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周皮炎之间关系的探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4期第29卷 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陈薇 叶庆佾 蔡瑞康 周潘洁
单位:周潘洁 蔡瑞康 陈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37);叶庆佾(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 院皮肤科,重庆400038)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摘要:口周皮炎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适感,对73例口周皮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显示61例患者阳性。给予口周皮炎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杆菌 的三联治疗,疗效显著。
中图分类号:R758.29文献编识码:B文章编号:1000-4963 (2000)04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infection and perioral dermatitis
口周皮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皮损发于颏,鼻唇沟等处的慢性皮肤病。临床上,我们发现一些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rlori)感染的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同时并发口周皮炎;为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口周皮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对口周皮炎患者和正常人经ELISA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IgG抗体,对患者出现尿道口分泌物、下腹部或腰部胀痛不适等症状。有21例(11.11%)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口周皮炎患者均来自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共73例,其中男17例,女性56例;年龄为24~55岁,其中24~35岁45例,36~45岁20例,46岁以上8例。有63例口周皮炎患者伴纳差、反酸、间歇性胃痛、下腹痛、腹泻等的消化道症状。纳入本试验的标准:皮损与唇红缘之间有5~7mm的正常皮肤,并排除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蠕型螨病等皮肤病。根据皮损的程度将口周皮炎分为轻型14例、中型20例、重型39例。轻型皮损为淡红色的红斑,少量丘疹(数目<10个),无任何自觉症状。中型为红斑颜色加深,丘疹的数量增多(数目10~20个),少量的脓疱。重型为深红色的斑疹,斑疹上有少量鳞屑,大量的脓疱(数目>20个),自觉有瘙痒感。正常对照组为空军体检人员,共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在本实验中,口周皮炎患者与正常人均无心、肝、肾等重要疾病;停止使用抗生素4周以上。口周皮炎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性别、年龄在医学统计上无显著性 差异。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1)尿素酶快速诊断试剂;(2)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诊断试剂盒;(3)厌氧菌培养基;(4)BIO→RNAmodel490酶 标仪。
1.3 试验方法
1.3.1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抽取病人和正常对照者2mL静脉血。离心后,用微量吸管加入准备好的包被板的小孔中,每例做双份。再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鼠抗人H.pyloriIgG抗体,最后加入四甲基联苯胺作为底物进行显色。同时做双份空白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反应后用酶标 仪分析结果。
1.3.2 尿素酶快速诊断试验:对73例口周皮炎中63例有消化道不适感患者,在胃镜下取胃粘膜进行常规病理诊断,和尿素酶快速诊断试验。步骤按福建三明三强公司生产的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是依据试剂pH值的改变,来判 断是否有该菌的感染。
1.3.3 皮损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对9例严重的口周皮炎患者取皮损进行细菌培养。首先配制厌氧菌培养基,培养7天后观察。
1.4 治疗
把73例口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38例给予抗H.pylori三联疗法[1]。即口服灭滴灵0.2g,每日4次;阿莫西林0.25g,每日4次;次硝酸铋盐262mg,每日4次。治疗2组35例口服四环素。两组均外用空军总医院自配的痤疮擦剂,均连续治疗4周。有效的标准是根据皮损的数目减少来判定的。
2 结果
73例口周皮炎患者中抗体检测结果为61例阳性,阳性率83.56%;30例正常人作抗体检测,16例阳性。经卡方检验P<0.01。63例有消化道症状的口周皮炎患者在胃镜下经消化内科医师的诊断结果:1例为胃溃疡,1例胃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炎,其余60例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取胃粘膜进行尿素酶快速诊断试验,结果为57例阳性,6例阴性,阳性率90.48%。与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P>0.05。9例病人皮损H.pylori培养,4例有该菌生长。培养阳性的标准为:在镜下幽门螺杆菌为革兰阳性菌,呈弯曲状或海鸥状。尿素酶试验强阳性,过氧化酶试验为阳性。治疗1组38例,治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9.47%。治疗2组35例,治愈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48.57%。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P<0.01。
3 讨论
口周皮炎发生在口周,以红斑、丘疹、小脓疱及鳞屑性红斑为主要皮损。皮损区与唇红缘有5~7mm的正常皮肤,唇红部从不受累。皮损常对称性波及上下唇、鼻唇沟和颏部(所谓“口罩区”——Muzzle),但也能在眉间、上下睑出现。丘疹在炎性红斑的基底上,直径约1~2mm,表面光滑,可群集或融合,也可成串发生;并可伴有小脓疱、脱屑及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有瘙痒感。绝大多数病人为女性。
皮肤病理变化为皮脂腺-毛囊周有炎性浸润,乳头层水肿。目前多认为是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或使用含氟的牙膏所致。早在20世纪50年代,皮质类固醇的局部外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并对它的作用和效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外用制剂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消炎、抗过敏以及免疫抑制。但近30年代,由于不适当应用皮质类固醇,其所导致的局部副作用和系统性副作用也随之出现[2]。口周皮炎的病因不清,当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可加重病情,但未曾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的患者也可发生口周皮炎。
本试验发现口周皮炎患者的H.pylori抗体检测阳性率达83.56%,胃镜取胃粘膜进行尿素酶快速诊断试验的阳性率90.48%。临床上,给每一个皮肤科的病人进行胃镜检查有一定的困难,试验1与试验2的结果经统计分析说明尿素酶的测定与血清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表示皮肤科病人可用血清IgG抗体的检测方法取代胃镜下取胃粘膜进行尿素酶诊断试验的方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对9例病人皮损处组织培养,4例找到H.pylori以及发现给予口周皮炎患者进行抗H.pylori的三联治疗,显示疗效显著。这都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的革兰氏阳性菌。在正常人中它并不出现,是胃炎和十二指肠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3]。H.pylori可产生尿素酶,它可分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可提高临近胃液的pH值,可在酸性液体中保护H.pylori的生存。pH值升高并刺激产生促胃酸激素,然后促胃酸激素刺激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由此降低胃液的pH值以及舒张粘膜层的血管。促胃酸激素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产生皮肤血管扩张等皮肤疾患的表现。有一些发现可证实这种观点:(1)在一些皮肤病的病人如玫瑰痤疮的人有很高的H.pylori抗体的浓度[4]本试次试验发现口周皮炎患者抗体滴度很高。(2)消化道病人促胃酸激素的水平是提高的,抗H.pylori治疗后,水平显著降低[5]。(3)H.pylori和口周皮炎对抗生素具有同样的反应,如四环素。当然,这些仅是推理,同时在本次试验中,未对治疗后的患者再次进行血清Helicobacter pylori抗体和尿素酶的检测。至于幽门螺杆菌与口周皮炎之间的确切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元兴,王俊杰.广州地区性病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1):18~20.
[2]杨蜀嵋.非淋菌性尿道炎.见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M].上 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41~342.
[3]周乐,汪夏,张婴元,等.上海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病原学调查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1):1 1~12.
[4]罗迪青,陈志和,翁智胜,等.1996-1997年305例淋病患者合并感染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分析(见编者按)[J].临床皮肤科 杂志,1998,27(6):370~371.
收稿日期:1999-01-26;修回日期:199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