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1.6%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总人数超过1.1亿。临床治疗糖尿病多是用胰岛素和一些口服降糖药,但也有一些患者试图寻求纯中医治疗方法。这里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依目前临床经验来看,单纯中药降糖的效果并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药在辅助治疗糖尿病上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医虽然没有“血糖”的概念,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记载了有关糖尿病的诊治经验。糖尿病大体相当于中医的“消渴”,且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描述可以归纳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三个方面,这与西医学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医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把“消渴”分成了上消、中消、下消以及不同的证候类型,如肺热、胃热、肾阴虚、阴阳两虚等,且针对每一种证型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次,中医非常重视患者本身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症状。“整体观”是中医治病的特色,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中医可以给予系统、全局的调理,尤其是针对一些已经出现并发症状,如四肢麻木、头昏头痛、胸闷、失眠、焦虑等,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传统中医虽没有直接针对血糖,但通过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和体质,可以改善人体的代谢紊乱,起到间接控制血糖的目的。研究发现,中药葛根、天花粉、黄连等均有降血糖的作用。 第四、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其相关的并发症(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尿毒症等)和严重的感染。而中医自古就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概念,通过个体化、整体化的“辨证论治”,可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长沙市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医师 湛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