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非常重视针刺穴位而产生的针感。一般来说,病人接受针刺刺激穴位,产生酸、麻、重、胀的感觉,称为获得适宜的针感,如果针刺后产生痛感,则认为没有获得适宜的针感。适宜的针感是取得良好治疗的重要条件。例如,有人对针感与针刺镇痛进行了实验研究,针感好者的痛阈提高61.4%,针感中者的痛阈提高51.1%,针感差者的痛阈提高40.2%。说明针感好者的抗痛效果大。临床观察与心理学研究都表明,情绪与针感好坏有一定关系。病人情绪镇静,常可获得适定的针感,病人情绪紧张,往往产生病感。
有人曾对197名病人的情绪状态与针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情绪状态以病人的语言报告分为比较镇静与比较紧张两种。针感分为好、中、差三种。针感好者共l17人,其中情绪镇静者109人,占93%;情绪紧张者8人,占7%。针感中者40人,其中情绪镇静者24人,占60%;情绪紧张者16人,占40%。针感差者40人,其中情绪镇静者8人,占20%;情绪紧张者32人,占80%。这个研究结果说明,情绪状态与针感关系很大。为了使病人获得适宜的针感,医务人员要做好病人的工作,消除对针刺的恐惧感。例如,某病人接受针刺治疗,情绪非常紧张。医务人员给他扎上针,他大声叫痛,难以忍受。由于没有获得好的针感,当然没有治疗效果。后来,医务人员多次做病人工作,消除他对针刺的紧张情绪,病人逐步获得了好的针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