中风”各证型多不收录续命汤类方, 而多取法江南名医叶天士等以 “柔润熄风”为主 的治则。不过历史似乎时有循环,近年来山西名医 李可等力倡以续命诸汤治中风,产生很大影响。从 中国知网检索可见,续命汤治中风的研究报道在 2000 年以前为数甚少,而 2000 年以后则逐年增 加,可见这种一度在教科书中较少被提及的治法又 重新成为热点。作为一门科学,中医治法可以这样 反复变更吗? 其实早在明代,缪希雍就已指出其分 歧之源来自地域,如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曰: “西北土地高寒,风气刚猛,真气空虚之人,猝为 所中,……治之之道,先以解散风邪为急,次则补 养气血。此真中外来风邪之候也。其药以小续命 汤,……若大江以南之东西两浙、七闽、百粤、两 川、滇南、鬼方,荆、扬、梁三州之域,……其地 绝无刚猛之风,而多湿热之气。质多柔脆,往往多 热多痰。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 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 仆类中风证。……此即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 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法当清热顺气, 开痰以救其标; 次当治本,阴虚则益血,阳虚则补 气,气血两虚则气血兼补,久以持之。设若误用治 真中风药,如前种种风燥之剂,则轻变为重,重则 必死” [13 ] 。 如果思维为西医病理所限,必然难以理解同一 疾病何以在不同地域会有截然不同的病机。其实中 风的证候与人群体质有密切关系,并非不同地域中 证候一定不同,而是不同地域下某类证候更多见和 更典型,从而有更大的样本量,有利于当时医家深 入总结该类证候的治法,这与另一地域中另一典型 证候的治法不应是颠覆或取代的关系,而是共存和 互补的。前人对这一点或未能充分认识,故变成了 学术之争。实际上这种差异性与互补性恰恰正是医 学流派的价值所在,由此可见,地域要素对中医临 床学术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3 深入研究,拓于五洲

环境气候差异越大的地区,人群体质的差异越 明显,所以 “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相邻省份的 医学流派不易看出地域因素影响的区别,而距离较 远的就相对明显。如果从中医学术发源地的中原地 区来看,以四方边远之地的特征最为鲜明,因而四 川有火神派,岭南医学重视湿温,黑龙江的龙江医 派研究寒邪,西北中医研究燥邪等。

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当前中医已广泛分布于世 界各国,未来随着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 医药对世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面向五洲四海的中 医,无疑更要研究它在各国的 “因地制宜” 。对此 早在 100 多年前华侨远赴外洋之时,侨界中医就已 经开始探讨。原籍广东的新加坡中医黎伯概以世界 性眼光看待中医,指出中医学术在中国的温带地区 诞生 , “夫无四时之寒热带地方,见不到草木荣 枯,昆虫出伏,衣不更裘葛,气不觉变迁,见即不 到,感亦不生,故阴阳五行之说,不发生于寒带热 带,以温带有显明四时之变化故也” [14 ]176 ,因而一 些具体理论并不适合于世界各地。又曰 : “如 《素 问》言东方生风,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 湿,南方生火,此地方性也,本国的论,而今南半 球之国大不然,西欧诸国不尽然,热带诸国不尽 然,美洲诸国不尽然,本国的论,囿于一隅矣” 。 但是他又指出 : “阴阳,公例也; 生物在天地间得 春气而生,夏气而长,长夏气而化,秋气而收,冬 气而藏,公例也……” 。中医的基本理念是 “试之 百病而皆准,用之人人而皆然”的,所以 “中国 诊效之不灭,即学理之可存” [14 ]183 -186 ,而在全球 各地取得良好诊效,自然有必要认识其地域特点。 于天星 《海外医话》提出 , “马来西亚的暑湿特 点,香港的湿热特点,西欧英伦地区的寒湿及风燥 特点等,都各不相同,这就决定各种杂病在中医病 机上也各有特点。东南亚地区有湿,西欧英伦地区 也湿气重,可是香港和大马的湿邪从阳化,多有湿 热证; 英伦湿气则多从阴化,而是寒湿为著。这个 反差是十分明显的” [15 ] 。所以说当各国的中医都能 在亲身实践中去研究并取得突破时,未来在更广大 的地域范围里必然会有更具特色的 “流派”出现, 甚至可能形成新的学说。无论大或小,地域医学流 派的研究均应当鼓励及促进,以丰富和发展中医 学术。

参考文献

[ 1]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 争鸣与创新: 中医学术流派 研究[ 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1: 4.
[ 2] 刘桂荣, 李成文, 戴铭.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 J] . 中医药 学报, 2013, 41( 9) : 1- 4.
[ 3] 王键, 牛淑平, 黄辉. 新安医学的成就与贡献[ J] . 中华 中医药杂志, 2013, 28( 1) : 146- 149.
[ 4] 吴新明. 上海中医不能称为“海派” [ N] . 中国中医药 报, 2011- 09- 09( 4) .
[ 5] 杨奕望. 海派中医: 无派之大派[N] . 中国中医药报, 2011- 10- 13( 4) .
[ 6] 郑洪, 李华明. 中医地域医学研究刍议[ J] . 江西中医学 院学报, 2011( 2) : 5- 8.
[ 7] 陈延之. 小品方[ 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22- 23.
[ 8]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97: 2.
[ 9] 朱丹溪. 丹溪心法[M]/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125.
[ 10] 朱丹溪. 格致余论[ M]/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345.
[ 11] 田德禄, 蔡凎. 中医内科学[ M] . 2 版. 上海: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2013: 296.
[ 12] 张山雷. 中风斠诠[ M]/ /陆拯. 近代中医珍本集: 内科 分册. 2 版.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40.
[ 13] 缪希雍.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2006: 1- 2.
[ 14] 黎伯概. 医海文澜[M] . 新加坡: 新加坡文化印务公 司, 1972.
[ 15] 于天星. 海外医话[ M] .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9: 5.

作者:郑洪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