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季,许多人在看中医的时候,总是听到大夫说“肝火旺”或“肝火上炎”。的确,根据传统理论,中医认为春季是肝火旺盛的高发季节。可什么是肝火,应该如何治疗呢? 肝火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中的一种类型。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肝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各项功能的原动力。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最常见的表现是肝火上炎,即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耳鸣等。也可影响到其他方面,导致急躁易怒、失眠、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昏厥、发狂、呕血等。 中医认为,春季肝火旺盛会导致以下一些不适,可对症选用中药治疗。 1.肝火目赤 由于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且中医认为肝主目。所以肝火上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目赤(即眼睛发红),严重者伴有眼睛肿痛。除此之外,还可见肝火的其他一些表现如面红、口苦等。此时可以泡点菊花茶(一般用菊花6—9克),先用热气熏眼睛15分钟,再频频饮茶。严重者可选择黄连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2肝火失眠 即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中医认为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容易惊醒、口渴多饮、大便干燥、胁肋时胀或小腹胁肋隐痛。治疗可选用复方芦荟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连服2天即可。可清火、通便、安字申。 3.肝火耳鸣 肝火上攻耳窍,导致耳鸣。其特点为时作时止,声音如雷鸣声,轰轰作响,或如潮声,声音大,音调高。另外可伴有易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等症状。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每日1次,每次6克,连服3天即可。 4.肝火眩晕 中医经络学认为,肝经上行于巅顶。肝胆相火沿肝经上炎从而导致眩晕。可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赤、口苦目赤、舌质红等。治疗宜清肝泻火为主,用牛黄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5.肝热自汗 因肝热迫汗所致。表现为易出汗,动则尤甚,常兼见口干、口苦等症。治宜清肝敛汗,可用丹栀逍遥丸治疗,每日1~2次,每次6克。 6.肝火头痛 因肝火上扰清窍所致。《类证冶裁》记载:“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口服液,每日1--2次,每次10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