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丸出处:《太平圣惠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功效:散风止痒、清血解毒。
秦艽丸是赵炳南教授比较推崇的方剂之一,原出自宋《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由秦艽60g,黄芪60g,漏芦45g,乌蛇120g,防风45g,黄连45g,苦参60g,大黄60g组成,炼蜜成丸,以温酒送服,主治遍身生疥,干痒,搔之皮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收载此方,主治脓窠疥。两书所载秦艽丸组成相同,区别仅在于乌蛇的用量,由120g减为15g。
本方扶正与祛邪兼施,搜风入络、清血解毒。方中秦艽为君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其可作用于深部,一般皮疹浸润深适合使用。乌蛇善搜剔血中伏风;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二者共为臣药,可辅助秦艽祛除肌表、经络之风湿而止痒。苦参味苦,性寒,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黄连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漏芦味苦、咸,性寒,能清热解毒、消痈脓、下乳汁。三药配合,能佐助君药、臣药除湿热而解毒。大黄味苦微涩、性寒,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既配合苦参、黄连、漏芦清热解毒,又加强秦艽、乌蛇入血入络之功而活血祛瘀,为佐药。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亦为佐药。诸药配合,能散能降,寒温并调,攻补兼施,可使风去、湿除、热清、毒解、瘀散。
在赵炳南皮肤病湿邪论治体系中,龙胆泻肝汤针对热重于湿;除湿胃苓汤针对湿重于热;全虫方针对顽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剂,即秦艽丸,针对顽湿伤正者。所以秦艽丸是首攻补兼施的方剂,适合皮肤病病程日久,正气已有亏损之证。临床应用时,要抓住湿毒蕴久入血而又伤正的特征。亦即病程日久,湿热蕴毒窜经入络,顽固不去,兼见气虚体弱者。可用于多种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狼疮、盘状红斑性狼疮等,属于湿毒蕴于血分者。对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而病情稳定,也可用于巩固疗效。
秦艽丸祛风兼清热、解毒、燥湿、化瘀、补气扶正,功效齐全,适合以“风”“湿”“热”“毒”以及“虚”为主要病因的各类皮肤病的治疗,尤其对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皮肤瘙痒明显、皮损肥厚粗糙的皮肤病,契合其“风”“湿”“热”“毒”“瘀”“虚”并存的病机。
本方所治之病症很多,赵老还将本方化裁,组成秦艽五味方。其组成有秦艽、黄连、乌蛇、漏芦、白花蛇舌草等,有散风清热、除湿解毒、调和气血的功效。赵炳南老晚年常用秦艽五味方、“四藤”合方,以散风清热,除湿解毒,调和阴阳。
使用注意: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附:秦艽五味方
出处:赵炳南经验方。
组成:秦艽、黄连、乌蛇、漏芦、白花蛇舌草。
功效:散风清热,除湿解毒,调和气血。
主治:同秦艽丸。
秦艽丸与全虫方的比较:全虫方证与秦艽丸证均属病程日久,而前者偏于湿毒聚结在气分、风盛瘙痒较甚者,后者偏于湿毒热盛蕴于血分而有正虚者。在临床上两者也可配合应用,组成“虫蛇”组合。(李伯华 张苍 周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