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病因病机不 同,遣方用药也不相 同,现将治疗体会介 绍如下。 1.肺脾气虚。营卫 不和 张某,女,47岁, 初诊:证见汗出不止, 活动后更甚,畏风,容 易感冒,体倦乏力,少 气懒言,食欲不振,食 少纳差,时有嗳气、饱 胀,大便稀溏,舌质淡 苔白滑,脉沉细。辨证 为自汗,属肺脾气虚、 营卫不和。治宜健脾补 肺,收敛止汗。方用黄 芪汤加减:黄芪30克, 党参15克,茯苓15 克,白术15克,自芍 30克,甘草10克,炒 谷芽30克,炒麦芽30 克,龙骨30克,牡蛎 30克。水煎2次,取汁 混合,早、晚分服,每天 1剂。二诊:服药3剂 后出汗减少,精神好 转,饮食增加。效不更 方,续服7剂。三诊: 汗出正常,已不畏风, 体力增强,饮食恢复如 常,大便成形。上方去 龙骨、牡蛎,再服5剂, 以巩固疗效。 按:《医学正传. 汗证》说:“其自汗者, 无时而硪减然出.动 则为甚,属阳虚,胃气 之所司也。”患者既有 肺虚卫气不固的袁 现.又有脾胃不足的 症状,当属肺脾两虚。 因此.健脾胃是治疗 关键.故用黄芪汤而 不用玉屏风散.方中四 君子为健脾胃、补气血 生化之源.黄芪益气固 表止汗.白芍“能安脾 经,收胃气,固腠理,亦 非仅养血和营而已”f 《珍珠囊》),加炒谷 芽、麦芽开胃健脾.增 加食欲,龙骨、牡蛎收 敛固涩.全方针对病 机。合理用药.故能收 到明显效果. 2.阴阳失衡.腠理 不固 李某,女,36岁。 初诊自述乳腺癌术 后,汗出如洗,不分昼 夜,证见精神不振,情 绪低落,少气懒言,心 悸惊惕,烦躁口渴,失 眠多梦,食少纳差,舌 质红苔少,脉细弱。辨 证为汗证,属阴阳失 衡、腠理不固。治宜 益气养阴,固涩止 汗。方用牡蛎散加 减:煅牡蛎30克,黄 芪30克,麻黄根15 克,浮小麦30克,麦 冬15克,五味子15 克,山茱萸20克,党 参15克,知母10克。 水煎2次,取汁混 合,早、晚分服,每天 l剂。二诊:服药4 剂后出汗减少.,尤其 是晚上明显,睡眠有 所改善,但仍心情不 好,食欲不振。上方加 百合、炒镩芽、炒麦芽 ‘各30克,续服7剂。 三诊:出汗已止,精神 好转,饮食增加,烦躁 减轻,睡眠恢复如常。 改用中成药屏风生脉 胶囊善其后。 按:《素问·宣明 五气篇》说:“五藏化 液,心为汗。”故有“汗 为心之液”之称.而且 《素问·阴阳别论》说: “阳加于阴谓之汗”. 《温病条辨》说:“汗 也者.合阳气阴精蒸 化而出者也。”患者 手术后,身体虚弱. 气血不足.心阳虚不 能敛阴,阴不内守. 致心液外泄.所以汗 出如洗.既有自汗又 有盗汗。久汗不止而 致虚弱,因此.固涩止 汗是治疗原则。方中 牡蛎敛阴潜阳、固涩 止汗、除虚烦安神,黄 芪益卫气而固表止 汗.麻黄根收敛固涩 止汗.浮小麦养心气 而敛心阴。加麦冬、五 味子养阴敛汗.山茱 萸滋阴补肾.党参健 脾益气.知母滋阴清 热。全方平衡阴阳.开 阖腠理.从而达到止 汗的目的。 3.津行失常.气化 不利 马某,男,70岁。 患者平常身体虚弱, 有慢支炎、肺气肿病 史。近日汗多,白天出 汗为主,动则加重,头 晕恶风,背心发冷,全 身沉困,白天小便短 少,夜间小便2~3 次,饮食少,经常有恶 心想吐,口渴不喜饮, 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滑。辨证为自汗,属津 行失常、气化不利。治 宜温肾化气,通阳行 水。方用五苓散加减: 猪苓30克,茯苓30 克,白术30克,泽泻 20克,桂枝10克,肉 桂10克,黄芪30克, 川木通10克,砂仁10 克,石菖蒲15克。水 煎2次,取汁混合, 早、晚分服,每天1 剂。二诊:服药3剂后 出汗减少,白天小便 增加,夜间小便减少, 背心发冷有改善。效 不更方,续服7剂。三 诊:出汗正常,精神好 转,饮食增加,已无头 晕恶风,背心发冷等 症,仍有夜尿1~2 次,舌质红苔白。上方 去肉桂、川木通、砂 仁、石菖蒲,加知母10 克,生地30克,山茱 萸20克,再服7剂 而愈。 按:《素问.经脉 别论》说:“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津四布.五经并 行。”津液的生成、输 布和排泄.全赖于气 的升降出人运动和气 的气化、温煦、推动、 固摄作用。患者年老 体弱,肾气不足.加之 肺脾气虚.气机升降 出入失常.膀胱气化 无权.不能分清别浊。 津液运行障碍.不循 常道.致腠理不固而 汗出异常。治宜温肾 化气.通阳行水。方中 桂枝、肉桂温命门之 火,一则助膀胱气化, 二则助脾气蒸腾.使 津液得肾阳的蒸动而 能运行:猪苓、茯苓、 泽泻、川木通渗利小 便.疏通水道.引水下 行:白术、砂仁、石菖 蒲健脾除湿.恢复脾 的正常功能:黄芪补 肺气实皮毛.固表止 汗。诸药合用.不敛汗 而汗自止.后期加知 母、生地、山茱萸滋阴 补肾清热。 (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