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打摆子”简易中医疗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1-02-18

疟疾俗名“打摆子”,四季都有,但夏秋两季较多。多因 蚊子咬人后引起发病。以寒战、发高烧、出汗、发作有一定 时间为特征。有一天发作一次的,有二天发作一次的,也有 二天才发作一次的。发作时有的寒重热轻,也有的热重寒 轻。时间长了,往往面色发黄,左胁下出现硬块。根据体质 不同,有实证、虚证二种。

实证

怕冷发热有一定的时候,胸胁胀闷, 口干或不 干,心烦不安,干呕或呕吐痰涎,有汗(或少汗),脉多弦, 舌苔薄黄。 口子久丁,可能出现肚子服、胁下有硬块等症 状。治疗初起售:和解, 日久宜截疟。

处方

(1)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党参10克 黄芩6克 水煎服。 若热重的,于前方加生石膏30克。
(2)黄荆叶15克 青蒿6克 水煎服(此方用于口干、发 烧很高、脉弦数的)。以上二方都用于和解。
(3)常山(洒炒) 槟榔各10克 草果(煨)4,5克 水煎,未 发前一小时服(截疟有效)。
(4)常山12克 白芥子6克 枳壳10克 水煎服(此方用于 呕吐痰涎较多的)。
(5)鸦胆子(去壳取肉,取全的,破碎的不要)10杜 用桂圆肉包 吞,一次吞下,每天吃重次,连吃3~4次。
(6)密陀僧3克 红枣1枚(去核, 共捣为丸,在发作前4 小时吃。(以上三方用于疟疾发过3~5次,并已用过和解法 治疗的)。
(7)鳖甲(炒)12克 桃仁12克 柴胡6克 水煎服(此方用于日久胁下有硬块的)。

虚证

面色发黄或发门,没有—点精神,懒说懒动,呼 吸短促,身体瘦弱,没有力气,不能耐劳,劳累过度后,疟 疾就发作,寒热不太分得清,脉多虚,舌质淡红无苔。治宜 补虚驱邪。

处方

(1)制首乌30克 生姜10克 人枣10枚 水煎服。
(2)龟板(烧成炭,研成细粉)60克 每次服10克,一天2次, 开水送下。
(3)党参15克 鳖甲15克 乌梅6克 水煎服。

外治法

不论实证、虚证都可用。

(1)茅膏菜(全草)研末,凉开水调湿,捏成如黄豆大 小,在疟疾发作前3小时敷内关穴(手掌而腕横纹正中后二 横指),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
(2)马齿苋30克 捣烂,敷在内关穴,在发作前4小时贴上。
(3)胡椒1克 蝉蜕3克 共研成细末,川饭捣成丸,贴 在身柱穴(在背部正中第3,4胸椎之间)。
(4)雄黄 胡椒各1克 共研成细末,川饭捣为丸,敷在 脐部。
(5)大黄30克 芒硝10克 独头蒜30克 共捣成膏,贴胁 下硬块处。

预防

(1)消灭蚊子,孑孓。
(2)黄荆叶(嫩芽)煎水,当茶喝。或将黄荆叶(嫩芽)晒干,用开水泡服。
(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群防群治。积极治疗现症病人,“发现一例,预防一片”。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