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麻止喘液治疗哮喘的近期疗效及其机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第17卷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哮喘
作者:刘小虹 刘琼 梁直英 王胜全 孙志佳 张伟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州 510405
关键词:哮喘;中药疗法;射麻止喘液;治疗应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应用;内皮素;血液;呼吸功能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
摘要:目的:探讨射麻止喘液(由麻黄、射干、地龙、杏仁、半夏、细辛、椒目、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62例哮喘急性发作的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射麻止喘液治疗30例(简称射麻组),舒氟美治疗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肺功能、PD20、血浆ET、血浆粘度水平的变化。结果:射麻组的总显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56.67%,与对照组疗效相仿(P>0.05);射麻组可提高哮喘患者的肺功能、PD20,降低血浆ET、血浆粘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射麻止喘液有利于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其机理可能与拮抗炎性介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血浆粘度等方面有关。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13(2000)01-0020-04
Short-Term Effect of Shemazhichuan Liquid on Asthma and Its Related Mechanism
LIU Xiaohong,LIU Qiong,LIANG zhiying,WANG Shengquan,SUN Zhijia,ZHANG Wei
(Dept.of Respiratory Disease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zhou Uinversity of TCM,Guangzhou 510405,China)
Abstract: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hemazhichuan(SMZC) liquid and to study its mechanism,62 patients with low-grade and moderate asthmatic attack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SMZC group and ShuFuMei group as control.Pulmonary function test,provoking dose (PD20),plasma endothelin (ET) and plasma viscosity were detected.Results showed that SMZC liquid improved lung function,decreased bronchial responsiveness,reduce plasma ET and plasma viscosity.The total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for asthmatic attack was 43.33%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56.67%,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It is concluded that SMZC liquid is avail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tic attack,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 to the counterac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the reduction of high responsiveness of air passage and the decrease of plasma viscosity.
Key words:ASTHMA/TCD ther.;@SHEMAZHICHUAN LIQUID/ther.use;SHEGAN MAHUANG DECOCTION/ther.use;@ENDOTHELIN/blood;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S;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S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有报道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死率均逐年上升。全球大约有1亿人患哮喘,我国近5年来的统计资料表明,哮喘的发病率为2%,在儿童达3%~5%,全国约有2000万人患哮喘。现代医学目前采用以抗炎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成为首选药物,但停药后多数病人依然会复发,未能解决根治问题。此外,西药的毒、副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祖国医学对哮喘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对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多数医家认为“风痰壅阻”是主要病机。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祛风化痰、解痉平喘的方法,用自拟方剂——射麻止喘液治疗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对射麻止喘液治疗哮喘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其相关机理。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为1997年7月至1999年1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专科门诊和呼吸科病房住院的病人。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哮证发作期证候标准[1],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病情属轻、中者,均纳入试验病例;(2)发作期在3d以内;(3)年龄大于18岁,小于65岁的患者。排除标准:(1)哮证缓解期,或发作期病情属重度及危重患者;(2)造成喘息、呼吸困难的其他疾患;(3)年龄小于18岁及大于65岁以上的患者,以及妊娠、哺乳期的妇女,对本药过敏者;(4)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5)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2 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射麻止喘液组(简称射麻组)和对照组两组。射麻组服射麻止喘液30mL/次,每日3次,观察2周;对照组服舒氟美0.2g,每日2次,观察2周。
1.3 一般资料 临床病例62例,其中有家史13例,占总数的17.1%;过敏史18例,占总数的23.7%;有慢性鼻炎病史21例,占总数的27.6%;职业性哮喘3例,占总数的3.9%。
射麻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53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28年,平均病程5.45年;寒哮9例,热哮16例,寒热错杂5例;轻度12例,占40%,中度18例,占60%。
对照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2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40年,平均病程6.21年;寒哮7例,热哮21例,寒热错杂4例;轻度17例,占53%,中度15例,占47%。
射麻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的分级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症状 喘息、咳嗽、咯痰等。
1.4.2 肺功能测定 测定治疗前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余25%肺活量)(FEF25)等指标变化。
1.4.3 气道反应性测定[2](支气管激发试验) 测定治疗前后使FEV1下降20%时累积吸入组胺的剂量(PD20-FEV1),PD20-FEV1<7.8μmo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
1.4.4 血液生化及流变学指标检测 血浆内皮素(ET)含量(ρET)、血浆粘度(η血浆)变化。
1.4.5 安全性观测 血、尿、大便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检查。
1.5 近期疗效判断标准[2] 临床控制:FEV1增值35%以上;显效:FEV1增值25%~35%;有效:FEV1增值10%~24%;无效:FEV1增值小于10%。
1.6 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射麻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别(P>0.05),见表1。
表1 射麻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N/例(p/%)
组 别 |
合计 |
临床控制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显效 |
总有效 |
射麻组 |
30(100.00) |
4(13.33) |
9(30.00) |
4(13.33) |
13(43.33) |
13(43.33) |
17(56.67) |
对照组 |
32(100.00) |
8(25.00) |
11(34.38) |
4(12.50) |
9(28.13) |
19(59.38)* |
23(71.87)△ |
经卡方检验:*χ2=1.59,P>0.05;△χ2=1.59,P>0.05
2.2 显效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射麻止喘液对寒哮及热哮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别(P>0.05),见表2。
表2 射麻组显效率与中医辨证
分型的关系 N/例(p/%)
证 型 |
合 计 |
显 效 |
寒 哮 |
9(100.00) |
3(33.33) |
热 哮 |
16(100.00) |
8(50.00) |
经卡方检验:χ2=0.29,P>0.05
2.3 肺功能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肺功能的变化 qv/()(L·s-1)
组别 |
肺功能 |
N/例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 值 |
射 麻 组 |
FEV1 |
30 |
2.13±0.72 |
2.23±0.69* |
0.10±0.12 |
FEF25-75 |
30 |
1.80±0.62 |
1.94±0.51* |
0.14±0.20 |
FEF50 |
30 |
1.97±0.79 |
2.24±0.70* |
0.27±0.49 |
FEF25 |
30 |
1.12±0.59 |
1.28±0.62* |
0.16±0.18 |
对 照 组 |
FEV1 |
32 |
2.00±0.38 |
2.15±0.31* |
0.15±0.28 |
FEF25-75 |
32 |
1.83±0.80 |
2.01±0.69* |
0.18±0.45 |
FEF50 |
32 |
2.04±0.79 |
2.22±0.73* |
0.18±0.51 |
FEF25 |
32 |
0.98±0.33 |
1.05±0.31* |
0.07±0.15 |
统计方法: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2.4 气道反应性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PD20比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PD20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 气道反应性的变化
组别 |
N/例 |
nPD20-FEV1/()(μmol)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 值 |
射麻组 |
30 |
2.15±1.64 |
2.45±1.65* |
0.30±0.67 |
对照组 |
32 |
2.29±1.47 |
2.75±1.68* |
0.46±1.24 |
统计方法: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2.5 射麻组与对照组对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 两组均可降低E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2.6 对血浆粘度的影响 两组均可降低血浆粘度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
2.7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异常改变,无明显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服舒氟美有恶心、心悸等副作用。
表5 血浆ET水平的比较
组别 |
N/例 |
ρET/()(ng·L-1)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 值 |
射麻组 |
30 |
66.05±12.16 |
59.38±9.89* |
6.67±5.62 |
对照组 |
32 |
66.39±11.50 |
63.06±10.24* |
3.33±6.84 |
统计方法: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表6 血浆粘度水平的比较
组别 |
N/例 |
η血浆/()(mPa·s-1)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 值 |
射麻组 |
30 |
1.76±0.09 |
1.73±0.07* |
0.03±0.09 |
对照组 |
32 |
1.75±0.11 |
1.71±0.08* |
0.04±0.07 |
统计方法: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风痰壅阻”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射麻止喘液是《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加减方,功能祛风化痰,由麻黄、射干、地龙、杏仁、半夏、细辛、椒目、桔梗、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其中麻黄辛温,祛风散寒,宣肺平喘;射干性寒,善开痰结,与麻黄共为君药。地龙咸寒泄降,息风解痉定喘;椒目性寒,可即刻平喘,与地龙共为臣药。杏仁苦降而泄,温散而行,助麻黄止咳平喘,疏肺利气;半夏祛痰散结;细辛辛温,善开结气,宣泄郁滞,兼助麻黄祛风散寒;桔梗味苦性平,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与杏仁一升一降,解肌肃肺以止咳化痰平喘,共为使药。甘草甘平,调和药性 。诸药相配,使风邪解,痰结开,肺气复舒,宣降有权,哮症自平。
因为哮喘发作有时发时止的特点,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发作次数、症状、体征的轻重程度及肺功能检查作为疗效标准。本临床研究仅对近期疗效和肺功能进行观察,研究显示射麻止喘液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肺功能改善的影响与舒氟美相仿(P>0.05)。
FEV1被认为是一种反映大气道阻塞程度敏感的定量指标,用于检验气道阻塞的可逆性与支气管扩张药物的治疗效果。哮喘缓解后,虽然症状与体征可能恢复正常,但用FEV1作动态观察,可以发现支气管阻塞状态并未立即完全恢复,而要持续存在相当时间,为哮喘的长期治疗提供了客观证据与衡量指标。临床研究表明,射麻止喘液治疗后,FEV1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并且FEF50、FEF25、FEF25-75也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其作用与舒氟美组比相仿(P>0.05)。可见射麻止喘液有较好的平喘作用,并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气道的阻塞程度。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全方寒热并用,既有性温的麻黄、杏仁、半夏、细辛;又有性寒的射干、地龙、椒目;桔梗、甘草性味平和。整个组方药性平和,因此在临床观察时,寒哮与热哮证型之间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证型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可能与样本例数不够大也有关系。
ET是已知最强的收缩血管、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物质[3],又有促进粘膜下腺体分泌和促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应。从临床实验中可以看出,哮喘患者的血浆ET含量是升高的,经射麻止喘液治疗后,血浆ET含量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舒氟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射麻止喘液具有拮抗炎性介质ET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射干显著的抗炎作用,细辛的抗过敏介质作用,麻黄、桔梗等药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有关。
气道高反应性(BHR)是支气管哮喘最典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是目前评价中医药抗气道炎症效应的主要方法之一。本临床观察表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射麻止喘液能有效地改善气道高反应状态,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有研究表明重症顽固性哮喘血浆粘度高于正常值[4],可能与血浆粘度增高,引起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环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常,降低肺功能有关,从而加重哮喘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血浆粘度增高,会加重微血管的渗漏,加重局部的气道炎症。本研究显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血浆粘度虽仍属正常范围,但有增高趋势。射麻止喘液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浆粘度(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善微循环。其降低血浆粘度可能与地龙具有很好的抗凝作用有关。
本观察结果表明,射麻止喘液与舒氟美的作用结果也相仿,推测射麻止喘液对哮喘的作用机理与舒氟美可能有类同。更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简介:刘小虹,女,1962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治疗哮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6
[2]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S].哮喘杂志,1998(1):26
[3]Yanagiswa M,Kurihara H,Kimmura S,et al.A novel potent vasoconstrictor peptide produc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 Nature,1988,332:411
[4]王炳文.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顽固性哮喘52例[J].国医论坛,1995(5):38
收稿日期:199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