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糖尿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糖尿病教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糖尿病教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4卷 临床心理卫生

作者:缪小萍 陈虹 姚正元

单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扬州市第一民医院225002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糖尿病教育;心理干预;抑郁

  【摘 要】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对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评,同时与30例正常群对照。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经三个月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后再行测评。结果:糖尿病组SDS与HRSD量表测评,抑郁情况明显高于正常群组。经糖经病教育、心理干预等后,抑郁症状可明显改善且糖代谢控制更好。结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可改善糖代谢及抑郁症状。

Effects of Diabetes Education on Depressive Symptoms of Type ⅡDiabetes Patients

Miao Xiaoping,Chen Hong & Yao Zhengyu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China 225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type Ⅱ diabet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se symptoms.Method: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were administered to 60 patients with type Ⅱ diabetes and 30 normal controls,and 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gain after receiving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3 months.Results:The depressive scores of SDS and HAMD in diabete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group.After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depressive symptoms and glucose metabolism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Depressive symptoms are commonly accompanied in type Ⅱ diabetes patients,and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glucose metabol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serve be recommended.

  【Key words】 type Ⅱ diabetes  diabetes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本文对糖尿病患者所合并的抑郁状态进行了观察,并应用糖尿病教育、心理干预及药物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对象  在社区接受糖尿病教育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均符合WHO1985年诊断标准),选择60例,均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脑血管病变、心肌梗塞等,肝、肾功能正常。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58.6±2.4岁。另选择同地区健康群30例作为对照,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与糖尿病组相配对。

  方法  1.应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24项)[1]对两组群进行测评,测评由专职员严格按规定完成。另外,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所存在的躯体症状进行分析。

  2.对糖尿病患者所存在的抑郁症状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应用及调整,低血糖防治及自我监测等。心理干预主要步骤包括(1)耐心倾听病述说各种症状;(2)通过具体分析和解释,提高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顾虑和不必要的悲观和失望,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3)对症状改善者及时加以鼓励;(4)对6例症状明显者给予适量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25-75mg/d)、赛乐特(10mg/d)等。

  3.在降糖药物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为监测指标,在正规教育、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三月后复行SDS、HRSD量表评估、并与治疗前相比较。

  结果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时期的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

  结果

  一、两组抑郁症状SDS、HRSD评分比较

  表1示糖尿病组病应用SDS量表进行自评,其总分及抑郁严重指数均高于正常,用HRSD量表进行评估也表现出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且两表总分间有显著相关性(r=0.6)。

表1 两组抑郁症状评估比较(量表观察记录)(±s)

  糖尿病组(n=60) 正常对照组(n=30) P值
SDS总分 36.88±5.73 27.77±4.27 <0.01
抑郁指数 0.46±0.06 0.34±0.037 <0.01
HRSD(24项) 18.06±6.26 7.61±3.32 <0.01

  二、糖尿病组躯体症状情况

  从表2可见,这类糖尿病患者尽管病情相对稳定,但不适主诉仍较为明显,除一般抑郁表现外,躯体不适较为突出,除了睡眠障碍(70%)外,心血管症状及胃肠症状出现比例也较高,分别占63%及58%。

表2 糖尿病组(抑郁状态)躯体症状出现比例(频率)

  症状 例数 百分比%
睡眠障碍 45 70
喉头及胸部缩窄感 12 20
头痛 18 30
颈/背部疼痛 9 15
心血管症状 38 63
胃肠道症状 35 58

  三、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抑郁水平比较

  通过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重症抑郁症状者加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组病的抑郁症状,血糖水平也有显著改善,结果见表3。

表3 糖尿病组教育前后代谢控制、HRSD测评结果比较(±s)

观测指标 教育前(n=60) 教育后(n=30)
空腹血糖(mmol/L) 9.6±2.5 6.7±1.9*
餐后2h血糖(mmol/L) 13.87±3.9 9.1±2.3*
HbA1C(%) 9.3±1.7 7.1±1.3*
HRSD(24项) 18.06±6.26 10.04±5.32*

  *p<0.05讨论

  糖尿病患者合并存在抑郁症状,其结论是肯定的[2,3]。各种应激、心理创伤可促使糖尿病发生,但糖尿病本身也可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或加重。因此,糖尿病与抑郁症状之间可互相影响[4]

  本文结果首先确定了糖尿病群中伴发抑郁症状,且其抑郁症状复杂,部分病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或特殊主诉,对此类病,躯体不适往往吸引临床医师的注意,易忽视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由此导致症状加重或复杂化,造成治疗方面的困难。针对此类病,应用糖尿病教育、心理干预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肯定[5]。本研究显示,通过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信心得到加强,再经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行为调整,使教育后三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HBA1C均有明显降低,证明了其作用。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可增强病的信心,消除疑虑及担忧,能大大改善病的情绪,对躯体症状较为突出的病,应用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更有助缓解症状,如此,能有效地减轻病的痛苦,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糖病的认识,改善糖代谢及抑郁症状,且过程简便、易行、有效。能够帮助病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自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160,192.

  2.Gavard JA,Lwstman PJ,Clonse RE,et al.Prevalence of deperssion in adults with diabetes.Diabetes Care,1993,16:1167.

  3.刘冬年,王茜帆,许行健,等.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调查分析.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8,4:101

  4.左玲俊综述,徐俊冕审校.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155

  5.唐炜立,周智广,雷秉均,等.糖尿病教育在NIDDM治疗中的作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2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Ⅱ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初步研究
焦点新闻
·心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障碍
·抗抑郁药可能影响乳癌药物疗效
·产后抑郁可能是缺乏睡眠所致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
·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探讨
·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与生活事件的特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