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胆囊坏疽二例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第3卷 病例报告
作者:伍宏章 黄智明 黄俊明
单位: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外科529200
我院外科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施行胃癌根治术106例,术后并发急性胆囊坏疽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5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加重20d入院。胃镜、钡餐检查示胃窦癌。病理活检:低分化腺癌。手术中见胃窦部肿瘤约4cm×4cm,质硬,累及浆膜,胃周围3、4、5、6、7、12组淋巴结肿大,胆囊大小正常,无腹水。行胃癌D3根治术。其中清扫12组淋巴结方法是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缘开始,先分离胆总管,再游离肝固有动脉及其左右分支,然后分离门静脉。小导尿管将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牵起,从肝缘开始自上而下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胆总管以外的所有脂肪、淋巴组织清扫干净,使进出肝门的结构脉络化。术后第2d晚上突然出现右上腹刀割样疼痛,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明显。腹腔穿刺抽出黄绿色液体,疑胃术后残端漏或胆囊坏疽。再次手术探查。术中见胃肠吻合口良好,无残端破裂,胆囊坏疽,无张力,腹腔有大量黄绿色胆汁性液体,约1000ml。术中诊断:胃癌术后并发急性胆囊坏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病理报告:胆囊淤胆、囊壁变性坏死。
例2男性,57岁。因反复上腹疼痛、纳差、呕吐1个月入院,胃镜、钡餐检查示胃体后壁溃疡2cm×2cm,病理活检:低分化腺癌。手术中见胃体后壁肿瘤6cm×4cm,质硬、累及浆膜外,向胰体尾包膜浸润,脾门受侵,3、4、5、6、7、8、10、12组淋巴结肿大,右肝动脉变异,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胆囊5cm×3cm×3cm大小,胆囊床狭小。术中诊断胃体腺癌,行联合脾、胰体尾切除的根治性全胃切除。胃周淋巴结清扫,肝门区脉管脉络化,术程顺利。术后第1d,患者上腹疼痛难忍,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明显,腹腔引流出黄绿色液体,量300ml/24h。疑吻合口或残端漏和胆囊坏疽,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大量胆汁样液体,约800ml,胃肠吻合口以及残端无破裂。胆囊瘀黑、坏疽、无张力,见胆汁性渗液。术中诊断:胃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胆囊坏疽,行胆囊切除。术后第5d合并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昏迷,抢救无效于2次手术后1周死亡。病理报告:胆囊坏疽。
讨论胃术后继发胆囊坏疽虽然少见,但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胃癌行根治术广泛清除胃周及肝蒂组织的淋巴结,尤其在肝门区脉管脉络化时,损伤正常或变异的胆囊动脉,是胃癌术后并发胆囊急性坏疽的主要原因,也是清扫12组淋巴结引起的特有并发症。本文2例患者均考虑为胆囊血管副损伤引起胆囊血供不良,使胆囊缺血坏疽。
术后胆囊坏疽与胃癌术后早期表现不易鉴别,如不注意很可能漏诊。作者认为,胃癌术后胆囊坏疽具有以下特点:(1)腹痛多发生于术后早期(1~2d),且以右上腹明显;(2)疼痛程度视胆囊炎程度而定,胆囊坏疽穿孔时,右上腹持续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明显;(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4)腹腔穿刺可抽出炎性液体或混浊黄绿色胆汁性液体;(5)B超检查早期可见胆囊明显肿大,如胆囊坏疽、穿孔,囊壁水肿显示不清。
确诊本病后,应当机立断,尽早手术治疗。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胆囊切除。胆囊坏疽一旦发生,炎症自限、消退的可能性极小,不宜做胆囊造瘘。本病腹腔污染严重,因此必须加强抗感染治疗,此类患者体质差,手术创伤、尤其再次手术后更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应加强营养支持,最好采用肠外全营养静脉给药治疗。本组2例患者再次手术顺利,但1例术后由于水、电解质紊乱死亡,教训深刻。胃癌术后并发胆囊急性坏疽的原因多与手术过程有直接关系,故必须注意手术各环节的精细操作及术后的严密观察。首先要掌握胃癌根治的手术指征,尤其第3、4站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严格掌握淋巴结清扫的指征,不宜盲目扩大手术范围,避免副损伤。同时,施行胃癌根治术必须做到解剖清楚、操作精细,尤其在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进行肝门区脉管脉络化时,要注意肝动脉、胆囊动脉的走向,尤其胆囊动脉有变异时,尽量避免损伤。胆囊床狭小者,尤需注意保护其血供。手术过程及关腹之前注意观察胆囊颜色、张力等情况,如怀疑胆囊有损伤,可做预防性胆囊切除。
(收稿日期:200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