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应答原因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流行病教研室刘蓬勃博士后等,在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证实,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弱应答与遗传因素有关。这一发现,为乙肝疫苗接种提出了新的依据和对策。
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证实和肯定。然而,在临床接种疫苗后,约有5~10%的人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很低,因此这些人被称为无、弱应答者。为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出现无、弱应答的原因,刘蓬勃从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他将29名接种无、弱应答者和30名接种强应答者,以及无、弱应答者的一级亲属80人和强应答者的一级亲属79人,分别作现场流行病和遗传因素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两组一级亲属在接受同等三针血源性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组一级亲属HBsAg和单项抗-HBc阳性率为33.8%,无、弱应答发生率为25%;而强应答组一级亲属HBsAg和单项抗-HBc阳性率为15.2%,无、弱应答发生率为10%。此外,他们在检测23例无、弱应答者和22例强应答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C,DR,DQ座位等位基因中发现,无、弱应答者白细胞抗原DR7和B54(亚型)频率分别为52.2%和21.7%,明显高于强应答组的9.1%和0的比例。同时还发现,无、弱应答者HLA单体型频率为17.0%,而强应答者则为0。从而证实,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应答与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还表明,HLA中的B54和DR7单体型,可能是缺乏对HBsAg的正常免疫反应基因或是存在免疫缺陷基因,同时大多数DR7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型的,因而它可能是通过显性方式遗传。
2003.03.24
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