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同性恋者中开展性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9期第15卷 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曹宁校 邵长庚 张君炎 许新东
单位:曹宁校 邵长庚 张君炎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210042;许新东 南京医科大学 210000
关键词:男同性恋者;特征;性教育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男性同性恋人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特有的特征。我们将其归纳为表现多样性、年龄导致性活动差异、亚文化现象、乐群性格、被诱导经历及多具有异性婚姻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和立法;加强整个社会的性健康教育;加强报刊传媒的性教育力度;加强性病门诊、性病咨询门诊的性健康教育力度;突出以性病、艾滋病防治为重点的行为教育等相应对策。
abstract In the past years,several researches among homosexual me n were conducte d in China.Some characters of those have been found.including behavioral varie ty ,various sexual behaviors among age groups,electrophoresis of subculture,group m ind,induced experience and isomerism marriage.Meanwhile,such reports raised som e issues,including promoting legislation and sex education through mass media,rei nforc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 in STD clinics,and emphasizing STD / HIV /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behavior education,and so on.
keywords homosexual men characters sex education
当前,全国性病、艾滋病发病逐年增加,使性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显得更加迫切。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一般的异性恋者外还有作为弱势人群存在的同性恋者,特别是男性同性恋者的性教育同样也会对全社会的健康文明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们以往认为通过一般宣传教育就可以使性健康知识做到家喻户晓,然而十多年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事求是”是正确对待事物的原则,“因势利导”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文明的国家,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即使在我们中的很多人也并不会接受那些大张旗鼓的方式,那么作为少数人群的同性恋者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通过认真调查,结合实际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形式和方法,把保健和防病的正确知识传授给他们,在当前形势下对整个社会都刻不容缓。
同性恋群体中存在的特点:
1.同性恋者表现的多样性 同性恋者广义而言他们的性指向是同性,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就只发生同性性行为〔1.2〕。他们中有的只有意向而没有性行为,有的只有很少的同性性行为,有的可能只有同性性行为……它反映出该群体和大众群体一样具有多种表现,提示我们只有抓住重点区别对待才能取得效果。
2.年龄跨度造成性活动的差异 从我们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性活动均发生在20-40岁性活跃段,以后的性活动逐步趋向减少〔3〕
3.同性恋者亚文化现象 同性恋者交流、认识和主流社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社会接纳的困难,自然造成了他们不同于一般人群的通俗文化〔4〕。他们通过接触、交流形成各种不同的松散小团体,小团体内大家多为要好的朋友,成为说知心话的伙伴,然而却不一定再发生性行为。他们有欢乐,而更多的是苦恼,与大众社会产生深深的隔膜〔5〕。于是认识和接触新朋友成为他们寻求刺激和安慰的必然行为,但交流的结果也可能使他们找到新知己,也可能给自己带来被虐待、被敲诈等麻烦〔1〕。
4.同性恋者多具有乐群的性格 在江苏省第二次性学讨论中我们报告了初步应用人格分析的结果,虽然人数不多,但它证实了其它文献报告的推测,他们相对喜欢聚集和集体活动,感情用事等。
5.同性恋者开始的性行为几乎都有被诱导经历 从我们可见的文献中不难发现,他们走向社会大都是在被人诱导下开始的〔1.3〕。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圈的内心感觉是矛盾的,既不愿放弃,也不愿完全投入。他们中的有些人由于存在心理上的自责,所以想通过追寻新面孔来满足新鲜感和维系心理平衡。
6.中国同性恋者多具有异性婚姻生活经历 传统的中国文化对异性婚姻的肯定是无选择的,只要是异性婚姻无论幸福与否都被认为是合适的。正是这种环境使得同性恋者自觉地选择异性婚姻,并通过异性婚姻以求得自我保护〔2.4.7〕。
关于对策的思考:
同性恋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不去正视它是不理智的,而只是正视却不从实际出发思考帮助解决的方法,同样是不负责任的。针对对同性恋的了解,我们认为对这部分人群性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和保护立法 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人的出生时就需要介入,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使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性教育内容不仅包括性知识,性生理,性心理,性解剖等,还应该教给他们如何识别和对待性骚扰,并且从保护青少年的角度加大青少年保护法的保护力度,对诱导者造成必要的威慑,给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集体交流活动,培养正常的两性交流意识。
2.加强整个社会的性健康促进和教育 同性恋者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们或多或少受到主流社会规范的影响。当然主流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宽容、理解、关心,也有利于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同时整个社会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非主流人群知识水平的相应提高。
3.加强报刊传媒的性教育力度 从许多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报刊传媒是获得性知识的最主要渠道〔3.7.8〕。提高报刊传媒工作者的认识和相应知识是提高报刊传媒的性教育力度的前提。就同性恋者而言,同样可以从报刊传媒获得更多正确知识。
4.加强性病门诊、性病咨询门诊的性健康教育力度 性病及咨询门诊是一个特殊的医疗阵地,它联系着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群,其中不乏同性恋者。虽然在就诊时不能立即分辨出来,但通过认真问诊是不难发现蛛丝马迹的。在这里通过耐心的病情咨询,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传授性病知识和防病方法,可以达到“教育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
5.突出以性病、艾滋病防治为重点的行为教育 在性活动中,不管行为如何,只要存在插入或体液交换都有可能发生传染性疾病。按照WHO的STD定义,凡是通过性接触可以传染的疾病都划为STD范畴。因此现代的性病概念需要所有的性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去宣讲,把完整全面的知识告诉社会。不仅仅是只介绍规定上报的8种疾病,对同性恋者还应该告诉他们诸如疥疮、阴虱、肠道寄生虫、口咽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对同性恋者和对普通人群一样,在开展反对性乱的洁身自爱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传授防治性病知识,树立其正确的性健康概念,达到自觉提高防止性病传播意识的目的。
6.其他的可能方式 同性恋者是一个小的群体,在总人群中不成为主流,因此要注意他们的行为心理特征〔1.4〕。举办有针对性的性教育讲座,培养他们中有一定条件的人成为性教育知识的传播者,是一种有效和安全可靠的方法;通过编辑具有特点的性教育刊物或小册子,介绍知识,增进了解,引导正确就医,可以更直接地参与他们的生活,从而造就一个良好的性健康教育氛围,使健康教育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鼓励他们固定单一性接触对象和吸引他们参加定期检查,也有利于STD的及早发现和治疗。生产可供特殊人群需要的防病工具,同时推广使用水性润滑剂提高防护的安全系数也可作为一种措施,但要使使用者清楚知道,使用安全套,即使是加厚加固的,也只能降低某几种性病的感染率,而不是绝对安全可靠的,只有停止性乱行为,才能保障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李银河著.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26~84,85~112,177~192,273~285
2 鲁龙光,陈建国.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临床研究.江苏医药,1997,(增刊):110~1122
3 甘兴发.从111例同性恋看我市同性恋的发病因素及潜在的健康危害.中国性学.1992,3:40~43
4 张北川,李克富,刘殿昌,等.艾滋病与中国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增刊):112
5 曹宁校,顾恒,李光中.5例患尖锐湿疣同性恋临床分析.性学,1997,1(6):76~78
6 潘绥铭著.中国性现状.第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410~417
7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精华本).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121~123,175~176
8 任宪武,楼焕寅.性病宣传方式接受度调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增刊):97~98
(收稿:1999-01-25 修回:199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