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枢通胃”理论的探讨与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学需要与当代科学技术 相适应才能体现持续发展的活力。发展中医理论新 概念,需要在中医理论、治法、新药开发中遵循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创新思维。 我们总结提出 “调枢通胃”的现代中医理论,即 通调脏腑之枢脾胃、神明之枢心脑、开阖之枢少阳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枢”可以看作是调控 疾病及其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 而 “通胃” 既是治疗目的也是治疗手段,即通过调节脏腑之枢 脾胃,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及 其他脏腑失调引发的疾病 。“调枢通胃”理论强调 气机通畅、神志安和、纳化有常,以达机体整体调 控稳健的状态,与现代医学 “脑- 肠- 微生态轴”强 调的精神心理因素、神经- 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与 肠道微生态三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相一致。 1 “调枢通胃”的理论依据 1. 1 中医理论— —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肇始于 《黄帝内经》 ,继承于 《伤寒 论》 ,发展于 《脾胃论》 ,完善于叶天士,是中医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 脾胃为 “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伤寒论》继承 了 《黄帝内经》中阳明病需 “治以辛温,佐以苦 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的治疗原则,发展出 脾胃病 “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并创立了以半夏 泻心汤为代表的辛开苦降系列方。金元时期,李东 垣认为脾胃之气充盛是元气充盈的前提,强调 “脾主升”的重要意义,认为脾气不升是多种疾病 的主要病机,并创立升阳十七方 [1 -2 ] 。叶天士在 “取法乎东垣”的基础上提出 “脾胃分治” [3 -4 ] 的 观点,曰 : “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为和” ,明确了脾胃为 “上下升降之枢纽” 功能,临床中采用多种通调胃腑的治法治疗脾胃疾 病 [5 ] 。至此,脾胃一升一降为中焦气机枢纽的理 论逐渐明晰。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 海 。《灵枢·营卫生会》曰 “中焦亦并胃中……此 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 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可见水谷为气血精 液化生之源,唯有脾胃功能健运,水谷化生有常, 人体气血精液方能充沛。 国医大师路志正继承 《黄帝内经·太阴阳明 论》中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 的观点,总结出 “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核心 [6 ] 。“调 枢通胃”理论以传统脾胃学说为本,继承路志正 之精髓,立于调理脾胃气机之枢、通调脾胃运化功 能,重视 “中央”即中焦调畅,恢复脾胃升降正 常枢转,以达到 “脾胃健运,纳化有常,水湿不 生,百骸通调”的目的。 1. 2 现代医学理论 — — — “脑- 肠- 微生态轴” 大脑主宰人体各种生理、病理信息的输入、编 码、储存、提取、输出,是机体的信息贮存和加工 中枢; 肠道菌群又称人体的腹脑 [7 ] ,参与维持机 体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大 脑和胃肠道功能相互调节的重要桥梁,是机体各种 生理、病理产生和传递信息的枢纽。 脑肠互动 ( 脑肠轴) 紊乱是胃肠、精神心理 等多系统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通过影响胃肠黏 膜免疫功能、神经信号传导 ( 内脏高敏感) 、中枢 神经系统调控以及肠道微生态等因素导致临床症状 的产生 [8 ] 。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统 (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与 胃 肠 道 的 肠 神 经 系 统 ( 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 和自主神经系统 (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 之间形成的双向 神经— — —内分泌网络。一方面胃肠道传入神经纤维 通过脑肠轴投射到 CNS 的躯体、情感和认知中枢, 对各种胃肠道刺激信号产生反应; 另一方面,CNS 还能够抑制或者激动各种传入信号,调节机体的内 脏活动功能 [9 ] 。 肠道微生态参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过程,一 方面,肠道菌群可通过激活肠黏膜固有免疫应答, 进而影响肠黏膜屏障,引致黏膜通透性的改变,造 成菌群位移,并进一步激活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 α) 、白细胞介素 1β ( IL- 1β) 、白细胞介素 6 ( IL- 6) 等炎症因子,作用于迷走神经感受传入通 路,引起 ENS 的异常调节,甚至进一步影响 CNS 功能,从而引致疾病发生; 另一方面,CNS 亦可通 过改变肠道内环境而间接影响肠道菌群,或通过免 疫神经网络、神经信号分子而对肠道菌群产生直接 的影响 [10 ] 。现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不仅仅在消化 系统,其与神经系统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类疾病 如抑郁症、代谢类疾病如 2 型糖尿病的发病具有一 定关系 [11 -13 ] 。 我们在继承传统脾胃学说基础上,采用辛开苦 降、温肾健脾等中医内治、外治法,多层次、多维 度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 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 秘等疾病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满意 [14 -18 ] 。随着现 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 学模式演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病 因、机理和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提出 “调枢通胃”理论,对现代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 行更加全面的诠释,并且拓展了疾病的治疗思路及 手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2 “调枢通胃”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2. 1 调枢 “调枢”可以看作是调控疾病及其病理变化过 程的关键环节,具有 “位置”和 “功能”的内涵, 可包括调节脏腑之枢、开阖之枢、神明之枢。 2. 1. 1 脾胃— — —脏腑之枢 从生理角度上看, 《素问》中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的描述,是最 早对脾 “升散”功能的描述 。 《素问·逆调论篇》 对胃降也有论述,曰 : “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 行” 。后世张仲景注重脾气升清的作用,清代张聿 青提出 “六腑以通为用”的观点,叶天士又总结 为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 。因此,脾胃生理 上互为表里,气机一升一降,水谷精微之轻清者随 脾气上升,布散五经,其重浊者随胃气下行,合一 身代谢后从二阴排除体外,完成人体内的生理循环。 从病理角度上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 述了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 胀” ,将气机升降的否泰与脾胃症状关联,从侧面 反映了脾升胃降的生理特点 [19 ] 。脾与胃同居中焦, 共同发挥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被 称为 “后天之本” 。由此可见,脾升胃降功能是维 持一身气机升降正常运转的枢纽,是水谷精微化生 的重要保障,也是精微物质布散全身、濡润心肺肝 肾等的重要基础,是维持人体内能量动态平衡的核 心 [20 ] 。因此脾胃作为脏腑之枢,其功能失常除了 可导致如胃痞、胃痛等脾胃系疾病外,还可导致如 “脾咳 ” “胃咳” “卧不安”等其他疾病,临床中 多有通过调节脾胃升降功能治疗各系统疾病的应用 实例 [21 -25 ] 。 2. 1. 2 少阳— — —开阖之枢 “开阖枢”理论首见 于 《黄帝内经 》 。《灵枢·根结》曰 :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少阳枢机,从经络而言, 少阳经脉介于表里之间,司主阳气出入,连接表里 经气,是以为枢; 从脏腑而言,少阳统属胆与三 焦,胆主阳气生发,胆主枢以启动气机运转,三焦 主持诸气、通调水道,三焦主枢以络通脏腑、气布 水行,胆为气枢、三焦为水道,相火熏蒸,并统气火水,共为少阳枢机 [26 ] 。居中的少阳胆和少阳三 焦通过转输气液发挥枢转太阳、阳明之阳气的功 用 [27 ] 。枢机不利会导致人体气机出入失调,调节 少阳之枢能够畅达经气,治疗如抑郁症、胆汁反流 性胃炎、不寐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28 -31 ] 。 2. 1. 3 脑— — —神明之枢 《灵枢 · 海论》 云: “脑为髓之海” ,脑为 “元神之府” ,是生命的枢 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陈无择 《三因极- 病证 方论》认为 : “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 百神所集” ,阐明了脑与神的密切关系。神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的总体统称,故而脑的正 常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用。张介宾 《类经》云 : “诸髓者皆属于脑,乃至 高之气所聚,此头之气街也” ,且头为 “诸阳之 会” ,因此脑是人体阳气汇聚、枢转的重要部位之 一。脑的功能异常,轻则导致精神、记忆等功能紊 乱,如 《医林改错·脑髓说》所言 : “所以小儿无 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 重则立能致命,如 《素问·刺禁论》所载 : “刺 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通过调神健脾、通督调 神等途径改善脑的功能,能够治疗如功能性消化不 良、痴呆、眼病的多系统疾病 [32 -34 ] 。 2. 2 通胃 胃的本意指胃腑 , 《灵枢·本输》曰 : “大肠 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 《伤寒论·辨阳明 病脉证并治》则认为 :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 也” 。胃与小肠、大肠在解剖结构上上下联通,在 生理上都具有 “实而不能满”的特点,在功能上 都是饮食水谷贮存、转化的通道,在病理上相互影 响,腑气不通则变生痞满、腹痛、便秘等疾病。脾 胃脏腑阴阳对应,若脾胃健旺,吸收运化功能健 全,则正气充足,人体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 “四季脾旺不受邪” 。若脾胃虚弱,纳运不佳,则 人体易受疾病侵袭,即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也” 。可见 “胃”涵盖了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概 念。胃此处不但指病位,更是涵盖脾胃之功能。在 临床中 ,“通胃”的内涵极其广阔,并不仅指 “腑 以通为用” ,凡是围绕脾胃的特性和生理功能,及 脾胃与其他脏腑、经络、五官、九窍、气血、津液 的生理病理关系,治疗相关疾病的治则治法皆可归 为 “通胃”法范畴。 2. 3 “调枢通胃”的临床指导意义 “调枢通胃” 临床具体应用包括辛开苦降 法 [35 -36 ] 、温肾健脾法 [37 ] 、调肝理脾法 [38 ] 以及针 灸等非药物途径 [39 ] 升脾气、降胃气,疏通少阳经 气,刺激中枢神经调控,以达到枢机运转流畅、调 控稳健的状态。其目的是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通 过整体调节,平衡机体枢机,使其运转流畅,脏腑 功能和合。 由此可见,脱胎于传统中医理论的 “调枢通 胃”理论与现代医学 “脑- 肠- 微生态轴”有异曲同 工之处。生理上,承载 “心 ( 脑) - 胃 ( 肠) ”轴的 足阳明胃经联通脑、肠; 病理上,调节脾胃、少阳 之枢,刺激神经中枢; 治疗手段上,为中医、中药、 外治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 系统疾病,及精神心理疾患提供共同的理论基础 [ 40 ] 。 3 结语与展望 《病理生理学》 [41 ] 认为,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 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在疾病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 态被破坏,机体进入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 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 ” 《中医诊断学》 [42 ] 则认为疾 病 : “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阴阳失调,脏腑功能 失衡,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遭到破坏的异常状 态。 ”可见,二者都认为疾病是在致病因素 ( 病 因) 作用下导致了机体内阴阳 ( 稳态) 失衡而产 生的状态。这表明,中医西医虽然具体理论思想及 表述方式不同,但都是对人体生命健康的认知本质 是一致的。 “调枢通胃”理论继承发展于以 《黄帝内经》 为代表的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和当代临床经验,结合 当代科学技术,丰富传统脾胃学说内涵,尤其适用 于现代疾病的中西医防治工作 。“调枢通胃”理论 仍需继续丰富,开展更多利用 “调枢通胃”治疗 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及立足于本理论的新治 疗手段的创新。相信在 “调枢通胃”理论的指导 下,整合中医药和针灸干预的多途径、多靶点治 疗,将促进当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理论的更好有 机融合,推动中医学向前发展。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魏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