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谓: “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头者, 精明之府” ; 荀子谓: “心者形之君也, 而神明之主也” , 这3个论断都是 同一个命题, 即心主神明, 也是中医甚至整个中华文 化界的古老命题。 围绕这个问题, 古代先哲都有过 论述。 举如孔子提出 “正心、 诚意” 的观点; 孟子认为 “仁、 义、 礼、 智根于心” ; 荀子提出 “人何以知道? 曰 心。 心何以知? 曰虚壹而静” 、 “喜怒哀乐爱恶欲以 心异” , 即情感辨识在于心的观点。 因为心的理想环 境是虚壹而静, 所以孟子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 。 孔 子、 孟子、 荀子是中华民族公认的 “圣贤” , 所以清代 学者陆九渊认为: “圣贤之学, 心学而已” 。 戴东原更 把心神关系描述为 “人之精爽, 能进于神明” 。 由此 看来, 古人心学的内涵, 首要特色是心神联系内涵, 也是现代极具争议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梳理这个 内涵, 不仅能够促进中医理论深度解读, 而且对人体 生命科学也能起到正本清源作用。 为使论证不产生 歧义, 本文把引征原始文献中的 “神明” “神” “精神” “心灵” “灵魂” 等词都作为同义词, 用 “精神” 一 词代替, 同时也不离中医经典之本义和现代用词习 惯, 如《内经》 所谓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作为正宗 出典。 中医心学的认知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两种方法。 中医坚持 普遍联系的整体思辨观, 其常用方法必然是 “历史观 察法” 。 传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大多如此。 尤其 对心神关系问题的研究更如此。 用分析还原方法分 别研究心脏、 大脑及其相互关系, 本身会割断心神联 系, 其结果也不能够准确, 而历史观察方法坚持普遍 联系哲学观或能在历代重复实践验证获得证据基础 上研究提升。 中医心学的古代循证 1. 挖掘证据 研究心神关系, 我们首先要发掘 有关心功能的重要证据。 现代人们司空见惯的感官 多认为是眼、 耳、 口、 鼻, 而古人却认为 “心” “形体” 也是感官, 应是 “六官” 。 其分别感知的对象, 荀子认 为: “形体色理以目异, 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 甘 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 鼻异, 疾养(疡)凔(疮)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 (说 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 [1] 。 这与佛家所谓 “六 根” 相似。 按照荀子的解读, 人的喜怒哀乐爱恶等情 感靠心辨识, 所以心首先是感知器官。 在感知情感 产生行为表现时, “爱” 是本质情感, 即通俗语谓 “爱 心” 。 墨子提出 “兼爱” 观点, 即现代人所谓 “只要人 人献出一份爱” 之意。 当然这个爱是大爱, 是抽象无 疆的, 但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德国马克斯·舍勒也认 为 “爱堪称是整个行为结构的核心和灵魂” [2] 。 除情 感辨识外, 心还有征知功能, 即通过征询其他感官所 获信息而认知的功能。 如荀子说: “心有征知, 征知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 缘目则知形可也” [3] 。 由此看来, 心既能感知又能征知, 所以称其为形之君也, 即所谓 “君主之官” 。 上述这些证据, 尽管都是人文观察总 结, 但也基本回答了心神 (心灵) 系统的结构基础, 至 少回答了二者的紧密联系。 2. 探讨心性 研究心神关系, 我们还要对心的 性质作一研究。 关于心性问题, 因为主要研究人的心 性, 所以本文也称为人性。 对这个问题的解读, 历史 上主要有性善、 性恶两个观点。 孟子等注重内省, 认 为 “慎独” 可存心养气, 提出 “性善” 说, 而荀子重修 养, 以严肃规范作为修束身心的准绳, 提出 “性恶” 说。 这两个学说争论两千多年至今仍见仁见智。 问 题在于用善恶绝对对立的观念一概而论人性、 心性 是片面的方法, 至少是不精准不完善的, 依据善恶两 个观点解读心神关系就更不靠谱。 性是 “忄” 旁, 从 心之本义。 “生” 加 “忄” 构成性, 所以告子说 “生之 谓性” , 即初心或曰原心, 同时他又说 “食色性也” , 这是强调本能; 孟子说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 即潜 在的初始属性。 这些论述都没有反应心性的善恶, 所以不能有善恶之别。 笔者认为: 心性原本为平性, 环境教化不同或有双向发展倾向。 其主要论据: 一 是《三字经》所谓 “性相近, 习相远” 的人文实践论 断; 二是荀子所谓: “心者形之君也……出令而无所 受令” 。 这两条也没有善恶之别。 可见以善恶论心性 或称人性是不能成立的, 而心性原本是平性或可以 成立, 如人们常说的 “平心而论” “平心堂” 等, 就是 例证。 3. 心性的深入理解 既然心属于平性, 那么如 何深入理解呢? 荀子说: “心未尝不臧也, 然而有所谓 虚。 心未尝不满也, 然而有所谓一。 心未尝不动也, 然而有所谓静。 人生而有知, 知而有志, 志也者臧也, 然而有所谓虚, 不以己所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心生而 有知, 知而有异, 异也者同时兼知之, 同时兼知之, 两也。 然而有所谓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未 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 明” [1] 。 “虚壹而静” 也好, “大清明” 也罢, 就字面讲 都没有善恶之评判, 反而彰显出虚心、 专一、 求道等内 涵, 是对心性 “虚壹而静” 的白话解读。 对中医心性的观察认知 关于对心神关系的认知问题, 笔者认为, 古人累 代的观察认知是今人继续认知的基础。 《内经》认 为: “头者, 精明之府” , 所谓精明, 亦即神明之意。 联系 “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一句, 可证《内经》 时代, 人们已经认识到思维职能在头脑, 既如此, 为 何讲 “心者……神明出焉” ? 看似有点不合逻辑, 其 实古人认为心原本就有感知、 征知功能, 是处于君主 地位具有统摄精神作用的重要感知征知器官。 所谓 “心有征知” “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 , 即征询耳 提供的信息可识别音调; “缘目则知形可也” , 即通 过征询眼睛提供的信息可以辨别图像。 心藏体内, 属 里; 其履职之府是头脑, 属表。 二者构成表里体用关 系, 不可分割。 心为神之体, 神为心之用, 相辅相成 而为心灵系统。 这是对人体生命活动最传统、 最有特色、 最高境界的解读。 历代先哲、 高僧大德等大同 小异地认同这个观点且都有相似的传承, 如唐代慧 能禅宗的 “即心是佛” , 澄观华严宗的 “心性本原、 事 理无碍” , 宋代朱熹的 “人心之灵, 莫不有知” , 明代 王阳明 “慎独, 即是致知” 等观念, 都传承了 “心灵有 知” 的认知传统。 从古代临床记载角度观察, “上古之时, 医有俞 跗……见病之应, 因五藏之输, 乃割皮解肌, 诀脉结 筋, 搦髓脑” [3] 。 扁鹊诊蔡(齐)桓侯之病, 按照病情 深入程度分为腠理、 血脉、 肠胃、 骨髓等阶段。 谢士 泰《删繁方》中曾提出 “皮、 肉、 筋、 骨、 脉、 髓” 辨证 体系, 认识到凡病入脉、 髓时, 多表现出精神情绪方 面的症状。 原因为何? 这与本文所论心神关系有关。 即使现代, 大凡患者出现神识昏迷状态时, 肯定与心 脑功能失常有关。 这个辨证体系由于选词不太规范, 如皮极有时记载为气极, 脉极有时记载为血极等, 观察认知维度多元而深刻, 一般医家在临床中应用 较少, 但正是这一濒临失传的辨证体系, 却蕴含着中 医对生死问题的本质诠释, 即 “熵” ( 中医称痰、 烦、 虫)增加到大于生命存活要素时, 人即走向死亡。 这 个 “熵” 的形成和多元加权计算需要深入研究后才能 规范。 从古代文献分类角度看, 《汉书》艺文志把中医 文献分为医经、 经方、 房中、 神仙四类。 其中神仙类 有10家205卷, 遗憾的是大多散佚了 。 《汉书》引用孔 子的评论, 认为这类书多 “索隐行怪” , 所以他没作 研究。 荀子在《天论》中虽批评墨子《明鬼》篇中的 部分迷信色彩, 但他坚信心神关系的客观存在并留 下如上所引的精辟论述。现存中华典籍包括医籍 中, 分别带有人、 生、 心、 性、 神等字的书名很多, 如 《经心方》 , 除方药组成外, 有关心神问题的阐述有 许多。 还如颜之推的《归心篇》 , 嵇康的《养生论》 , 陶渊明的《形神问答诗》 , 宗密的《原人论》 , 李翱的 《复性书》 , 阮元的《性命古训》等。 北朝第一学者 徐遵明提出 “本心” 观念并有多处文献记载。 清代陆 九渊的 “发明本心, 求其放心” 观点、 佛家 “心外无 佛, 佛外无心” 观点等散载于浩如烟海的佛家典籍和 医籍中, 此处不再列举。 小结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提出 “境界” 说, 认为 “意与境浑” 是为意境, 即境界。 这个意就 是心声意念表达, 境表示认知范围高度。 还如书画 界所谓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 也在强调绘画体现 出的 “心境” 。 冯友兰先生概括 “天地人互参” 理念, 进一步提出 “精神境界” 说。尽管这些都是人文界 哲人的体验感悟, 但笔者认为用于概括人体心神状 态、 意识程度无可厚非, 具体说如人的感知认知状 态、 思想道德境界或曰精神境界等。 中医望人的面部 皮肤头发有无光泽, 眼神有神无神, 诊脉时体会 “得 神” 不得神, 针灸时得气不得气等, 都与本文所论心 神状态紧密相关, 即使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 也 认为生命活动必有 “灵气” 推动。 笔者认为: 中医心 学是生命科学精髓, 心主神明观点是中医学科的特 色优势, 意念调节可以限制 “熵” 增速, 符合人体精 神活动实际, 是历代先哲观察认知的智慧结晶, 是 打开生命奥秘的钥匙, 是大于科学的部分。 正确解读 中医心学基本问题, 对于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治未 病” , 因人因时因地养生、 养心、 养神、 养气, 造福人 类, 意义重大。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梁峻 郑蓉 孔令青 张磊 孙灵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