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 治则方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6-04
患者李某,女,26岁。2017年7月21日初诊。诉胃脘痛2年余伴消瘦。胃脘时有嘈杂,饥饿时伴见胃中烧灼感,偶有吞酸;食欲尚可,不能多食;矢气频,饮食油腻则易腹泻;易疲劳,体消瘦;夜寐尚可,偶有做梦;怕冷,手心发烧。平素大便日一行,质偏黏腻,细软条状,时时挂厕,小便淡黄。末次月经2017年7月11日,7天干净,量少,色红黏稠,白带较多。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寸浮。胃镜示:胃体黏膜散在出血点,中度浅表性胃炎,Hp(+)
 
诊断:(肝胃不和型)嘈杂(西医称为浅表性胃炎)。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南柴胡10g,岷当归10g,云茯苓10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炙甘草6g,烧生姜1片,薄荷(后下)3g,延胡索 10g,川楝子6g,怀山药10g。10剂,水煎服,日2次温服。
 
8月2日二诊:服上方大便黏腻好转。胃中嘈杂稍有改善,仍有胃中烧灼感。饮食油腻或多食则腹部坠胀,有便意,大便日1行,质软,小便偏黄。消瘦,疲劳,夜寐可。白带较多,黏稠无味。舌尖点刺,苔薄白,脉弦细寸浮。方药:上方加丹皮6g,焦栀子5g,川厚朴10g。10剂,水煎服,日2次温服。
 
8月14日三诊:药后胃中烧灼及嘈杂均减轻。饭后常有便意,饮食油腻生冷则大便稀溏,矢气略多。小便偏黄,白带增多。觉疲劳,易上火。大便日1行,成条,无挂厕。月经未潮。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方药:上方加益母草10g,焦三仙各10g。15剂,水煎服,日2次温服。
 
9月5日四诊: 服上方后偶有嘈杂,胃中灼热几无,饮食油腻后大便稀溏症状减轻。劳累后腰酸,纳寐可,小便平。末次月经:2017年8月18日,7天干净,经量略少,色先红后褐,无血块,余无不适。舌红苔微黄,脉细弦弱。方药:上方去益母草。15剂,水煎服,日2次温服。服上方后诸症均见轻减,原方继服10剂。
 
9月27日复查胃镜示:胃黏膜未见异常,Hp(-)。2个月后随访,患者诉嘈杂几乎消失,体重略增。
 
按:林珮琴《类证治裁》曰:“嘈证属胃,俗云心嘈,非也。其状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脘中懊憹不安,或兼嗳气痞闷,渐至吞酸停饮,胸前隐痛。”《证治准绳》云:“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肺受火伤,不能平木,木挟相火乘肺,则脾冲和之气索矣。谷之精微不行,浊液攒聚,为痰为饮,其痰亦或从火木之成化酸,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而为嘈杂如饥状,每求食以自救,苟得少食,则嘈杂亦少止,止而复作。盖土虚不禁木所摇,故治法必当补土伐木治痰饮。”
 
嘈杂和吞酸的病证,多由肝木乘肺冲脾,导致津液停聚成为痰饮,甚则化热成为酸液;肝木犯胃,郁火内扰,饥饿欲食,食后则安。伍师亦强调,临床的慢性胃病尽管病位在胃,但考虑肝与脾胃关系密切,加之此类病患与情绪大有关联,因此临床常以疏理肝气、调和气机之“逍遥散”加减治疗该病。脾为阴土,其性阴凝板滞,必须有肝木条达活泼之性加以制约,方能健运不息,升降适度。若肝失疏泄,郁而不达,势必影响脾胃的升降而发生病变,导致“肝脾不舒”。本案例以“逍遥散”为主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甘草培补中土、益气健脾,烧生姜降逆和中,配以薄荷增强柴胡疏散条达之功,加山药补益脾胃。另加金铃子散以增强行气止痛,现代研究指出此可用于抑制胃酸分泌。
 
二诊时,患者的胃部烧灼感未有减轻,考虑郁火尚有,故而增加丹皮栀子以清肝泻火;脾胃失和,升降失职,痰湿内生,阻滞气机,故见腹胀,多食或油腻饮食则腹部坠胀欲便,酌情增加川朴。
 
三诊时,患者月经逾期未至,故加入益母草既可活血调经又可利水化湿;脾胃纳运功能失调,饮食停滞,尤其饮食油腻生冷则易致肠鸣腹泻,所加之“焦三仙”即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相须配伍之总称,是消食导滞的最佳组方。
 
四诊时,患者经期已潮,故而去益母草。 (章莹)
Tag标签: 胃炎(60)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