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是二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或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NHDC)。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属中医“消渴”范畴。 罗某,男,77岁 2005年4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夜尿增多一月余,伴腰膝酸软,胃纳可,大便常,舌红苔薄白,脉细。糖尿病史10年余,长期注射胰岛素控制。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辨证:消渴(阴阳两虚)。治法以滋阴助阳,补肾固摄为主,中药用自拟方固本止渴饮加减,药物有:杜仲15g,桑螵蛸10g,茯苓10g,蒺藜15g,莲子15g,芡实15g,五味子5g,生牡蛎30g(先煎),北芪15g,白芍15g。用药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加减,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嘱患者门诊中医治疗,1月后症状消失。 【组成】 杜仲15g,桑螵蛸10g,茯苓10g,蒺藜15g,莲子15g,芡实15g,五味子5g,生牡蛎30g(先煎),北芪15g,白芍15g 【功效】 滋阴助阳,补肾固摄。 【主治】 小便频数,甚则夜尿增多,腰膝酸软,或畏寒怕冷,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细。 【组方原理】肾之真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故肾阴虚为阴津亏损之本源,又肾为水火之脏,寓元阴元阳,真阴亏损,肾水不足,龙雷之火不为所制而升腾,上灼津液而致竭,从而形成水因火烈而益干,火因水竭而益烈,胃津枯竭五脏干涸,消渴之症成。《医宗金鉴》曰:“若肾水衰竭,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炎于上而刑肺金,肺热叶焦,则口渴欲饮,其饮入于胃,游溢渗出,下无火化,直入膀胱,则饮一斗,尿亦一斗也。”《诸病源候论》云:“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肾虚不能司膀胱开合,膀胱开多合少,固摄无权,精微不藏而走泄,故尿多而甜。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不但肾阳要温养脾阳,肾阴亦要滋养胃阴,若肾阴一虚,虚火灼胃,则胃热炽盛而致消谷善饥。水者,人之本命之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固,则枝叶不茂,元气不固,则形体不荣。以上可见,下消肾阴亏虚,常可出现小便频数量多、尿液混浊、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之症。沈师认为该病后期多为肾阴阳两虚,失固摄之职,夜尿频多,尤以老年人多见,故方中杜仲、芡实、蒺藜、桑螵蛸、莲子助阳补肾固摄,茯苓健脾益胃,生牡蛎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五味子滋阴收敛固摄,北芪健脾补气,白芍滋阴,补肾阳滋肾阴之药共用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达阴阳互补之效;《本草经疏》曰:“五脏之劳,肾为之主,下气则火降,火降则水升,阴阳互宅, 精神内守,肾气滋长,元阳益盛,诸虚为病者,不求其退而退矣”。 【加减运用】 若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10g,红花10g,桃仁10g等活血化瘀,提高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