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多个抗SARS化合物专利申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今天在此间宣布,该院药物研究所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抗SARS病毒药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多个化合物和已知制剂已申报国家专利,并已获得专利申请受理号。
据生命科学研究院方面介绍,一种暂定代号为ZZ—1的单一化合物在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P3实验室的细胞水平药物筛选中,显示出强劲的抗SARS感染的功效。ZZ—1提取自一种天然产物,实验显示在很低浓度时就有保护功效,浓度较高时全部细胞都受到保护。
科学家在剂量浓度与功效的比较实验中还发现,其效力是新近海外披露的“甘草皂甙”的二十至一百五十倍,更远远超出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效用。可推定其为迄今全球已见报道中,具有抗SARS病毒、保护细胞作用的最强的单体化合物。研究结果还显示,原用于肺气肿治疗的民间中药验方“解毒丸”也颇具抗SARS效用。
专家同时透露,基于“从基因组到潜在药物”的研发思路,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的筛选中也同样获得了数个具有高活性的化合物。结合P3实验室的测试发现,曾用于治疗痔疮、静脉曲张等疾病的“五—羟色氨受体拮抗剂”也具有明显的细胞水平的对抗SARS病毒感染、保护细胞的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已经申请中国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目前正在深入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 据悉,截止到目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在以上各项研究中已获得国家专利局十项专利申请受理号。
2003.06.23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