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裹血”功能释义“脾裹血”功能现代医学释义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5-02
“脾裹血”功能与实质的现代释义

“藏象”首见于 《素问·六节藏象论》 。 “藏” 原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 “象”原意是指内脏功 能活动的表征,可以用生理或病理名词表达。藏 象学说来源于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是对人体生 理与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医疗实践活动的总结。 中医的 “脾” ,位于中焦,在膈之下,有主运化、 主升清、主统血的生理功能。其中 “脾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溢出脉 外的功能。脾主统血是通过 “气”的功能来完成 重要生理过程,然而 “气”是人体所有功能活动 的物质基础,仅以 “气”的功能无法完全解释 “脾主统血”功能活动,当由一种有形脏器与无形 功能相结合的集合体来解释这一生理过程。

1 “脾裹血”的历史流源

明代以前没有 “脾统血”明确的生理学名词 记载,但 《难经·四十二难》中对各脏腑形态有 以下描述: “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 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 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 意……” 。对于 “脾裹血”医书大多解释为脾具有 包裹血液,不外溢的功能。基于这一解释,以上 记载应当为 “脾统血”最早描述。明代御医薛立 斋是最早提出 “脾统血”概念的医家,他指出: “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与脾,补脾与胃,血 自生矣。 ”明朝医学家武之望著 《济阴纲目》中也 有 “血生于脾,故云脾统血”的记载。由此可以 看出 ,“脾裹血”与 “脾统血”虽然是两个不同的 生理学名词,但维护血液不溢出脉外的功能特征 基本一致 [1 ] 。自明以后 ,“脾统血”生理功能大体 解释相同,主要包括脾有生化与统摄血液两大功 能,均以脾功能状态正常为基础,意为脾能够将 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转化为血液,而血液生成后 又靠脾气的固摄才能保证在血管中周流不息 [2 ] 。 可见 “脾裹血”是 “脾主统血”理论形成的基石, 但对 “脾裹血”理解差异,以及对 “脾主统血” 的生理、病理( 脾不统血) 、治则( 健脾摄血) 研究 的不断深化,淡化了 “脾裹血”理论,并逐渐在 各种书籍或教课书中由 “脾主统血”取代了 “脾 裹血” 。

2 “脾裹血”功能释义

《难经》所云 “脾裹血”是一种解剖、形态与 生理学相结合的功能概念。其解剖学证据是 “脾 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 而形态与生理学证据是 “主裹血,温五脏” 。“裹” 在 《说文解字》解释为: 缠也,缠者,绕也。 ”可 直译为包裹之意 [3 ] 。所以 “脾裹血”即指脾具有 包裹血液的作用,从字意上讲,并没有控制血液 外溢之说。可以推测 ,“脾裹血”是古人通过解剖 发现脾脏内包裹一定血液,当内外伤导致脾脏损 伤时,可见大量血液流出,便提出了 “脾裹血” 这一生理现象。但从对 “裹”的解释可以看到, 脾脏能把血液包裹起来,就有防止溢出脉外之意。 但似乎难以完全解释 “裹血”真实含义,其原因 是绝大部分血液始终是稳态地在血管中流动 ,“裹 血”只是极少部分。因此 ,“脾裹血”应当理解为 既是人体解剖与形态结构的集合体,又是对人体 生理功能的表达。这一生命现象极其复杂,需要 脾脏整体功能协调才能完成。

2. 1 转化血液过程

《灵枢·决气》指出 :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 而赤,是谓血 。 ” 《素问·脏象别论》也有 “血者 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 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而灌溉一 身”的记载,表明血液由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 转化,故有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 说。转化血液是脾主运化、主升清功能的集合效 应。脾主运化功能可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继 之由脾主升清功能将精微物质转化成血液 [4- 5 ] 。

2. 2 调控血液过程

调控血液是脾脏控制血量的生理过程。血液 生成后,一部分直接循环流动于脉道中,以养五 脏六腑( 包括奇恒之府) 、骨骼肌肤及精气神; 另 一部分由脾脏包裹储存,待机体需要时释放,并 进入机体循环,类似于中医脏象的 “肝藏血”功 能。这一生理功能过程与脾气的固摄密不可分 [6 ] 。

2. 3 导引血行过程

导引血液运行是脾脏主要生理效应之一。正 常流动于脉道的血液虽然是在密闭血管内进行, 但能否溢出脉外与 “脾气”的维系密切相关。在 正常生理状态下,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 则需要脾气的导引和固摄,二者共同发挥生理效 能,保证血液在脉道中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7 ] 。

3 “脾裹血”功能现代医学释义

现代医学的脾脏除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外, 在血液生成与调控方面同样具有重要功能,因此 可以从现代医学脾脏对血液调控功能与中医 “脾 裹血”的相关性方面,对 “脾裹血”予以释义 [8 ] 。

3. 1 解剖与形态学特征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对脾脏解剖位置与形态做 了详细的描述。关于脾的位置 ,《素问·玉机真脏 论》说 : “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 。 ”《医学入 门》指出 “微着左胁于胃之上 。 ” 《难经·四十二 难》说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 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 ” 《脾胃论》 载 “脾长一尺掩太仓。 ”有关脾的形态学特征,在 《类证活人书》有 “ ( 脾) 象马蹄,内包胃脘”描 述,王清任通过解剖观察并在 《医林改错》描述 到 “脾中间有一管,体相玲珑。易于出水,故名 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似 。 ” 《素问·五藏生成》 记载脾的颜色为 “黄当脾” “如以缟裹栝楼实” 等 。《医事启源》曰 : “脾者,其色赤紫,其形如 牛舌,其质如肉” [9 ] 。这些描述提示中医学的脾在 解剖与形态学上与现代医学脾脏相似。

3. 2 调控血液功能特征

现代医学的脾脏在血液调控方面具有生血( 胎 儿造血) 、储血( 脾窦储存血液与被膜和小梁内的 平滑肌细胞舒张或邹缩调节脾的含血量) 、清血 ( 边缘区域脾索清除衰老细胞) 、释血( 穿过脾索的 血液重新回到循环系统) 四大功能,与 “脾裹血” 脏象理论的生血、控血、导血功能基本一致。由 此可见,古代医家对脾生理功能描述不仅是抽象 概念,也是对器官解剖与形态结构集成认识,更 是中 医 历 代 医 学 家 学 术 传 承 以 及 大 智 慧 的 结晶 [10- 11 ] 。 综上 ,“脾裹血”理论的现代释义,不仅包括 脾脏对血液有包裹而不散的作用,还可以释义到 现代医学的脾脏系统功能上,即脾储藏血液、滤 过血液等,也可延伸到人体毛细血管对血液的调 节功能方面 [12 ] 。

4 “脾裹血”生理与病理间关联性 贺颖

[13 ] 认为,中医的 “脾”与现代医学的 “脾脏”在解剖位置、形态学特征以及控血功能方 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脾裹血” “脾统血”延伸功 能与相应的 “脾不统血”病理表征之间有着必然 的关联性。

4. 1 生血生理与病理

《灵枢·决气》中明确指出 : “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 ”表明血液由脾运化的水谷精 微物质转化。脾统血的对象是人体流动的血液, 如果脾虚不能将水谷精微转化为血液,就会导致 血液虚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 ,可见面色萎黄、头 目眩晕、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脉虚无力等表现, 又可见慢性出血症状; 反之,如造血功能亢进( 骨 髓增殖性疾病) 也会影响 “脾裹血与统血”而损伤 脾功能,临床可见多种慢性出血症状 [14 ] 。

4. 2 控血生理与病理

生理状态下的 “脾裹血与统血”始终保持相 对恒定状态,即 “裹血有度,释放择时” ,裹血不足( 贫血) 或裹血过盛( 血小板在脾脏破坏或骨髓增 殖性疾病) ,则脾功能受损,临床出现慢性出血性 病证或症状 [15 ] 。

4. 3 生理与病理质疑解答

虽然中医的脾与现代医学的脾脏在解剖位置、 形态学特征以及功能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但 仅就 “脾裹血与统血”与 “脾不统血”理论方面 还有质疑,主要表现为: ① “脾裹血与统血”指 脾可以控制血液在血管中运行,防止血液逸出脉 外; 反之,就是 “脾不统血”的病理现象,临床 即见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是否可 以认为只要 “脾”的功能正常,就不会出现这些 病理表征。②临床上很多因外伤致脾破裂、难治 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血吸虫病的巨脾而 脾切除的患者,观察不到切脾后便血、尿血、崩 漏、鼻衄、紫癜等出血倾向,特别是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症患者切除脾脏后反而血小板计数会升高, 出血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虽然有上述质疑,但 并不意味着 “脾统血”与 “脾不统血”理论的不 被认同。笔者简而释之: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不 同,中医的 “脾”是脏与象的结合,是 “强大功 能”的集合体,而现代医学的脾脏是一个免疫、 储血的实质器官,即使切除了脾脏,失去的只是 免疫、储血部分功能,而不影响整体。因此,摒 弃中医脏象理论,将中医的 “脾”脏象与西医的 “脾脏” 对 等 理 解 是 混 淆 了 中 西 医 间 的 理 论 体系 [16 ] 。

来源:北京中医药 作者:刘雅峰 王佳 高宠 陈信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