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学者王平系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多年来诊治了诸多麻木症的患者,在治疗时多从培元固本入手,现结合病案,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关于麻木的治疗,《张聿青医案》中指出:“营不行则营不足用,有营若无营矣。卫不行则卫不足用,有卫若无卫矣……欲治酸麻,必先行其营卫之滞而后可。欲行营卫之滞,必先祛其所以阻营卫者而后可。”由此可见,麻木的治疗当结合其病机,分为虚实两端。
元气亏虚,治从培元《景岳全书·非风诸证治法》记载:“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本条阐明发病关键在气血,而气血的生成及运行与元气密切相关。《金匮要略》中认为血痹乃阴阳俱虚所致,而肾为人身元阴元阳秘藏之所,一身阴阳生化之根,肾的盛衰影响着元气的盛衰和生化功能,故培补元气离不开补肾,元气由先天所生,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发挥着推动和温煦的功能,根据“女子七七”“丈夫八八”的论述,元气亦需要后天之精源滋养才可充盛,即李东桓所言:“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王平在治疗麻木症患者时,多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大补元煎等方加减化裁;偏气虚者,多重用黄芪、人参以大补元气;体虚易感者加玉屏风散化裁;偏血虚者多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杜仲等培补元阳之品;阴血不足者,加阿胶、墨旱莲、熟地黄等滋补元阴之流。临床当随症加减,补益同时亦不可过于滋腻阻碍脾胃之运化,故王平在予方同时常佐以焦山楂、炒麦芽、神曲等助脾胃运化之品。邪滞脉络,治从调元实邪痹阻经络亦可致麻,而六淫既可单独中人,亦可两种以上同时伤人为病,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可致元气输布运行失调,从而影响元气正常生理功能,日久易内生痰瘀;此时单独补元气不足以通络开痹,当注意培补元气,同时舒筋通络,即“调元”,使营卫通畅,濡养周身。在临床上,偏寒湿邪者,以祛寒通络兼益气温阳为主;偏湿热邪者,以清热利湿通络为主;偏痰瘀阻络者,以行气豁痰通络为主。王平认为此类患者当以调元祛瘀通络为总治则,治疗上常根据病理因素灵活选取柴胡疏肝散、二陈汤、逐瘀汤类等方加减化裁。常用法半夏、竹茹、陈皮、天麻、石菖蒲、苍术、白术等药物行气豁痰;桑枝、忍冬藤、鸡血藤等药物舒筋通络;三七、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柴胡、郁金、川芎等药物疏肝以助元气外达;地龙、僵蚕、蜈蚣、全蝎、土鳖、水蛭等虫类药破血逐瘀以通络。
典型医案
患者某,女,74岁,于2019年4月2日初诊。自诉左侧手指麻木数年,多年来入睡难,多梦,眠浅早醒,头昏头痛,脑鸣,畏寒,时有短气、心悸、自汗。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史。舌暗红、苔中根部厚、中有裂纹、边稍齿痕,舌下络脉瘀曲,脉细稍弦。
诊断:(气血亏虚,络脉瘀滞型)中风后遗症。
治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酸枣仁30g,川芎10g,知母10g,茯神10g,夜交藤30g,枳壳10g,生晒参10g,太子参15g,党参15g,沙参15g,乌贼骨15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炒麦芽10g,郁金10g,栀子10g,夏枯草10g,法半夏10g,厚朴10g,炙甘草6g,天麻10g。7服,水煎服,每日1服,分3次服。
患者间断复诊调方,服10余服睡眠有所改善,手指麻木如故,除宁心安神药,加土鳖虫、全蝎、地龙通络之品服至30余服,患者睡眠、头昏、短气、脑鸣等症状好转,左侧手指时有麻木。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2019年5月28日复诊调方为:生晒参5g,黄芪10g,太子参10g,白术10g,茯苓10g,苍术10g,栀子10g,益智仁10g,石菖蒲10g,黄连5g,肉桂5g,白芍10g,枸杞10g,仙灵脾10g,合欢皮10g,炙甘草3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炒麦芽10g。煎服法同前。服7服后,患者家属代诉手指麻木好转,后予补益气血方35服续调,随访诸症悉减。
按本案患者古稀之年,虽因手指麻木就诊,但长期入睡困难,多梦早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不利于元气恢复,故此时正虚当为主要矛盾,以补益元气,宁心安神助眠为主;待睡眠稍转,正气渐复,可着手去瘀,除益气养血外,加土鳖虫、全蝎、地龙祛瘀通络,以助元气通达。数剂后诸症好转,而左侧手指时有麻木。舌象由暗红转红,提示瘀已渐祛,脉仍细弦,所谓“人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转运者,此气也”。(严巧 湖北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