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小儿体属“纯阳”,阳气偏于旺盛,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汗。特别是婴幼儿,即使在凉爽季节,睡眠中也常微微出汗,头部就更明显了。这是由于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的缘故,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和治疗。 如果孩子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这就属于病态了。这是因为孩子气虚、阴虚引起的。现推荐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症状一 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如面黄肌瘦、吃得少,大便稀、低热、心烦、口渴等,则宜使用补气、养阴、收汗的治法。 方药组成: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麦冬、白芍、知母各10克,浮小麦、糯稻根各15克、五味子3克煎水,分3次服。 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比较单纯的出虚汗,可以酌情煎服以下单方: 1、桂圆10枚,浮小麦15克。 2、葡萄干10克、糯稻根15克。 3、太子参15克、大枣10枚。 4、黄芪10克、大枣10枚。 症状二 由气虚引起的小儿多汗,最为常见。大多为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也常兼有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停止出汗),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不好,食量减少、大便清稀、软弱无力、面黄肌瘦,手脚不温等症状,宜用补气收汗的治法。 现介绍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1、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大枣各10克,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各15克煎水,分3次送服鸡内金粉3克。 2、用瘦猪肉30克,黑豆、小麦各20克,共煲汤服食。 3、用何首乌10克研细末,加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每日睡前敷于肚脐,用伤湿膏一张贴封。 专家提醒孩子家长:平时不要给宝宝吃过量的寒凉生冷食物,避免气更虚,出汗更多。
症状三 由阴虚引起的小儿多汗,以盗汗为主,出汗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足心,并伴有精神烦躁、睡眠不宁、大便干结、口渴、面唇色红、手足心热,或有低烧等,宜用养阴清热的疗法。 现介绍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1、用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煎汤代茶饮。 2、选用生地黄、白芍、何首乌、麦冬、知母、黄柏、地骨皮各10克煎水,分3次服。 3、用百合10克,莲子15克,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烂熟,入冰糖15克熔化后食用,每天1次,连服数天。 在此提醒孩子家长:平时少吃辛热上火的东西,以防宝宝出汗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