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之发展,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 其以严密完 善的辨证论治体系与卓越的临床疗效, 为后世医家 所尊奉。 现今对经方源流发展的脉络并不清晰, 特别 是对经方理论源流与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较为模糊的 阶段, 使得经方研究容易落入过度解读或是随文衍 义等怪圈之中。 本文从经方的理论源流进行剖析, 梳 理经方医学发学展之脉络, 以期明确经方的理论内 涵, 为经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经方内涵概说 经方之内涵历来存在争议, 一说, 经方为经验之 方 [1] ; 一说, 经方为 “经典著作中之药方” ( 《当代医 家论经方》 ) ; 一说, 经方指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 与《金匮要略》 二书所载之方剂, 与宋、 元以后出现 的时方相对而言” ( 《经方方论荟要》 ) 。 考 “经方” 一词, 首载于西汉班固《汉书·艺文 志》 中 “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 量疾病之深浅, 假药 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辩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以通 闭解结, 反之于平” 。 可以看出, 经方的理论特点是根 据疾病之病位、 病机, 以草石的寒温之性、 酸苦甘辛 咸之味, 组成交济水火阴阳的处方以施治, 使病机之 闭结得以通解, 以达到人体阴平阳秘的平和状态。 因此, 在经方的原始内涵中, 其既不是单纯的 “经典之方” , 也不是 “经验之方” , 更不是某一人之 方, 而是一套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 [2] 。 经方医学理论源流发展 总结经方医学发展史, 可以将其概括为起源与 发展、 理论体系成熟、 流传与演变三大阶段。 1. 经方的起源与发展——朴素辨证思潮之溯 源 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 西汉时期经方 主要有十一家, 而其中《汤液经法》 为杰出的代表, 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 载: “伊尹以元圣之才, 撰用《神农本草》 , 以为《汤 液》” ,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 用之多 验” 。 据考证, 《伊尹汤液》即为《汤液经法》 , 其为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此书已 佚, 可从其节略本《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 (以下简称《辅行诀》 ) 中窥其端倪。 此书为陶弘景收集《汤 液经法》书中的内容而成, 后即失传, 一直藏于敦 煌, 直到20世纪初敦煌文卷出土 [3-4] 。 故欲知西汉时 期经方发展概况, 需从 《辅行诀》 中探寻。 总结《辅行诀》诸篇主要内容可见, 西汉时期经 方医学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 ①以阴阳表里虚实为 核心的外感热病理法, ②以五藏苦欲补泻为核心的 内伤杂病理法。 1.1 以阴阳表里虚实为核心的外感热病理法 对 于外感热病, 以阴阳二旦为核心, 并在此基础上演化 出了偏阳、 偏升的青龙、 玄武汤, 及偏阴、 偏降的白 虎、 朱鸟汤。 然其并没有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而只 是简单地从阴阳表里寒热实虚来进行归类, 以寒热 病势分方之阴阳, 虚实表里分方之大小。 如同是治疗发热性疾病, 阳旦汤治疗的是如恶 风、 恶寒等偏阴性寒性的症候群; 阴旦汤治疗的是身 热、 汗出、 咽干等偏阳性热性的症侯群。 再如同样是 阳旦汤, 小阳旦汤治疗的是汗出、 恶风、 鼻鸣、 干呕等 偏表、 偏实的症候群, 大阳旦汤治疗的症状群如汗出 不止、 腹中拘急、 不欲饮食等偏里、 偏虚的症候群。 这正是后世医家 “八纲辨证” 的原始思想出处。 换句话说, 八纲这一朴素的辨证观, 恰是经方早期并 不成熟的理论支柱。 1.2 以五藏苦欲补泻为核心的内伤杂病理 法 在内伤杂病中, 西汉经方家参考经医派的 “五 藏苦欲补泻” 说, 以五藏五行之体用苦欲补泻为核 心, 予以治疗。 “五藏苦欲” 说出自 《素问·藏气法时 论》 , 其强调以药物之五味, 对应五藏功能之顺逆, 其味顺则功能为补, 逆其功能为泻。 而观《辅行诀》中所载之方, 如大小泻肝汤, 皆 以枳实、 芍药为主, 酸以泻之; 佐以生姜之辛, 稍助 其用, 以防收敛太过; 大泻肝汤中, 更加黄芩苦中之 木、 大黄之咸中之木以泻肝之火。 其辨证以五藏之自 身虚实为纲, 参以五藏相互之间的乘克制化, 是张仲 景之前内伤杂病理法。 二旦四神之外感天行治法, 及以五藏补泻之内 伤劳损治法, 构成了西汉时期以 《汤液经法》 为代表 的经方理论体系。 然其辨证理论属于粗糙的阴阳二 分法, 并不能完善概栝临床复杂的病机变化, 且阴阳 二旦与五藏苦欲补泻属于不相关的两种理论, 外感 与内伤之辨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这为其后经方理 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 经方理论体系的成熟——三阴三阳体系的建 立 东汉末年,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诞生, 标志 着经方医学正式完成了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 从张 仲景自序: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以及皇甫谧谓: “仲景论广 《伊尹汤液》 , 为十数卷” , 可知, 张仲景 序言中所谓的 “古训” “众方” , 即是以 《汤液经法》 为代表的汉朝经方书籍 [5] 。 如《辅行诀》谓: “汉晋以 还, 诸名医辈, 张机、 卫汜[汛]、 华元化、 吴普、 皇甫玄 晏、 支法师、 葛稚川、 范将军等, 皆当代名贤, 咸师式 此 《汤液经法》 ” , 可见, 魏晋时期, 医家皆以 《汤液经 法》 为蓝本, 论广其方, 张仲景正是其中之代表 [6] 。 2.1 外感热病演化三阴三阳法度 上已述及, 《汤液经法》以阴阳二旦为基点, 一扶阴、 一升阳, 大小四神方则是围绕阴阳二旦的 “扶阴” “升阳” 这 两大原则而设的治法之大纲——宣发(升阳) 、 收重 (扶阴) 、 温渗(升阳) 、 清滋 (扶阴) 。 张仲景将阴阳 二旦拆解重组, 重新塑造经方的阴阳理论——三阴 三阳, 使得经方从简单机械的二分法, 上升到立体圆 融的三分法。 由于原有的以 《汤液经汤》 为代表的经方体系较 为粗糙, 张仲景 “撰用《素问》 《九卷》” , 引入了在 医经家中盛行的三阴三阳概念, 将之用于病机病理 上阴阳之概括。 其将青龙宣发之力, 结合桂枝汤解肌 祛风、 调和营卫之法, 而成太阳病理法。 以正阳旦汤 结合大阳旦汤加芍药的用药法, 分别更名为小建中 汤与黄芪建中汤, 而成太阴病法则, 并以此为内伤杂 病的根基, 使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保留了与 “伤寒” 体系的联系纽带——桂枝汤。 将小阴旦汤中 辛温助火之生姜去掉, 更名黄芩汤, 结合大小白虎汤 与部分朱鸟汤的清热法则, 而成阳明病理法。 将玄武 汤法则, 以阴之表里为纲, 化为少阴病与部分太阴病 理法。 这即是阴阳表里之四大组成部分。 然张仲景经过临床观察与总结, 发现又有一大 类病证, 横跨表里之间、 纵横三焦上下, 认为 “此为 半在里半在外也” , 根据其偏于阴与偏于阳之不同, 引入少阳与厥阴的概念: 将大阴旦汤之芍药去掉, 化 名小柴胡汤, 而成少阳病理法; 将大朱鸟汤之寒热并 用之法则引入 《伤寒论》 之中而化为厥阴病理法。 少 阳和厥阴理论的建立, 是张仲景经方较前代最大的 理论突破。 2.2 内伤杂病释例三阴三阳运用 《金匮要略》 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 其理法方药是《伤寒 论》 三阴三阳理论在杂病上应用的范例。 如在首篇 《藏府经络先后病》谓: “经络受邪, 入藏府, 为内所因也” , 明确指出内伤杂病亦是由外 邪入里所致。 在疾病论治的第一篇——《痉湿暍》 篇, 其论太阳病之刚痉、 柔痉, 麻黄加术汤治疗湿家 身烦疼, 及太阳中暍等证治, 即是典形的三阴三阳辨 证法。 张仲景将外感与内伤通过此篇相联系, 阐明了 三阴三阳的普适性。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了三阴三阳的法度, 在 《金匮要略》诸杂病中直接以相应 之方法进行施治, 纲举而目张, 形成完整的经方六经 辨治体系。 基于上述, 张仲景的三阴三阳理论是经方理论 内涵的核心所在, 指风寒湿热等邪气外侵或内生于 人体, 使得荣卫二气失和, 胃气发生强弱虚实寒热的 病理改变, 津液的输布离合障碍, 三焦的承奉制化不 利, 所最终形成的6种病势, 它是对病位 (表、 里、 半 表里) 、 病性(虚、 实、 半虚实) 、 病态(寒、 热、 半寒 热)等病机内容的高度概括。 三阴三阳理论的形成, 使得经方从简单、 机械的 归类思维, 向完善、 圆融的辨证思维迈进, 标志着经 方医学体系正式成熟。 3. 经方理论体系的流传与演变——三纲学说的 兴起与温病学说的形成 经方以张仲景三阴三阳为 理论核心, 故经方理论之发展亦围绕三阴三阳展开。 张仲景以降, 经方研究的主线是以太阳风寒表证与 营卫之关系为核心的三纲鼎立学说。 3.1 唐以后经方理论发展主线——三纲学 说 魏晋以后, 张仲景之书逐渐在民间流传, 而至唐 代之时, 张仲景之书已难寻其踪迹, 以至于药王孙 思邈直至晚年方收寻到《伤寒论》 而收录于《千金翼 方》 之中。 其经过研究, 认为张仲景经方虽多, 然 “寻 方之大意, 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 二则麻黄, 三则青 龙, 此之三方, 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 并以此三方为 纲, 重新整理了 《伤寒论· 太阳病篇》 , 从此展开了经 方近千年的三纲学说研究理路。 宋代许叔微引入营卫理论, 首次对药王的三纲 理论进行了解释, 将麻黄与桂枝二药直接对应中风 之伤卫与伤寒之荣卫俱病二端, 成为了三纲学说的 理论基础 [7] 。 至明朝, 方有执正式提出 “太阳一经, 风寒所 始。 营卫二道, 各自中伤” 、 “风则中卫” 、 “寒则伤 荣” 、 “风寒俱有而中伤, 则荣卫皆受而俱病” ( 《伤寒 论条辨》 ) 的观点, 其在许叔微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中 风、 伤寒与营卫分病一一予以相互对应。 清朝初年, 喻嘉言立倡其说, 将营、 卫二气在中风与伤寒之中完 全分割开来, 后世称之为 “三纲鼎立学说” [8-9] 。 3.2 三纲学说是明清经方学派形成的主要原 因 明清时期是经方研究最为盛行的时代, 经方研 究主要分为错简重订派、 维护旧论派与辨证论治派 三大流派 [10-11] 。 而三纲学说则是三大流派理论争鸣 的主线, 围绕此学说的是与非, 分为错简重订派(支 持三纲说) 、 维护旧论派(反对三纲说)与辨证论治 派 (执中派) 三大伤寒学派。 以方有执、 喻嘉言二家为代表的错简重订派, 即是根据三纲学说, 对《伤寒论》的条文进行重新编 排, 特别是将原有的《太阳病》 上、 中、 下3篇, 重新编 为 “卫中风” “寒伤营” “风寒两伤营卫” 3篇。 而以张 志聪、 陈修园等为代表的维护旧论派, 认为三纲学 说与仲景学说之理不符, 《伤寒论》的条文编排不容 妄改。 两派争论之焦点, 全在三纲学说之是非曲直。 而第三派之所谓 “辨证论治派” , 回避了三纲说学之 是非的问题, 按照其它形式对《伤寒论》进行重新编 排, 如柯韵伯在三阴三阳各篇中分立诸方证为篇、 徐 灵胎以方类证而不类经、 尤在泾以法类证等。 至此, 《伤寒论》研究的三大门派鼎足而立, 并 一直影响至今。 总结 经方医学理论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 以西汉时 期朴素的八纲思想为萌芽, 在东汉末年形成完善的 三阴三阳理论体系, 唐宋以后以三纲学说为其理论 发展主线, 明清时期以三纲学说争论为核心形成了主 要的经方流派。 而张仲景的三阴三阳理论, 对外邪侵 袭导致胃气、 津液、 荣卫、 三焦发生病理变化形成的 病位、 病性、 病态等病机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 立体 而圆融, 是经方理论的核心内涵。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林树元 徐玉 曹灵勇 柴可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