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率的防治策略是治疗癌前病灶
本报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国清教授长期深入食管癌高发现场,从事早诊早治研究,率先从临床研究角度提出了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降低高发区特定人群“两率”的防治策略与方法,其核心和关键是治疗癌前病灶,即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王国清教授经对高发现场2万多次内镜检查、活检标本病理报告和长期内镜随诊结果的研究后,发现了鳞状上皮癌变的规律:基底细胞增生或单纯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进展期癌。1987年对一组878例经内镜检的病例,经3年半随诊发现,原病理报告为基底细胞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其食管癌发生率分别为5.0%、5.3%、26.7%和65.2%。可见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中度和重度组内发生癌的总数占本组总癌变数的65.9%,而中度和重度的例数只占随诊总例数的9.3%。
根据食管癌的上述癌变规律,王国清教授提出,第一,如果认真治疗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灶,使其失去发展为癌的机会,发病率自然会下降。也就是说,治疗这一群体中的9.5%的个体,就可以控制65.9%的发病率,有事半功倍之效。对已近邻界区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部分中度不典型增生,转向治疗性预防,不失为上策。第二,对基底细胞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和部分中度不典型增生病例,可实施阻断预防措施。第三,对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应予合理治疗,其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0%。这就使这一患癌人群的死亡率大大下降。王国清教授已于过去十年在高发区小人群内实施了这一策略,并取得初步经验。这一研究曾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如何才能发现和确诊大批的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以及早期浅表黏膜癌患者?王国清教授近十年来,在高发区农村,直接用内镜普查,同时使用1.2%磺液黏膜染色方法,由于敏感性强,基本不会漏诊。由他5次直接用内镜普查的人群中,40~65岁年龄组共3350人的病理诊断显示:癌占4%~5%(早期癌占2/3),重度不典型增生占3%~5%,中度不典型增生占8%~10%。这一组高危人群占高发区40岁以上自然人群的15%~20%。据统计,环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40岁以上村民占28%,十万人口中,有420人属于高危人群。由此可见,该临床研究策略是可行的。确诊的癌前病变按已有的经验可行电烧、氩气凝固、冷冻、激光和黏膜切除等治疗方法,经一或二三次治疗,90%以上患者可以治愈;对确诊的早期癌者:部分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部分可行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切实实行这一策略,5~10年后,可望在研究人群中看不到食管癌病例,每年只需治疗一批有癌前病变的患者即可。
最近,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医院联合发起,在河南安阳市举办了“环太行山地区食管癌三早科学研讨会”,拟选取若干食管癌高发现场点,推广王教授的方法,使之规模化,以开展多中心的联合攻关。通过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构建肿瘤防治的新模式,以求尽快把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下来,同时提高食管癌临床防治研究和各场点医生的技术水平。
(郭力)
200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