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癫痫的危险因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1期第16卷 论著与经验总结
作者:冯娟 仙剑非 闫旭东 冯学礼
单位:冯 娟 仙剑非 110003 中国医科 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闫旭东 辽宁凤城市青城子铅锌矿职工医院内科;冯学礼 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
关键词:癫痫;中风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风后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队列研究—对641例中风患者追踪观察。结果 癫痫 发生率为9.20%(59/641)。年龄、性别及中风类型对中风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度无影响,相对 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1.20、1.29、1.25(P均>0 .05)。病变累及皮层、多脑叶或伴发头痛者癫痫的危险度显著增加,RR分别为3.19(P<0.001)、1.80(P<0.05) 、2.02(P<0.01)。脑出血后癫痫多属早期发作(8/11),而脑 梗塞多属晚期发作(40/48)(P<0.01)。结论 病损累及皮层是重要的致痫因素,多脑叶受累或伴发头痛使癫痫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早期和晚期癫痫发作的机理、治疗和转归不同。
中风是成人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在现有研究中,对中风与 癫痫关系的研究各有侧重,但综合分析中风后癫痫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国内少见报道。本文 对1989~1994年我院的中风患者追踪观察1~3年,旨在对此方面加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641例中风患者,脑梗塞542例;脑出血99例。诊断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 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已除外中风前有癫痫发作史、脑干病变 的去大脑强直以及脑出血术后和其它原因可引起癫痫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8.6个月。
中风后癫痫指发病当时或中风后至少1次痫性发作。按首次发作时间分为早期发作(中风后2 周内)和晚期发作(中风2周后)。皮层病变是指病变累及皮层,皮层下病变是指病变仅在皮层 下。把病灶按累及脑叶多少分为大病灶(累及1个以上脑叶)及小病灶(累及1个或以下脑叶)。按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把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数据处理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发生率 641例脑血管疾病中59例继发癫痫,占9.20%。
2.2 中风与癫痫危险性的关系 见表1、表2。轻、中、重度病情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10.14%、8.67%、8.98%,χ2检验 示轻、中、重不同病情程度间癫痫的危险度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中风年龄等因素对癫痫发生危险度的影响
|
有癫痫发作
例数(%) |
无癫痫发作
例数(%) |
RR |
P |
年龄 45~ 59岁
60岁以上
性别 男
女
类型 脑出血
脑梗塞
部位 皮 层
皮层下
病灶 大
小
头痛 有
无 |
25(10.59 )
34(8.39)
39(10.10)
20(7.84)
11(11.11)
48(8.86)
42(15.00)
17(4.71)
26(1 3.33)
33(7.40)
28(14.14)
31(7.00) |
211(89.41)
371(91.61)
347(89.90)
235( 92.16)
88(88.89)
494(91.14)
238(85.00)
344(95.29)
169(86.67)
413(92.60)
1 70(85.86)
412(93.00) |
1.26
1.29
1.25
3.19
1.80
2.02 |
>0.05
>0.05
>0.05
<0.001
<0.05
<0.01 |
表2 病变部位对癫痫危险度的影响
|
皮层病变 |
皮层下病变 |
有癫痫发作
例数(%) |
无癫痫发作
例数(%) |
有癫 痫发作
例数(%) |
无癫痫发作
例数(%) |
脑梗塞
脑出血 |
33(15.13)
9(14.52) |
185( 84.87)
53(85.48) |
15(4.63)
2(5.41) |
309(95.37)
35(94.59) |
2.3 继发癫痫发生时间 脑出血后多属早期发作(8/11),而脑梗塞多属晚期发作(40/4 8)(P<0.01)。
3 讨 论
文献报道中风后癫痫发生率为4.4%~17%[1,2]。本组资料为9.20%。 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与各家中风收治标准及随访时间不同有关。本资料还显示不同年龄、性 别间中风后癫痫危险度无显著差异,与Kilpatrick等(1992)和Lancman等[3]的结 果相同。
关于中风类型与癫痫的关系目前结论不一。中风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度Lancman等[3] 的研究显示脑出血较脑梗塞高,而Katila等则报道两者间无差异,Lesser等(1985)报道脑 栓塞较脑血栓形成高,而Davalos等(1988)则报道两者无显著差异。之所以产生上述差异可 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病例收治标准不同。(2)随访时间不同,有的报道仅限于中风早期, 未进一步随访观察。(3)某些情况下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临床上很难加以鉴别,故在对两种中 风分类时可致偏倚。(4)已知中风部位与癫痫危险度密切相关[3],不同中风类型 好发部位有所不同,因此在分析中风类型与癫痫危险度关系时,中风部位就很可能做为混杂 因素干扰分析结果而致偏倚。本研究按病变部位分皮层及皮层下病灶进行了分层研究(见表2 ),以去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在两种不同层次下脑出血与脑梗塞癫痫发生的危险度间无显 著差异(P均>0.05),提示中风类型对癫痫发生的危险度无影响。
目前多数研究结果已表明累及皮层是继发癫痫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结果:皮层病变癫痫发生 的危险度是皮层下病变的3倍多(P<0.001),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本资 料还显示不同程度间癫痫的危险度无差异(P>0.05),与Berger等(1988)的 结果有一致性,并与Giroud[4]的结论相符,即脑叶出血或梗塞与基底节病变相比 癫痫发生率相对高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却可相对轻。因此病情与癫痫发生的危险度无一致性 ,而病变累及皮层则是重要的致痫因素。此外,从本资料还可看出:病变累及多个脑叶、伴发头痛者癫痫的危险度增加,分别与Lancman等[3]、Giroud[4]等的结 论相符,提示病变累及多个脑叶,伴发头痛也是使癫痫发生危险性增加的因素。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可发生于中风后的任何时期,有的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目前按中风后癫痫 首发时间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本结果表明:脑出血易致早期癫痫发作而脑梗塞易致晚 期发作,与Giroud[4]和Fish[5]报道相同。这可能与脑出血及脑梗塞两 种中风类型病后的病理改变不同[6]以及中风后早期和晚期癫痫发作的机理不同有关。现多数研究认为早期发作主要是由于中风早期脑出血、脑水肿机械刺激或激发弥漫性脑 血管痉挛影响神经元正常生理活动引起痫性放电,脑梗塞早期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 衰竭,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使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出现过度极化引起痫性放电。晚期发作是中风囊、胶质增生、神经元变性形成的慢性病灶在某种条件下而致痫放电的结果。早 期血肿、脑水肿等因素多可于中风后短期内消退,而晚期发作的因素很难于短期内消除 [6]。Fish及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发作易于控制,多不需长期服抗癫痫药治疗 ,晚期发作多数不易终止,多需长期服抗癫痫药治疗,从临床角度证实了上述观点。总之早 期和晚期发作的机理不同,故其治疗与转归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并加以 分别对待,这将对中风后癫痫发作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Kilpatrick CJ,Davis SM,Tress BM,et al.Epilepsy seizures in acu te stroke.Arch Neurol,1990,47:157.
2 Katila M,Waltimo O.Epilepsy after stroke.Epilepsia,1992,33:495.
3 Lancman ME,Golimstok A,Norscini J,et al.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sei zures after a stroke.Epilepsia,1993,34:141.
4 Giroud M,Gras P,Fayolle H,et al.Early seizures after acute stroke.Epile psia ,1994,35:959.
5 Fish DR,Miller DH,Roberts RC,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late-onset e pilepsy secondary to vascular disease.Acta Neurol Scand,1989,80:524.
6 郑彩梅.脑血管病继发癫痫33例尸解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5,11:218 .
(1997-11-15收稿 1998-09-15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