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中风53例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2期第22卷 针灸骨伤
作者:黄红缨
单位:黄红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医院 528400)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法;醒脑开窍▲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风病过程中,以石学敏教授的经验方法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5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83岁;病程最短者3小时,最长者3年。全部病例依据全国第二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Ⅰ检查确诊。无肢体功能障碍者不包括在内。其中脑出血9例,脑梗塞23例,腔隙性脑梗塞19例,脑栓塞2例。
2 治疗方法
选用毫针针刺,1次/d,每穴予手法1分钟后,加电针30分钟,用连续波,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期可酌情休息3天~5天。
2.1 取穴
主穴:人中、内关、三阴交、上星透百会、合谷透三间、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失语或舌强语謇加风池、舌三针;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完骨;痴呆加四神聪、脑三针、智三针;昏迷加十宣点刺放血;二便失禁加肾俞、次;手指屈伸不利加三间透后溪、八邪;足下垂加足起穴。
2.2 操作手法
人中穴针尖向鼻中隔,进针0.5寸~1寸,施雀啄手法,要求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内关针至局部酸麻胀感向指尖传导;三阴交穴针尖向小腿内后方向,徐疾补泻手法,提插捻转手法相结合,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上星透百会以快速捻转手法;合谷针尖方向先透向大指继向三间处,并以大指、食指抽动三次为度;极泉在原穴下1寸肱二头肌腱桡侧与肱骨之间凹陷处进针,施提插捻转手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提插以患侧前臂及食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针感到达足心,令患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针尖向下颌方向,有酸胀麻感,进针1.5寸~2寸;舌三针进针1.5寸,向舌根方向,以舌根咽部有酸胀麻为度;头皮针均针以快速捻转手法;余配穴针以平补平泻手法强刺激。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86年6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积分达24分以上;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者;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者;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者。
3.2 治疗结果
53例中,基本痊愈14例,占26.4%;显效19例,占35.8%;有效18例,占34.0%;无效2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
4 讨论
石氏认为中风的总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因脑为元神之府,脑窍闭塞则神无所附,肢无所用,故拟“醒脑开窍,滋养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之治疗大法,简称“醒脑开窍法”。本法以取阴经腧穴为主,阳经腧穴为辅,有别于以往“治痿独取阳明”之常规取穴。
人中为督脉之穴,手足阳明之会,针以开窍醒脑,疏通经络;内关为心包之络,乃八脉交会穴,能通阴维,可宁心安神。有关研究表明:针刺内关通过调整心脏功能,改善机体循环,而起增加脑血氧供应的需求作用;三阴交为脾、肾、肝经交会之处,可调补肝肾;上星透百会有醒脑开窍、益智之功;针极泉、尺泽、委中以舒经活络,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随症配穴,以提高疗效。
有关实验观察表明:开窍醒脑针法可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血循环、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图、颅底动脉血流状况,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病损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病灶区侧枝循环的建立,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肢、语言、吞咽、智能等功能的康复。■
收稿日期:199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