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成名背后的辛酸故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1-31
□ 崔晓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说到古代名医,往往被广为传颂的多是他们年少时博闻强识、刻苦学习,学成后救治众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其实很多古代名医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也许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让他们走上了医学之路。
 
提到医圣张仲景,很多人会想到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中医临床经典之作。翻开这本书的序言,我们就能看到这位名医当年经历的辛酸故事:仲景出生于一个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可谓人丁兴旺。然而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疫病流行,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家族中去世的人就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又“十居其七”。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开始著书立说传医道。
 
还有一位名医生于战乱频发的南宋时期,他就是李东垣。据《元史》记载,李东垣出生于名门望族,家境富庶。然而他没有像那些纨绔子弟一样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是先后拜师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结交的朋友也都是有学问有品德的人。无论是从家世来看,还是从自身条件来看,好像李东垣这一生注定要顺风顺水。然而人生无常,母亲王氏突然罹患重病,李东垣为了照顾母亲,经常是“色不满容,夜不解衣”,还“厚礼求治”于当地很多名医。母亲不停吃药,史料记载“百药备尝”,然而病情不见好转,最后在病痛中去世。遗憾的是,直到母亲去世,李东垣和他的家人也没弄清楚母亲到底是患了什么病,何以不治?李东垣想来想去,母亲从生病到去世一直忍受病痛的折磨,而自己却不能为母亲分担些什么,这能称得上“孝”吗?于是,他立志学医,四处打听当时的名医,不惜重金求教,最后找到当时的易水学派开山祖师张元素拜师学习,终成一代大家。
 
有人是失去亲人后化悲痛为力量,立志学医;也有人是失去举案齐眉的伴侣,才痛下决心走上医学之路。提到傅青主,就要说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傅青主女科》了。而傅青主专研女科,可能就与当年妻子去世有关。傅青主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小时候是读书过目不忘的神童,成年后入仕途,一路顺风顺水,二十岁时就小有成就,成了一名廪生。二十二岁时,他娶了妻子张氏。张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信奉佛教。二人虽是包办婚姻,却过得恩爱无比,羡煞旁人,还生有一子,可谓人生美满。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张氏病了,经医生诊治后没有任何好转,不久就去世了。傅青主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佛恩亦何在?在尔早死也。”妻子一生善良,又信奉佛教,可是佛祖的恩典在什么地方?妻子的病逝对傅青主来说是人生的巨大打击,此后,傅青主终生未再娶妻,潜心研究医学,终成一代名医。
 
还有名医是自己从小生病,受尽折磨,而后走上医路的。这首先要提到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关于孙思邈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说他活了140岁,更神奇的是,他死后过了很久面色不变,举尸入棺时,犹若空衣,人们认为他羽化成仙,升天而去了。这些故事无从考证,然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自诉“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平生数病痈疽”。孙思邈自幼体质就不好,总是生病看大夫,吃药花钱花到家里都没了积蓄,且生平多次患痈疽之病,苦不堪言。用现在通俗的话讲,孙思邈就是个“病秧子”。正所谓“久病成医”,这样的经历使得孙思邈有心潜入医学之境,救己亦济人。清代医家王孟英,幼时经历比孙思邈还要惨。王孟英自幼家贫,在他出生之前,家里生过三个男孩都夭折了,他是第四个孩子,好在王孟英只是体弱多病,病得再厉害也没要命。他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泄泻,并且一患就是一年,在三岁的时候又得了天花,好在死里逃生。因有家学渊源,后来王孟英走上了医学之路,开始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钻研医学,终成为人称赞的名医。
 
讲了这么多古代名医成名背后的辛酸故事,并不是有意歌颂苦难,而是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生困境的时候,不妨坚强乐观、另辟蹊径。选择学医,小则“独善其身”,大可“兼济天下”。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必然要经历困苦和考验,大夫这个行当更是如此。亲自感受过病痛的折磨,更能体谅病患的不易,也更知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含义。(崔晓春)

来源: 中国中医报
Tag标签: 名医(7)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