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中医杂志 2000年第9期第41卷 临床研究
作者:张喜奎 陈亦人 张振忠
单位:张喜奎(福建中医学院,福州市五四路282号 350003);陈亦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张振忠(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 胃萎灵
摘要 为探求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方法,本文将7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胃萎灵治疗组(40例)和胃苏颗粒对照组(3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0%,病理总有效率65%,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胃泌素血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还显示,两组均有清除HP作用,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胃萎灵对CAG具有缓解和消除症状,改善和逆转病理的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临床常见病,目前缺少满意疗法,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探求中医药的确切疗效,笔者在导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伤寒论》名方乌梅丸化裁组成胃萎灵,进行了系列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收治70例,随机分为胃萎灵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0例,胃苏颗粒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9~70岁,平均54.24±7.59岁;病程1~30年,平均8.42±7.19年;症状积分8.64±2.23;腺体萎缩轻度11例,中度25例,重度4例;肠化生程度阴性9例,轻度13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8~69岁,平均53.87±10.12岁;病程1~31年,平均7.92±8.14年;症状积分8.17±2.28;腺体萎缩轻度8例,中度19例,重度3例;肠化生程度阴性6例,轻度10例,中度9例,重度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主要参照1982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所制订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1],并参考199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制订的“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2]收集病例。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皆可纳入。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及有外科情况者。(2)妊娠或哺乳妇女,18岁以下,70岁以上者。(3)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4)不合作者。(5)未按规定用药治疗,或中断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2.1 给药方法:治疗组服用胃萎灵胶囊(乌梅丸),组成:乌梅肉660g,细辛198g,干姜300g,黄连528g,当归132g,桂枝198g,人参198g,附子198g,黄柏198g,蜀椒(去目)132g。制胶囊剂1000粒,每粒重0.5g,口服,每日3次,每次5粒,3个月为1疗程。
对照组给胃苏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主要成分:苏梗、香附、陈皮、佛手等,口服,每次5g,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症状观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记录主要症状:胃脘痛、腹胀、纳差、嘈杂、泛酸、嗳气及舌脉变化。症状采用打分方法,分为4级,即无记零分,轻记1分,中记2分,重记3分,分别合计,以判定疗效。病理观察:参照1982年全国癌防治协作组病理组制订的标准,将胃腺体萎缩、肠化生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变化。胃泌素变化:分别观测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的变化。HP感染情况:分别检测治疗前后HP感染情况。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3]规定如下:(1)症状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分值≥80%[症状分值=(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减轻,症状分值≥2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分值<20%。(2)病理疗效标准:显效:粘膜萎缩改善两个级差以上,或改善两个级差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轻度改善以上。或粘膜萎缩改善一个级差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改善或消失。有效:粘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三者之一有轻度改善。无效:病理无改善,甚至加重。
3.2 结果
3.2.1 症状疗效: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改善及积分情况分别见表1、表2。由两表可见,胃萎灵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大部分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自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组 |
40 |
16(40) |
20(50) |
4(10) |
对照组 |
30 |
9(30) |
16(53.33) |
5(16.67)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分,x±s)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组 |
40 |
8.69±2.23 |
3.21±2.49**△ |
对照组 |
30 |
8.17±2.58 |
5.38±2.73*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改变情况(例)
组别 |
例数 |
|
腺体萎缩
- + ++ +++ |
肠化生
- + +++++ |
治疗组 |
40 |
治疗前 |
0 |
11 |
25 |
4 |
9 |
13 |
10 |
8 |
|
|
治疗后 |
15 |
19 |
6 |
0 |
18 |
13 |
6 |
3 |
对照组 |
30 |
治疗前 |
0 |
8 |
19 |
3 |
6 |
10 |
9 |
5 |
|
|
治疗后 |
4 |
9 |
15 |
2 |
7 |
9 |
10 |
4 |
表4 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pg/ml,x±s)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组 |
40 |
85.27±6.34 |
71.22±5.06**△ |
对照组 |
30 |
82.49±4.32 |
74.94±5.12*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3.2.2 病理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及肠化生程度比较见表3。从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腺体萎缩及肠化生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以疗效判定,显效8例,占20%,有效18例,占45%,无效14例,占35%,总有效率65%,与文献报道及动物实验基本一致。对照组对腺体萎缩亦有改善作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对肠化生虽有部分改善,但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依疗效判定,显效2例,占6.67%,有效12例,占40%,无效16例,占53.33%,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优(P<0.05)。
3.2.3 血清胃泌素变化: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变化见表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提示二者对胃泌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
3.2.4 治疗后对HP感染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HP感染共28例,治疗后消失12例,减轻4例,无效12例,阴转率42.85%,总有效率57.14%;对照组治疗前HP感染共20例,治疗后消失8例,减轻3例,无效9例,阴转率40%,总有效率55%。提示两者均有清除HP作用,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4 讨论
CAG被WHO列为癌前状态之一,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胃固有腺体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常伴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对其病机,多认为属本虚标实[4],寒热错杂,肝胃不和[5],阴阳两虚等,主要病位在胃,与肝脾至为密切。是故采用乌梅丸,以乌梅之酸,黄连、黄柏之苦,蜀椒、细辛、附子等之辛,人参、当归之甘,成酸苦辛甘复法以治,取辛开苦降,斡旋中州,酸辛相合,柔肝疏肝,调木扶土,酸甘化阴,辛甘化阳,扶助正气,甘缓和中,顾护气血,酸苦泻热,辛温散寒,祛除病邪。
CAG与HP感染密切相关,方中乌梅、黄连、黄柏、桂枝、细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方对HP有清除作用,此可能系本方疗效的机理之一。酸味药在该病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如陈德贤认为辨病治疗体现在用酸味药上,并经临床证实乌梅等疗效确切[6]。本方乌梅为主药,古今皆用之以除恶肉,消瘤块,此似与逆转肠化、增生有利;胃粘膜屏障作用破坏,血流量减少,系CAG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效改善这一状态,不仅有助于阻止胃体进一步损伤,且可促进受损的粘膜、腺体修复。方中细辛,蜀椒、干姜、附子等辛辣之品可使胃粘膜产生刺激后保护作用,从而纠正了上述状态。另外,乌梅丸中的全部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可针对该病的基本病理。该方中干姜、桂枝、当归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加之细辛、附子的镇痛作用, 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而其促进消化液、 酶分泌的作用, 又有利于改善CAG消化不良状态等, 以上多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构成了乌梅丸对CAG疗效的产生——减轻、 消除症状, 改善、逆转病理变化。
参考文献
1,李益农,萧树东,张锦坤,等.慢性胃炎的诊治问题.中华内科杂志,1983,22(5):261-262.
2,胡品津节译.悉尼系统:新的胃炎分类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1,18(7):289-292.
3,周建中,陈泽民,危北海.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4,李恩复,刘建平,戴晓玲,等.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特点探讨.中国医药学报,1999,14(6):28-30.
5,肖芳.中药治疗自发性肠胃返流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9,14(3):40-41.
6,陈德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89,(6):11-12.
收稿日期:2000-01-03;修回日期:200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