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 < 冠心病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中医药方网  
 缺血性心脏病  

  

 
  卫生组织认为: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约占缺血性心脏病的90%左右,因此,冠心病隶属于缺血性心脏病,人们习惯将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代名词,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从广义上讲,缺血性心脏病还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外的其他冠状动脉疾患。

  (1)、夹层动脉瘤:可表现为局限于冠状动脉的夹层动脉瘤,亦可由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延伸到冠状动脉开口;

  (2)、冠状动脉栓塞:肿瘤,钙质和粥样斑块碎片,细菌性心内膜炎赘生物,以及心腔内附壁血栓脱落的碎片均可栓塞于冠状动脉;

  (3)、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淀粉样变等均可影响小冠状动脉;

  (4)、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

  (5)、冠状动脉炎:多发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均可侵犯冠状动脉;

  (6)、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7)、创伤等。

  因此,将缺血性心脏病等同于冠心病是不妥的。准确地讲,冠心病仅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类型。并且还应明确一点,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和严重贫血使血液携氧量不足等属非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的缺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概念,不属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范畴。


    忠告:本站冠心病防治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缺血性心脏病”内容请不要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
  · 缺血性心脏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