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特点】 陷谷,为足阳明经输穴,五行属水,《会元针灸学》曰:“陷谷者,陷下是也。谷者空洞是也。足跗上次指本节后,陷下之骨空处,故名陷谷。” 本穴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本穴位具有调和肠胃、健脾利水的功效。 《针灸甲乙经》认为刺陷谷出血可治疗“水中留饮,胸胁支满”及“面肿目臃肿”,《千金方》记载“陷谷主腹大满喜噫”,《针灸大成》总结该穴的主治为“面目浮肿及水病喜噫,肠鸣腹痛,热病无度汗不出,振寒疟疾”,取陷谷健脾和胃利水之效。 传统主要用陷谷来治疗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陷谷穴对呃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采取特殊的刺法,并配合呼吸。 【操作技法】 患者取仰卧位,在第二、三跖趾关节后方,二、三跖骨结合部的凹陷中取穴,局部常规消毒,用1.5~2.0寸毫针,针尖垂直刺入1寸许,得气后可向穴位四周放射性强刺激,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力求使膈肌上下移动。留针15~20分钟,中间行针2次,并做上述同样深呼吸动作。 【诊疗现场】 呃逆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古称为“哕”。西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中医认为呃逆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气上逆所致。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其他疾病的兼证,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则呃逆频繁,不能自止,昼夜不停,持续数月,甚或间歇发作,迁延数年,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临床常采用攒竹、翳风等常用穴位治疗,结合名医临床经验,笔者发现用陷谷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常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治廖某某,男,42岁,于1992年12月就诊。 患者主诉呃逆8年,加剧半月。8年前不明原因的出现呃逆,影响工作、交谈、饮食及休息,非常苦恼。曾经多家医院治疗,疗效不明显,近半月又加剧,于1992年12月就诊于我处。 症见呃逆连声不断,呃声响亮,胸闷不舒,口干,二便自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按前述操作方法行针刺治疗,进针得气施手法后5分钟,呃逆即刻停止。为了巩固疗效,继续治疗一个疗程,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