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为找清白钻“瓶山”寻输液瓶(关注医患信任危机①)
【金陵晚报报道】编者按近日,接连发生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医患小摩擦却在我市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中产生了强烈震动。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问题因此被直接而赤裸地摆到了台前。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探讨这一话题。也欢迎读者来电(4612345、4490011)或来信发表意见,介绍你的相关遭遇。
输液瓶不准拿走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日前碰到了这样一位特殊病人。病人属脑出血恢复期,需输液治疗。在医院,挂完一瓶扔一瓶是多年的常规,可是,当护士将挂完水后的空瓶拿走准备处理时,病人的老伴却坚决不允许,非要把瓶子放在床边,一一计过数之后才准许护士处理。
面对老人的特殊要求,医护人员不敢再随便扔瓶,如果老太有事出去,空瓶全要摆在一起等老太回来“验收”,谁也不敢乱动。
但事有凑巧,有一晚,当班护士有事请假,一位刚休完长假回来上班的护士接管该病人。半夜,陪护的老太困乏难耐睡着了,药水输完后她来换了一瓶,为不影响病人她特意轻手轻脚,但第二天一早,麻烦来了,病人家属执意要“见瓶说话”。
老太说,一瓶水要二三十元,单位效益不好,付钱要付得放心,不见瓶子,她不会认这个账。无奈,护士长只好带着当班护士到医院的医疗垃圾回收处“找瓶子”。记者在该院转了半天才找到这座“空瓶山”——作为一个三级医院,该院每天急诊加住院患者用过的输液不止万瓶,堆到一起相当可观。护士长说,为了找到那只500毫升的空瓶子,她们在这座“瓶山”里扒来翻去折腾了40多分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患者对知情权要求的加强,“扒瓶”事件远不止一件。护士无奈钻“瓶山”
一位姓李的护士说,有一回她花了一个上午才在空瓶堆里找到那只只有100毫升的小瓶子,否则真不知怎么收场。起因也很简单。当时,一位患者挂的是几十元一瓶的抗生素,药水呈淡黄色,但当她挂完一瓶又换上一瓶后,病人家属却找上门来执意说她刚才给病人挂的不是抗生素而只是几元一瓶的生理盐水。为了证明自己并未偷梁换柱,李护士只好到处翻,100毫升的瓶子很小,最后硬是给她找着了。
不见配药不走人在我市不少医院记者发现,单是一个输液中所发生的医患冲突足以令人深思。
到各个输液接待室门口转转可以发现,为保证护士换药、配药时的透明性,我市大多数医院的接待室都已改成玻璃幕墙,患者及家属可通过透明玻璃看清一切。但不少患者仍不放心,非要绕到里面,站在护士边上看着护士配、换药,而换药室严格要求要无菌操作,两相冲突,小纠纷接连不断。
对此,一位赶都赶不出来的患者强调:不看着他不放心,因为以前曾有过医护人员克扣患者的药,甚至有人把患者的好药换成普通药糊弄人,然后据为己有或转手倒卖的情况,虽然那些事都发生在外地的一些小医院,但防着点总是好事。他强调,住院时,他每天还记“日记”,以便出院时与医院对账。他告诉记者:如今医院记“日记”的病人多着呢,他们病房6个有4个在记。
面对患者的种种不信赖,众多从医多年的医护人员感慨不已。一位在护士岗位已经干了20多年的老护士长无奈地说:“以前都说我们是白衣天使,医患之间都是些‘杏林佳话’,可当我感觉比以前做得还好时,我却常被人‘盯梢’了。”她强调:“医疗服务比其他行业确实有差距,但这个行业太特殊了,希望医患之间多些沟通、多些信任。”
记者刘乐云江芬芬
20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