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心理学家金巴尔多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他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者,对她们说:实验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这个女大学生是心理学家的助手,并没有受到电击,但当被试按下电钮时,她假装大喊大叫,流泪求饶,像真的被电击一样。
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者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实验者请她们实施电击时也不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金巴尔多称为“去个性化”。
第二组被试则都穿着平常的服装,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挂着,在实验时。实验者也都很有礼貌地叫被试的名字,房间里的照明也很好,使被试问互相看得清清楚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
金巴尔多预言,在去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将比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在按电钮时表现出较少的约束。
结果证实了他的预言。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不但多,而且时间长。
更有意思的是金巴尔多在又一次实验前安排被试们听一段录音,内客是金巴尔多与两位将被“电击”的女大学生的谈话,这个谈话主要是要表明她们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其中一个十分可爱,乐于助人,而另一个则很自私自利,让人厌恶。同样在去个性化和个性化两种情景中让被试实施电击,结果非常有趣。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不管面对的是可爱的还是令人讨厌的人,被试都去按电钮。
金巴尔多在实验报告中这样写道:这些可爱的,在正常情况下态度温柔的女学生,几乎在每一次有机会时,都按一下电钮,而根本不管被电击的是不是一位可爱的女学生。而且一点也不感到不愉快。
相反,在个性化条件下,被试们就非常有鉴别力,他们按被电击者的人格决定自己按电钮的时间长短。
这一实验证明,当群体中的个人和其他成员穿着打扮一样,互不介绍,不暴露姓名,置身于半黑暗环境时,就会使个人隐藏其个性,感到自己是个匿名者,此时的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群体的行为,从而减少以至丧失了对其行为后果的责任感,不再约束自己、使违反和破坏社会准则的行为大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