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七方“去滓再煎”有何用意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07-27
编者按:《伤寒论》中有7首方剂需要“去滓再煎”,但张仲景没有详细说明其意义,后世医家各有观点,多数认为是“和”法的一种特殊煎药方法。本文作者经过分析考证认为将“去滓再煎”释为“加强和解作用”不妥,从临床实际考虑“去滓再煎”的目的主要有“浓缩药液”和“减半夏之毒”两点。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三方去滓再煎后可以浓缩药液,减轻患者大量服汤药的负担;三首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中生半夏用量较大,去滓再煎可减生半夏之毒,减轻服药后的不适。
 
《伤寒论》中张仲景对中药煎服法非常重视,除常规口服药物方法外,另有顿服、药后服热粥等法,煎药方法除有先煎、后下、汤泡等之外,还有“去滓再煎”。“去滓再煎”是张仲景较为特殊的煎药方法,《伤寒论》中有7首药方需“去滓再煎”。对于去滓再煎,历代医家虽有研究,但仍然未尽其意。笔者经过查阅文献并参阅近代医家观点,将“去滓再煎”的意义归纳总结为两个,即“浓缩”和“减毒”,进一步阐释了去滓再煎法的意义,并对其他说法提出异议。
 
去滓再煎是张仲景独特的医疗实践经验,是大剂量药物及有毒药物煎煮方法的权宜之计。研究去滓再煎,既要从原文出发,更要符合临床应用,不可仅仅主观臆测,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张仲景本意,提高临床疗效。
 
将“去滓再煎”释为“加强和解作用”不妥
 
《伤寒论》有7首方剂需“去滓再煎”,即药物煮取后把药液滤出,然后再加热浓缩。其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三方属于柴胡汤类方,具有和解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之功,中医高校教材将其归属少阳病范畴,属于和解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四方属于泻心汤类方,辛开苦降,温清并用,具有调和肠胃之功,亦属于和解剂。
 
去滓再煎的应用,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但没有详细说明其意义,后世医家各有观点,多数认为是“和”法的一种特殊煎药方法。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伤寒论讲义》说小柴胡汤“且方用去滓再煎之法,是取其气味醇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对其释义为:“因方中药性有寒温之差,味有苦辛甘之异,功用又有扶正祛邪之别,去滓再煎可使诸药气味醇和,有利于透邪外达,而无敛邪之弊。”即认为去滓再煎可起到加强和解、调和的作用。张锡纯认为去滓再煎之意义:其一可缓减柴胡发汗之力,可使药性趋于协调和合;其二能加强调和脏腑功能、和解少阳枢机;其三可使药液浓缩,减少服药量,减轻患者胃肠不适。岳美中在《论张仲景煎药法的特点》中指出:“去滓再煎本身也具有调和之义。”温病大家王孟英则认为:“余谓和者,取其气缓味厚,斯为补正托邪之剂。”对以上进行总结,主要为三点:一是加强和解的作用;二是浓缩药液,减少药量;三是可缓气厚味,也与和解剂的立意合拍。
 
以上诸家对去滓再煎是为了“和解”的解释,笔者认为有不足之处。
 
其一,认为小柴胡汤方中诸药其性有寒有温,其味有苦、辛、甘之差别,功效有扶正又有祛邪,去滓再煎是为了调和药性,使气味醇和。既然如此,那《伤寒杂病论》所有方中,如桂枝汤、小青龙汤、乌梅丸等也是散收相伍,麻杏石甘汤、黄连汤、桃核承气汤等也是寒热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猪苓汤等也是攻补兼施,半夏泻心汤又是辛开苦降的代表方,以上诸方为何不去滓再煎?
 
其二,《伤寒论》中的调和肝脾类方剂,如四逆散、芍药甘草汤等也属于和解剂,为何不去滓再煎?
 
其三,小柴胡汤是“和解剂”吗?《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的原文有19条,张仲景从未明确说其有和解之功,反而在第101条和230条指出是作为解热剂使用。可见把去滓再煎理解为使诸药缓气厚味、气味醇和、增强和解之功是有些牵强的。
 
“去滓再煎”目的有二,减半夏毒为其一
 
“去滓再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笔者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认为“去滓再煎”目的有二:一是浓缩药液,大剂量的柴胡剂才采用去滓再煎法,而中小剂量的处方多采用普通煎煮法;二是解半夏之毒,三首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中半夏用量较大且为生半夏,再煎可对生半夏起到减毒作用。
 
浓缩药液
 
前人特别注重煎药、服药方法,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伤寒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实践,例如煎药用水之法就有泉水、东流水、甘澜水、清浆水、蜜水甚至扩展到用各种酒等。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也提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另外,煎药时用的水量也有一定要求,药材量越多用水也越多,但由于有些药品如花类、茎叶类药材吸水性强,而煎煮时间要短,所得到的药汁也相应要多,服用时量大而不易全部服尽,经去滓再煎之后,药液得到了浓缩,避免服用量大引起的胃肠不适等,从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丁鑫等以大鼠为模型开展的研究显示,小柴胡汤去滓再煎后,药液经过浓缩,减少了服用量,减轻了胃肠负担,并可提高疗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张小平认为,饮片吸水量随饮片量增大而增多,饮片用药量越小,煎出率越高,反之亦然,即大剂量的柴胡需要大量的水浸泡。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认为:去滓再煎是为了减少残渣吸附,柴胡体表面积大而疏松,易大量吸附药汁,药汁愈浓则被吸附而丢失的有效成分就愈多,用去滓再煎的方法加以浓缩,以减少残渣吸附而丢失有效成分。
 
减半夏之毒
 
三泻心汤、小柴胡汤和旋覆代赭汤这五方中均用到半夏,且均为生半夏,用量为“半升”,除小柴胡汤外,其余四方中的去滓再煎既不是为增强和解之功,也不是为浓缩药液,而是为了减轻半夏毒性。对此观点,大部分学者是认可的。《神农本草经》中半夏被列为下品,下品药物属于“多毒,不可久服”一类。《本草经集注》首先提出服用生半夏易引起中毒的症状,并指出了降低其毒性的方法:“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的毒性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耐高温,其毒性反应可通过煎煮去除,因此去滓再煎或久煎后的生半夏水煎液可以达到安全无毒。南京农业大学严晓莺等通过对生半夏水煎液毒性的研究表明,去滓再煎可减少生半夏对小鼠的毒性。因此含有生半夏的方剂中,去滓再煎也可以理解为久煎,可以达到减毒去毒的效果。
 
也有学者对去滓再煎的目的为减半夏之毒的观点不认可,如大半夏汤中半夏用量多达“二升”,是否更应该去滓再煎?对此观点,我们可以对大半夏汤原文(大半夏汤,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进行分析。其一,半夏的用法是“洗完用”,即“汤洗”,操作方法是用热水反复将生半夏表面的毒性涎滑物质清洗干净。其二,其煎煮法为“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张仲景将水与蜜相合扬之后煎药,取法于甘澜水用意,蜂蜜在其中也有解毒之功;其三,原文中将一斗二升之水煎煮为半升,需要的时间较长,显然也有久煎之意。以上几点均能够达到解半夏毒的目的。(何乃峰 韩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
Tag标签:

上一篇:健脾养肾抗疲劳方

下一篇:寒热药并用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