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
如何自我诊断
√ 根据皮疹为风团,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及各证的特点,不难诊断。
皮损为风团、红斑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 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常自觉瘙痒。
√ 可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少数还伴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等严重症状。
√ 除此之外,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前的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全身前驱症状,如食欲不佳,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等。有些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有局部发痒或有麻刺感。
中医教你来辨证
1.风寒束表证
【临床表现】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
【临床表现】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3,胃肠湿热证
【临床表现】风团大片、色红、瘙痒剧烈;发疹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4,气血亏虚证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
辨证食疗小贴士 1、风寒束表证
(1)牛肉炖南瓜条
【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固卫御风。
【烹调技巧】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按】黄牛肉性温,功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黄瓜性甘温,功能健脾利尿、益肺。两者同食油祛风散寒,固卫御风之效。
(2)防风苏叶猪瘦肉汤
【组成】防风15克,苏叶10克,白藓皮15克,猪瘦肉30克,生姜5片。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
【烹调技巧】将前3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裹和猪瘦肉生姜一起煮汤,熟时去药包裹,饮汤吃猪瘦肉。
【按】防风性辛甘、微温,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苏叶性辛温,功能散寒发汗、行气宽中。白鲜皮性苦寒,有祛风解毒之功用。猪肉有润肌肤之功效。
(3)生姜桂枝粥
【组成】生姜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红糖 30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
【烹调技巧】煮稀粥食,每日1-2次。
【按】生姜性辛温,功能发表散寒。桂枝性辛甘温,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2、风热犯表证
(1)芹菜豆腐
【组成】芹菜20克,豆腐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烹调技巧】将芹菜洗净切碎,与豆腐共煮食,加食盐适量。
【按】芹菜性甘、辛、苦、凉,功能清热利湿、平肝凉血。豆腐性甘凉,功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止咳消痰。
(2)冬瓜芥菜汤
【组成】冬瓜200克,芥菜30克,白菜根30克,芫荽5株。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发散透疹。
【烹调技巧】水煎,熟时加适量红糖调匀,即可饮汤服用。
【按】冬瓜性甘淡、微寒,功能清热利水、解毒生津、防暑止咳。芥菜性辛温,功能宣肺化痰、温中利气。白菜性甘平、微寒,功能清热利水、养胃解毒。芫荽性辛温,功能醒脾和中,发散透疹。
(3)菊花粥
【组成】菊花20克,冬瓜皮50克(要经霜),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烹调技巧】前两味水煎取汁,粳米洗净,水煮为粥,将熟时跳入药汁略煮即可。
【按】菊花性苦、甘、凉,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冬瓜皮性甘淡、微寒,功能祛风利水,可治一切水肿及荨麻疹。粳米性甘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历代医家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
(4)山楂生地粥
【组成】山楂10克,防风15克,生地15克,粳米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烹调技巧】前三味水煎取汁,入粳米中同煮为粥即可。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按】防风性辛甘、微温,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生地性凉,味甘,既能凉血,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粳米性甘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历代医家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
3、胃肠湿热证
(1)素烧苦瓜
【组成】苦瓜20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烹调技巧】新鲜苦瓜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按】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之功效。
(2)马齿苋地龙汤
【组成】马齿苋30克,干地龙9克,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各15克。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
【烹调技巧】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地龙一起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煎30分钟,弃渣喝汤。
【按】马齿苋性酸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地龙有清热息风、利尿通淋、通行经络之功效。
(3)薏米玉米须粥
【组成】薏米30克,玉米须10克(另包),红糖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烹调技巧】三者同煮为粥,加入红糖调味即可。每日一剂,早晚服食。
【按】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玉米须性甘平淡,功能利尿泻热,平肝利胆。
4、气血两虚证 (1)猪胰子炖红枣
【组成】猪胰子1个,红枣250克,精盐适量。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
【烹调技巧】猪胰子切成小块,炒熟,加盐后与红枣炖汤即可。每日一剂,连服10~15剂。
【按】大枣性甘温,功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猪胰子性甘平,功能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泽颜面色。
(2)归芪防风猪瘦肉汤
【组成】当归2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猪瘦肉60克。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补脾益气养血。
【烹调技巧】将前3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裹,与猪瘦肉一起炖熟,饮汤食猪瘦肉。
【注意事项】诸药性温,故阴虚内热、热毒疮疡者慎服。
【按】当归性甘、辛、温,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润肠通便。黄芪性甘、微温,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防风性辛甘、微温,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3)红枣山药粥
【组成】大枣10枚,山药250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养血。
【烹调技巧】大枣、山药共水煮,日服一次,连服1~2周。
【按】大枣性甘温,功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山药性甘、平,功能补脾养肺,益肾涩精缩尿。
(4)黄芪白术粥
【组成】大黄芪20克,白术20克,防风15克,大米适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
【烹调技巧】前三者水煎取汁,入大米同煮为粥。每日一剂,连服7天。
【按】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之功效。防风性辛甘、微温,功能祛风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