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调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8-30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1 概述

1. 1 肝脾不调的中医学论述

中医学的肝、脾两脏是机体中两大生理功能系 统 , “肝脾不调”是中医学最常见的脏腑兼证之 一。对肝脾不调的论述,始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 明确 。《素问·生气通天论》 曰 : “岁木太过,风气 流行,脾土受邪” ,汉代张仲景 《金匮要略》曰: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明代张景岳 《景岳全书》 曰 : “怒气伤肝,则肝木之 气必侵脾土,而胃气受伤,致妨饮食……” ,对肝 脾不调的生理、病理及病机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1. 2 肝脾不调证诊疗标准的变迁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把 “肝脾不调”及 “肝脾不和”作为同义词,与本证相关的证候名称 还有 “肝郁脾虚 ” “肝脾失和” “肝气横逆” “肝 木乘脾”等。对于肝脾不调证的诊断 ,《中医临床 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1 ] 中认为本证是由于肝失疏 泄,脾失健运,以胁胀作痛,腹胀食少,情绪抑 郁,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脉弦缓等 为常见症的证候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2 -3 ] 制订了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症状量化 分级以及相应的疗效判定标准。肝脾不调证与肝郁 脾虚证相似而不完全相同,故有必要对以上两证及 其他相关证候进行辨析。肝郁脾虚证的其他标准有 统编教材、名医名家编写的专著 [4 -6 ] 等,结合 《中 医诊断学》五版 [7 ] 、六版 [8 ] 和 21 世纪教材 [9 ] ,总 结肝脾不调证以胸胁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 等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长期以来,肝脾不调证缺乏得到广泛共识的诊 疗标准,相关病证需要进一步鉴别和明确。随着医 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应激导致的心身疾病不断增 加,其发生发展与肝脾不调证密切相关。因此,对 该证的证候、分型、治疗、疗效评价进行梳理、总 结、统一认识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中华中医药学 会脾胃病分会通过广泛征求同行专家意见形成肝脾 不调证的诊疗共识,以满足临床诊治和科研的需 要,同时适应时代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对中医药的新 要求。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 2014 年 8 月在 合肥牵头成立了 《肝脾不调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意见》起草小组。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方法, 广泛搜集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肝脾 不调证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 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 见初稿,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 3 轮 投票。2015 年 9 月,在重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 并根据专家意见对本共识进行了修改。2015 年 12 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2016 年 6 月,中 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厦门召开核心专家审稿 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20 余名脾胃病学知名专家对 本共识意见 ( 草案) 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进行 了充分讨论和修改。2016 年 7 月在哈尔滨第 28 届 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 和审定,并于 201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了专家定稿 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 ( 表决选择: 1) 完全同 意; 2) 同意,但有一定保留; 3) 同意,但有较 大保留; 4) 不同意,但有保留; 5) 完全不同意。 如果 >2/3 的人数选择 1) ,或 > 85% 的人数选择 1) +2) ,则作为条款通过) 。现将全文公布如下, 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2 病因病机

2. 1 病因

在生理条件下,肝主疏泄的功能可协助脾气的升清和运化,肝木条达则脾土不致壅滞,运化健 旺。同样,脾土健运,气机通畅,也有助于肝气条 达。肝脾不调证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失疏 泄,进而肝木乘克脾土; 或因情志过极,肝气有 余,致脾失健运; 或因素体脾虚、思虑伤脾、饮食 劳倦、湿邪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机壅滞,使肝 木失于条达,以上均可形成肝脾不调证。

2. 2 病机

肝脾不调证是由肝脾两脏功能失调形成的,以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核心病机。从肝脾关系角度 认识,包含肝旺克犯脾土及脾虚肝木乘脾 ( 木旺 侮土及土虚木贼) 两种病理机制。由于病因不同,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有别,肝脾失调证的病 机可在 “肝郁”及 “脾虚”的基础上发生多种转 化,并有所侧重。肝脾不调证常见 3 种不同表现: 其一是肝郁脾虚证,即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致脾 虚运化不利,脾虚亦较明显。其二是肝气乘脾证, 即肝气过盛或肝旺化火而克伐脾土,脾虚相对不 甚。其三是脾壅肝郁 ( 土壅木郁) 证,即脾虚运 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湿困阻脾胃,脾土壅滞反侮 肝木。

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失疏泄和脾失健 运两个方面,肝失疏泄常见胁肋胀满疼痛,喜叹 息,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脾失健运,气滞湿阻, 可出现纳减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腹痛欲 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缓。

3 诊断标准

3. 1 证候诊断标准

肝脾不调证的证候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专家共 识,分为肝郁脾虚证、肝气乘脾证、脾壅肝郁证。

3. 1. 1 肝郁脾虚证 主症: 1) 胁肋胀痛或窜痛; 2) 脘腹痞满,食后加重。次症: 1) 纳差; 2) 肠 鸣; 3) 矢气; 4) 排便不爽; 5) 情绪抑郁或善太 息。舌脉: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或细。

3. 1. 2 肝气乘脾证 主症: 1) 胁肋胀痛; 2) 腹 痛即泻,泻后痛减。次症: 1) 脘腹痞满; 2) 纳 差; 3) 急躁易怒; 4) 排便不爽或溏结不调。舌 脉: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脉弦。

3. 1. 3 脾壅肝郁证 ( 土壅木郁证) 主症: 1) 脘 腹痞满; 2) 大便黏滞不爽; 3) 情志抑郁。次症: 1) 肠鸣; 2) 矢气; 3) 纳差; 4) 困倦乏力; 5) 嗳气。舌脉: 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缓或濡。 证候诊断: 主症必备,次症 2 个,参照舌脉象 即可诊断。

3. 2 主要症状量化分级

使用时根据各主要症状在证候积分中的权重, 赋予不同分值。肝脾不调证主要症状评分量化分级 表参照专家共识,结合临床实际具体制定,见表1。

3. 3 涉及西医疾病的诊断标准

肝脾不调证临床多见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 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 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失眠、高血压病等多 种其他系统疾病。同时,肝脾不调证也与抑郁症、 亚健康等精神类疾病发病密切相关。临床上肝脾不 调证若涉及西医的疾病,其诊断需参照该疾病国内 外公认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3. 4 辅助诊断参考指标

目前尚缺乏判断肝脾不调证的特异性指标。若 中医辨证为肝脾不调的西医疾病,参照西医疾病诊 断标准的相关指标。

4 临床治疗

总的治则为调和肝脾,但有轻重主次之分,肝 病及脾者,治肝为主,扶脾为辅; 脾病及肝者,健 脾为主,调肝为辅。治肝者,有疏肝、清肝、泻 肝、平肝、养肝、柔肝等法; 治脾者,有运脾、温 脾及补脾气等法。方药除传统代表方外,应辨明引 起肝脾不调的原因,针对肝气、肝火、肝血、肝阳 及脾气、脾阳、脾湿等,不能一概而论。

4. 1 辨证论治

4. 1. 1 肝郁脾虚证 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方: 逍遥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药物: 柴 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 姜。加减: 1) 肝郁化热有潮热、自汗盗汗、颊赤 目干者,逍遥散中加牡丹皮、栀子清热泻火,组成 加味逍遥散; 2) 肝郁血虚致妇女月经崩漏者,逍 遥散中加生地黄或熟地黄凉血养血组成黑逍遥散; 3) 肝郁头痛较甚者,加川芎、白芷; 4) 肝郁失 眠者,加远志、酸枣仁; 5) 肝郁胁下有瘕者,加 鳖甲、牡蛎。

4. 1. 2 肝气乘脾证 治法: 泻肝补脾。主方: 痛 泻要方 ( 《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药物: 白术、 白芍、陈皮、防风。加减: 1) 清阳下陷,久泻不 止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 2) 舌苔黄腻者,加 黄连清热燥湿; 3) 四肢欠温、脘腹寒痛、完谷不 化者,加煨肉豆蔻、干姜、吴茱萸以温中驱寒,温 阳止泻; 4) 水湿下注, 泄泻呈水样者, 加茯苓、 车前子,以利湿止泻; 5) 神疲乏力者,加党参、 山药以健脾益气; 6) 有食积、呕吐酸腐者,加焦 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


注: 上述每项主要症状轻重程度,除进行症状评分半定量的量化分级外,尚需结合临床所伴随相关症状、体征以及患者个体的体质状态, 从总体上综合把握,不宜区别过细

4. 1. 3 脾壅肝郁证 ( 土壅木郁证) 治法: 健脾 调肝,祛痰化湿。主方: 柴平汤 ( 《便览》 ) 。药 物: 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陈皮、苍 术、厚朴、川芎、草果。加减: 1) 泄泻如水样、 次数多者,加草豆蔻、泽泻、猪苓燥湿利水止泻; 2) 胁肋胀满,嗳气明显者,加郁金、青皮、香附 疏肝理气; 3) 腹胀满、纳差严重者,加木香、砂 仁、厚朴行湿散满,醒脾和胃; 4) 心烦易怒,舌 苔黄腻者,加茵陈、栀子燥湿泻肝清热。

4. 2 常用中成药

4. 2. 1 逍遥丸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 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 减退、月经不调。

4. 2. 2 丹栀逍遥丸 舒肝解郁,清热调经。用于 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 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乳 房与小腹胀痛。

4. 2. 3 四逆散 透解郁热,疏肝理脾。用于热厥 手足不温、脘腹胁痛、泻痢下重。

4. 2. 4 固肠止泻丸 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 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见上述证候者。

4. 2. 5 痛泻宁颗粒 柔肝缓急,疏肝行气,理脾 运湿。用于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腹胀、腹 部不适等症,肠易激综合征 ( 腹泻型) 等见上述 症状者。《神农本草经》

4. 3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肝脾不调相关疾病有较好疗效,临床 常从健脾及疏肝两方面取穴。健脾常用取穴: 脾 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疏肝常用取穴: 期 门、内关、阳陵泉、内庭、太冲等。

4. 4 病证结合治疗

肝脾不调证临床涉及多种中西医疾病,治疗时 应将病、证、症三者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疾病的具 体特点,辨清证,审明症,分清肝失疏泄与脾失健 运的因果关系,盛衰缓急,寒热虚实。根据以上辨 病与辨证结果制定治疗原则,遣方用药,以充分发 挥中医中药整体观念、心身同治、病证兼顾的特 色,体现中医中药的疗效优势。

5 疗效评定

以证候为主体的临床总结,应着重于证候疗效 的评价 [10 -11 ] 。

5. 1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5. 1. 1 主要症状单项评分 分为 0、Ⅰ、Ⅱ、Ⅲ 共4 级。0 级: 没有症状,计0 分。 Ⅰ 级: 症状轻微, 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计 1 分。 Ⅱ级: 症状中等, 部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计 2 分。Ⅲ级: 症状严 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难以坚持工作,计3 分。

5. 1. 2 主要症状单项疗效评价 评价分为临床痊 愈、显效、有效、无效共 4 级。肝郁脾虚证主要症 状: 胁肋胀痛或窜痛; 脘腹痞满,食后加重。肝气 乘脾证主要症状: 胁肋胀痛; 腹痛即泻,泻后痛 减。脾壅肝郁证主要症状: 脘腹痞满; 大便黏滞不 爽; 情志抑郁。1) 临床痊愈: 原有症状消失。2) 显效: 原有症状改善2 级。3) 有效: 原有症状改善 1 级。4) 无效: 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有症状加重。

5. 1. 3 主要症状综合疗效评定 采用尼莫地平法 计算,疗效指数 = [( 治疗前总积分 - 治疗后总积 分) /治疗前总积分] × 100%,分为临床痊愈、 显效、有效、无效共 4 级,以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 算总有效率。1) 临床痊愈: 症状消失。2) 显效: 症状改善百分率≥70%。3) 有效: 30% ≤症状改 善百分率﹤ 70%。4) 无效: 症状改善百分率﹤ 30%。

5. 2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 = [( 治疗前 积分 -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 100%,分 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共 4 级。1) 临床 痊愈: 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 数≥95%。2) 显效: 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70%≤疗效指数 < 95%。3) 有效: 主要症状、体 征明显好转,30% ≤疗效指数 < 70%。4) 无效: 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 数 <30%。

5. 3 生存质量评价

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汉化版 SF- 36 健康调查量 表进行评价,患者报告结局指标 (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 作为评价工具在慢性病领域辅助 评价中医临床疗效中的作用也逐渐被认可。

5. 4 精神心理情况评价

焦虑抑郁量表 ( HAD)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综 合医院临床诊疗的自评量表,是用以评估患者的焦 虑抑郁状态的可靠工具之一。Zung 氏焦虑量表 ( SAS) 及抑郁量表 ( SDS) 适用于症状自评,但 不能依此进行诊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D)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HAMA) 是临床上较为经典的 他评量表。

5. 5 理化指标评价

中医药的疗效评定以症状、体征消失和改善为 依据,西医则参照相关化验指标的改变情况。因 此,评价不同疾病肝脾不调证的疗效除相应的症 状、体征外,也可参考西医理化检查客观指标的结 果,以期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而且也是决定下一 步中医药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6 预防调摄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睡眠保持规律,避免晚 睡、日夜颠倒而损伤正气。加强修养,心胸豁达, 注意保持乐观心态以调畅情志,防止抑郁、恼怒等 不良情绪的影响。饮食有节,宜进食清淡、富营 养、易消化之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生 冷不洁、难消化之物损伤脾胃。忌食辛辣醇酒、荤 腥油腻之品,以防在脾虚基础上蕴湿生热。适当锻 炼身体,进行运动、导引、气功等,增强正气以提 高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用药基础上辨证运用 针灸、理疗等外治疗法,益气健脾、疏肝理气之效 更佳。

项目负责人: 张声生

共识意见执笔人: 陶琳,张声生

参与本共识意见专家如下 ( 按姓氏笔画排 名) : 丁霞、马群、王凤云、王邦才、王汝新、王 垂杰、王春生、王宪波、王敏、牛兴东、叶松、田 旭东、田耀洲、冯培民、朱生梁、朱莹、任顺平、 刘力、刘友章、刘凤斌、刘华一、刘启泉、刘建 设、刘绍能、刘德喜、齐玉珍、江宇泳、孙玉信、 苏娟萍、李军祥、李延萍、李佃贵、李勇、李振 华、李乾构、李培、李慧臻、杨胜兰、杨晋翔、杨 翠兰、时昭红、吴耀南、何晓晖、余泽云、汪龙 德、汪红兵、汶明琦、沈洪、张小萍、张声生、张 磊、陈苏宁、陈涤平、林寿宁、金小晶、周正华、 周强、郑昱、单兆伟、赵文霞、赵宇明、赵鲁卿、 胡玲、查安生、钦丹萍、姜莉云、袁红霞、党中 勤、徐进康、徐健众、唐旭东、唐志鹏、陶琳、黄 明河、黄绍刚、黄贵华、黄恒清、黄穗平、梁超、 舒劲、谢胜、谢晶日、魏玮。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张声生 陶琳
Tag标签: 中医(19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