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机理研究近况
中国微循环1999年第3卷第1期vol.3No.1 1999
朱月伟
关键词:中风 针刺治疗
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对针刺治疗中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不但开发了很多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法,而且在探讨针刺治疗中风的机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就近八年来针刺治疗中风的进展综述如下:
1 针刺疗效与CT扫描关系
自从CT检查广泛应用以来,为临床判断中风病人病变性质、部位、程度及预后提供了有利手段,同时也为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氏等用针刺对108例中风偏瘫治疗与CT扫描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证明针刺对中风偏瘫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并提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所致偏瘫者,其针刺疗效基本一致。针刺效果与病灶部位、范围大小有密切关系。基底节病灶所致中风有效率为78.9%,内囊部位病灶所致中风有效率为66.0%。中风患者经针刺治疗后CT扫描复查显示,病灶的高、低密度、阴影范围均有所缩小。但CT显示病灶范围广或位于两侧、病灶部位深或多病灶者,针刺疗效较差,反之预后较好[1]。但也有提出针刺疗效的水平与CT显示病灶多少及病变部位关系不明显者。如李氏等观察了120例中风病人CT显示病灶与针刺疗效关系,提出针刺疗效主要与脑内病损程度,脑室是否受压有关。中风病人有脑室受压者有效率为66.7%,无脑室受压者有效率达92.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2]。以上说明中风患者CT显示病灶大、受损重、占位明显,脑室受压者,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及功能代偿能力差,其针刺疗效欠佳,反之针刺效果较好。
2 针刺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前认为中风病人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液粘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脑局部组织坏死[3~6]。周氏实验证明针刺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其中以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最为明显(P<0.01)[3]。张氏等用低频电针治疗偏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发现针刺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并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瘫痪肢体逐渐恢复[4]。姜氏等对9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针刺加水针治疗,结果表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这四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陈氏用改进徐疾补泻法在头针顶颞前、后斜线,顶旁一、二线,颞前线,对中风偏瘫80例病人作了针刺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结果表明头皮针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对出血性中风偏瘫改善不明显。提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缺血性中风偏瘫治疗的客观效应指标[6]。以上研究证明针刺有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作用,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
3 针刺对脑血流图的影响
脑血流图是一种反映头部搏动性血液状态的方法,它能客观判断血管的弹性、紧张度以及外周阻力等。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已作为测定脑血管机能的手段之一。近年来绝大多数研究表明:中风患者脑血流图多数表现为波幅低、波型异常改变。针刺能使中风患者病灶侧波幅增高、脑血液循环改善[7~10]。如李氏对60例中风患者针刺前后脑阻抗血流图(REG)动态观察,发现针刺能使患者病灶侧波幅增高(P<0.05),流入容积增加(P<0.05),上升角度变大(P<0.01),顶夹角变小(P<0.01),认为针刺能增加中风患者病灶侧的脑血管充盈度,改善大脑供血状况[7]。钟氏观察了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量的改变,并分不同年龄组与260例正常人对比,发现中风患者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血管壁往往增厚。通过针刺曲池、阳陵泉穴,能即刻使患者脑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脑血流量增加,明显改善了脑供血状况,加速了病灶侧大脑组织细胞的恢复[8]。而包氏等针刺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脑血流图观察,发现针刺前后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相反,部份指标均值在不同的测定时间里出现了逆向转化,即波幅降低、上升角度小、顶夹角宽大等,并与肢体活动功能提高不成正比,肢体活动功能不但在脑血管扩张(波幅高)时增高,而在收缩(波幅降低)的状态下也同样改善。可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是包括脑血管舒缩的多方面综合调节来实现的[9]。但这有待于进一步临床实验观察。蒋氏等用针刺曲池、阳陵泉对实验性缺血猫动力学观察,结果针刺使脑缺血猫的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且持续到针后35分钟,而脑血管阻力在针刺作用下明显减弱(P<0.01)[10]。以上研究说明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改善了脑部供血和病灶周围脑细胞缺血缺氧状况,促进了中风病人的康复。
4 针刺对脑电图的影响
有人认为脑电图动态改变对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如李氏等对针刺40例中风患者的脑电图动态观察表明,针刺能使中风患者的脑电图(EEG)α指数显著增加(P<0.05),一个月后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针刺尚能使α波幅增高,δc/s慢化波改善,异常β、Q、δ波减少,调幅、调率、对称性改善,各项指标逐渐接近正常水平[7]。黄氏对针刺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脑电图观察,发现针刺后脑波波平趋于增快,波幅趋于增高,α波指数明显增多,β波指数趋于增大,而Q波指数稍减少。说明大脑皮层兴奋性有所提高,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智力和记忆力[11]。以上证实了针刺能调节中风患者皮层的抑制状态,以增加其代偿功能,促进患者脑电活动的有序化,提高和改善了皮层细胞的基本电活动,使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好转。
5 针刺对微循环的影响
周氏发现中风患者微循环改变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细小、迂曲和扭转,血细胞聚集,微血管压力低,血流缓慢。针刺治疗能改善微循环,这有利于病变部位组织血液供应,建立侧枝循环[3]。孙氏等针刺通天与前神聪治疗中风偏瘫观察甲皱微循环的即刻效应和远期效应,发现在异型管襻、襻顶瘀血、血流颜色、血流速度、血流形态等前后对比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针刺后甲皱微循环的改善与肌力、关节功能的恢复呈正比关系[12]。马氏观察32例中风患者用激光照射患侧外关穴后,甲皱微循环变化为血流加快、管襻长度增加、口径增大、输入枝与输出枝口径比值亦趋正常,同时管襻变得清晰、发夹型管襻增多,对管襻的排列、襻顶瘀血及血色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13]。石氏等将中风患者分成头针、体针和头针加体针三组进行甲皱微循环血液流速的观察,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提高微循环的流速,且三组间针刺对比差异不显著[14]。以上研究证实针刺能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6 针刺对生化与免疫学的影响
针刺具有调节血清脂质代谢作用。戚氏等通过对322例脑梗塞患者观察,发现全血粘度、细胞电泳、血沉、纤维蛋白原、FDP、β-脂蛋白、胆固醇等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清HDL—C却明显低于健康组。经针刺治疗后血清HDL—C明显升高(P<0.01),β-脂蛋白、动脉硬化指数明显下降(P<0.01),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静脉血氨均较针刺前下降。说明针刺后能明显影响血脂代谢,并调节其比例,使纤溶系统趋向稳定[15]。李氏测试了60例中风患者的LPO含量,并对其中49例伴有高过氧化脂质(LPO)血症者进行针刺前后对比研究,还同步测试了17例中风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结果提示中风患者常处于高LPO、低SOD血症状态,针刺能使血清高LPO水平显著下降(P<0.01),低SOD血症改善,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呈同步相关变化,推测针刺能预防和抑制中风患者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16]。许氏针刺400例中风患者血脂变化表明,针刺后患者甘油三脂、胆固醇、β-脂蛋白均较针刺前分别下降了0.30397mmol/L、0.75369mmol/L、1.67055m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有降低中风患者血脂作用[17]。有关研究认为针刺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如李氏等实验证明:针刺中风患者的百会透曲鬓可使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由针刺前低于青年正常值,提高到高于青年正常值。其中T辅助细胞明显升高,T抑制细胞相对下降,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18]。
7 针刺对儿茶酚胺的影响
王氏报告了63例脑猝中后遗症患者针刺前后血浆儿茶酚胺(PCA)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后中风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均比治疗前减少(P<0.01)。脑梗塞患者比脑出血患者的血浆NA减少更明显[9]。又李氏对58例脑猝中患者分为偏瘫群、肩关节群及尿失禁群三组治疗观察,证实针刺后患者血浆Ad和NA的浓度均比治疗前下降,尤其是Ad浓度下降更明显(P<0.05),但各组下降程度不一[20]。以上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对机体起一种调整作用,其作用与机体不同状态和PCA的半衰期有关。
作者单位: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 方幼安,陈业孟,张其美,等.108例中风偏瘫针刺疗效与CT扫描关系之分析.上海针灸杂志.1989,4:1
2 李伟,童绥君,丁少清,等.中风偏瘫针刺疗效与CT检查结果的关系.针灸学报.1992,3:37
3 周杰芳,靳瑞.针刺对中风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的观察.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8(2、3):196
4 张盈瑞,冯月茹,李彬先,等.低频电针治疗偏瘫血液流变学及疗效观察.中华理疗杂志.1990,1:20
5 姜旭强,张学山.针刺加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88,6:279
6 陈静操,汪永生,谌业华,等.头皮针法对中风偏瘫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泸州医学院学报.1990,2:103
7 李忠仁,朱莉莉.针刺对中风患者脑电图及脑阻抗血流图的动态观察.江苏中医杂志.1990,11:27
8 钟奇.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1991,8:11
9 包向阳,盛泽民,杨易木,等.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江苏中医杂志.1988,4:22
10 蒋达树,刘金生,谢瑶芳,等.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猫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针刺研究.1988,3:194
11 黄文川,刘丽莉,赵跃,等.针刺对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脑电图的影响.针灸学报.1992,2:13
12 孙远征,阎成海,于致顺,等.针刺通天与前神聪对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9:24
13 马予安.激光穴位深部照射对32例中风患者甲皱微循环影响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2:690
14 石宪,程伟平.头针体针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和痛阈的影响.中国针灸杂志.1989,5:21
15 戚丽宜,张仲徽,叶成鸪,等.针刺治疗脑梗塞322例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观察。中国针灸.1988,4:19
16 李立杰,于学平,李作屏,等.头针对偏瘫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反应的影响.中医药学报.1989,1:50
17 许月民.针刺对缺血性中风血脂变化的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2,2:13
18 李忠仁,陆念租,盛灿若,等.针刺治疗中风高过氧化脂质血症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1,1:18
19 王启根,目时弘文,川原礼子,等.针刺治疗脑猝中后遗症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8,5:200
20 李晓春,目时弘文,川原礼子.针刺治疗脑猝中后遗症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8,1:42
收稿: 1998-01-06 修回: 199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