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统一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0-11-02
现在有些中医医师在临证时,一般将常见多发病大致分为外感或内伤两大类别。认为外感疾病病因应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归类,以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为代表,同时认为内伤病多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为病因,以脏腑辨证论治归类,以《金匮要略》作标准。
 
笔者认为,主观人为地将临床上千变万化的各种疾病硬性、简单地分为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进行机械性地辨证论治,并不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辨证诊治的实际情况。
 
临床实践证明,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因为在众多辨证论治方法实际运用中,脏腑辨证论治是基础,也是基本的。以医圣仲景先师为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本乃是一部有机结合的临床专著《伤寒杂病论》。由于历史战乱等种种原因,错简散失,面目非原,经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一分为二。宋代林亿等再行校勘增删,遂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流行,直至成为后世乃至当今治学《伤寒杂病论》者一分为二之局面。
 
就外感热病而论,六经各证,无不关系于脏腑,此不仅是因为外感疾病之病因脉证有关于六淫六经,同时与五脏六腑、内伤伏邪亦密切关联,而且脉证表现既与经络循行相关,亦与脏腑功能失常密不可分。六经辨证所表现脉证,不但反映出脏腑、经络、气化等各方面问题,也有脏腑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平衡失调的某些证候,即今人之系统论内涵十分广泛。柯韵伯云:“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且伤寒中又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与杂病之症并论。”此说与中医临床实际相符。就内伤杂病而言,病因亦十分复杂,虽多属内伤,即有七情、劳伤、不内外因、起居饮食等各种因素,亦不乏兼具外感者,又有彼此之间互相因果参合,所以病因变化同样复杂。如果以脏腑辨证论治,便可将经络辨证包括其中,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从而辨别认识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基本规律和本质。
 
脏腑辨证是中医临床最为重要的辨证方法。如果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脏腑辨证则是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与核心。各种疾病,不论是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都是脏腑的病理反映,归根结底都是要识别落实到脏腑功能改变与病理机转、气血津液的变化上进行辨证论治,都与脏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脏腑辨证诊治是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与核心,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掌控中医学诊治一切疾病的规律与原则,此乃脏腑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之所在。
 
笔者反复查阅研究中医辨证诊治资料得知,关于脏腑辨证诊治,据经典与有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之风论、痹论、痿论、咳论等篇,《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千金方》渐有所发挥进展,徐臻完善。华佗《中藏经》即以脏腑虚实进行辨证论治。至宋代钱乙,认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一旦染生疾患,所反映之脏腑症状错综复杂,甚为难辨,须当细察,妥当施治,方可转危为安,故而提出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论治方法与纲要,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钱氏之辨证论治体系,并非局限于内伤杂病,同时亦涵盖六淫外感热病诸疾。至金元时期,易水学派重点阐发脏腑病机学说,以脏腑病症病机辨证论治作为中心,取得了伟大成就,影响深远。如张元素的《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强调以脏腑的寒热虚实为依据,分析辨别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转化而论治疾病。明清李中梓、尤在泾以及晚清民国后世,中医学家大多本着脏腑辨证论治一脉相承,对中医学,尤其是临床各科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日趋完善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临床运用脏腑辨证论治的具体实践中,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脏腑病理变化,多为脏腑的阴阳气血过及、不足或失调所致,因而脏腑辨证论治,首先要确定病变的脏腑部位,即疾病的定位,同时必须确定脏腑阴阳气血等病变的性质,即疾病的定性,才有可能达到正确地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还必须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方法,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热)毒等病因病证的辨证方法,加以进一步分析辨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确定疾病的病位、性质,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转化本质规律,用以指导临床,使辨证论治准确无误,切实提高医疗效果。在运用脏腑辨证论治的同时,每脏每腑又要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热)毒六淫,加以辨识归纳,以期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个清晰的分析认识过程与标准,方可理法方药环环相扣,而疗效确切显著。(朱文元)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