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死亡分析及趋势预测
中国卫生统计 1999年第5期第16卷 论著摘要
作者:戴颖秀
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卫生防疫站(200093)
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成为主要问题。糖尿病作为其中之一,由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和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卫生问题。对糖尿病死亡特点及变化规律的分析,对前景趋势作探索性的预测,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提高生存质量。
资料和方法
本文资料来自杨浦区1978~1997年死因统计资料,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糖尿病死因按ICD-9编码方法分类归纳。标化死亡率按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资料作标化计算。趋势预测采用相关回归分析通过最小二乘法以线性方法预测〔1〕。
结果与分析
1.糖尿病在疾病谱中死亡顺位及构成变化
在死亡疾病谱中, 1978年死因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前五位,糖尿病所在的内分泌疾病排位第七;1991年以来稳定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在死亡疾病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1.42%上升为1997年的2.99%,上升幅度为110.56%。
2.糖尿病死亡率的时间变化
1978~1997年糖尿病粗死亡率大幅度增长,增幅达242.38%。年均粗死亡率为12.70/10万,1989年前基本低于此水平,1989年以后各年糖尿病死亡率均在年均率以上。20年间糖尿病粗死亡率上升明显,经趋势检验〔2〕,
男女糖尿病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表1)。男女糖尿病死亡率分别上升438.48%和184.06%,男女死亡率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73%和5.65%,男性为女性的1.72倍。
表1 1978~1998年杨浦区糖尿病死亡率(1/10万)及变化趋势
年份 |
粗死亡率 |
标
化
率 |
定基增长速度% |
男 |
女 |
计 |
粗死亡率 |
标化死亡率 |
1978 |
2.24 |
9.35 |
5.71 |
3.88 |
- |
- |
1979 |
4.99 |
9.91 |
7.40 |
5.37 |
29.60 |
38.40 |
1980 |
3.77 |
13.96 |
8.74 |
6.67 |
53.06 |
71.91 |
1981 |
6.16 |
12.03 |
9.01 |
6.60 |
57.79 |
70.10 |
1982 |
7.27 |
12.10 |
9.62 |
6.90 |
68.48 |
77.84 |
1983 |
2.85 |
11.38 |
6.98 |
5.30 |
22.24 |
36.60 |
1984 |
4.44 |
10.47 |
7.37 |
5.60 |
29.07 |
44.33 |
1985 |
5.81 |
12.30 |
8.93 |
6.07 |
56.39 |
56.44 |
1986 |
5.07 |
13.08 |
8.92 |
7.79 |
56.22 |
100.77 |
1987 |
7.02 |
12.16 |
9.49 |
8.09 |
66.20 |
108.51 |
1988 |
8.53 |
16.13 |
12.17 |
10.17 |
113.13 |
162.11 |
1989 |
8.19 |
16.63 |
12.23 |
10.32 |
114.19 |
166.00 |
1990 |
8.26 |
17.95 |
12.51 |
9.82 |
119.09 |
153.09 |
1991 |
11.35 |
19. 65 |
15.33 |
11.38 |
168.48 |
193.30 |
1992 |
11.42 |
20.99 |
16.01 |
11.99 |
180.39 |
209.02 |
1993 |
9.31 |
27.29 |
17.93 |
11.74 |
214.01 |
202.58 |
1994 |
12.82 |
25.28 |
18.79 |
12.94 |
229.07 |
233.51 |
1995 |
12.51 |
26.02 |
18.98 |
12.59 |
232.40 |
224.48 |
1996 |
13.15 |
25.03 |
18.84 |
11.01 |
229.95 |
183.76 |
1997 |
13.07 |
26.56 |
19.55 |
11.40 |
242.38 |
193.81 |
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由1978年3.88/10万,上升到1997年11.40/10万,随时间上升193.81%。 1990年前标化率起伏上升,1991年后在12/10万左右,提示粗死亡率上升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
3.人群分布
各年糖尿病死亡均以6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男女性比例(男性为1)波动在1.6~4.0之间。在前10年60岁以上糖尿病死亡占糖尿病死亡74.93%,在后10年占90.28%,男女性比例由1:2.18下降到1:1.88,提示糖尿病死亡率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增长幅度有所差异,对老年人的危害日益突出,对男性病人的威胁不断增长,在预防干预措施中应有所侧重。
4.趋势预测
20年糖尿病死亡率随时间上升的趋势显著,两者有密切相关关系, r=0.9455, P<0.01,用回归方程y=a+bx求得的直线趋势函数为:
y=4.3537+0.7497x。
以该趋势预测1997年糖尿病死亡率为19.35/10万,与1997年实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2,占实测值的1.02%,可以认为该回归方程较为合适。以该趋势预测1998年和10年后死亡率分别为20.10/10万和26.78/10万。10年后糖尿病死亡率较1997年上升37%左右。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程度加速,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亦逐年增长。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不仅不能根治,而且意味着有比正常人多4倍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多10倍中风危险,多出17倍患尿毒症的可能和多出2.5倍的致盲机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作为INTERHEALTH项目研究的核心疾病之一,开始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实施“非传染病社区一体化预防规划”〔4〕。
杨浦区20年糖尿病死亡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在死亡疾病谱中位置前移,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向我们提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已迫在眉睫。
糖尿病死亡以6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杨浦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 1978年的12.95%上升到1997年的18.12%,上升39.92%,同期男女糖尿病死亡率相比均表现女性高于男性,但男性糖尿病死亡率递增速度较快。因此,糖尿病的防治中应男女兼顾,均不可忽视。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影响糖尿病发病与死亡的因素除生物、环境、医疗保健服务状况等因素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肥胖、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和不适当的饮食习惯,形成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威胁。通过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失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病与死亡的有效方法。
现有的糖尿病死亡的发展趋势今后大体会继续存在,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发展情况作出趋势预测。依据杨浦区糖尿病死亡率的持续上升态势,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所得的预测值,以拟合度经χ2检验〔5〕,χ2=4.4397,P>0.05,可认为此预测值准确度高。目前掌握1998年杨浦区糖尿病死亡率为19.37/10万,与预测绝对值误差0.64,占实测值的3.30%,结果可以接受。因此可以认为以现有趋势来预测近期糖尿病死亡率,预测结果良好。
糖尿病死亡率上升将在本区内持续一定时间,加强糖尿病防制研究,投入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应成为疾病控制的长期研究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树勤.卫生统计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4.
2.詹绍康.比例趋势检验.劳动医学.1997;14(2):122-124.
3.姚正鸣,等.预防“富裕型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上海预防医学,1997;9(1):3.
4.陈明春.世界卫生组织实施“慢性病社区一体化预防规划”——INTERHEALTH项目介绍.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2;1:56-57.
5.苏德隆论文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19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