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可控制急性血吸虫病
李水根
在1998年我国遭受特大洪灾中,13万抗洪军警和高危易感人群经服用青蒿琥酯成功控制了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这一事实显示了由浙江省医科院牵头完成的《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优化方案及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日,该研究成果获2001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
青蒿琥酯是1987年卫生部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当时主要用于恶性疟疾的治疗和抢救。1992年,浙江省医科院寄研所李思温、吴玲娟两位研究员发现该药同时具有杀灭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由浙江省医科院牵头,联合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广西的药理、药化、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生化、病理、电镜等多学科专家,经持续8年研究,完成了药物药理、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和推广应用的系列研究。
研究获得的成果包括:阐明了青蒿琥酯的药代动力学和人体单次口服安全量;证实了该药预防血吸虫病的确切效果,以及影响药效的五种因素(剂量、间隔时间、感染强度、与吡喹酮配伍间隔时间和末次加强);探明了药物的杀虫和抗病机理;在大规模现场试用和推广中验证了药物防止血吸虫感染和急性血吸虫病的效能以及短、中、长期服药的安全性等。研究人员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制订了因时、因地制宜的优化服药方案。如在重疫区中,短期接触疫水的人群,以感染后第7天开始首服青蒿琥酯,每周1次连服4次(单次感染)或5次(反复感染)的疗法效果最好,减虫率为99.5%~100%;长期接触疫水的人群,感染后第15天首服青蒿琥酯,每15天服药1次,连服4次的疗法也有81.3%的减虫率。在15天间隔疗法中,于停药次日再加服1次(即X+1疗法)可明显提高疗效。项目组提出的优化服药方案已编入2000年新版《血吸虫病防治手册》。
200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