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懿(1852—?),字伯渊,又名朗秋,四川成都人,清末民初医家。曾懿自小发奋刻苦,耳濡目染,秉承母训,熟读经史,兼治诗词,工图画及针黹烹饪之术,天资聪颖又学得真传。
1870年前后,全国很多地方发生了长达十余年的瘟疫,相当于今天的霍乱、麻疹、流感之类。《吴江县志》记载的“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并非危言,而成都一带瘟疫流行也时有发生。曾懿那时经常随母亲在浣花溪一带学习,目睹了很多百姓因医治不力而殒命,心中十分着急。
忧国忧民而心怀抱负的曾懿回到家中就放下了稔熟的诗文,悄悄学起了岐黄之术。母亲发现女儿志向变化,最初不解,曾懿就说她要遍尝神农之草,研习岐黄之术,用医学知识解救民众。母亲听后十分赞赏。
几年间,曾懿苦读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各类医书典籍,她觉得应该广收博采,在借鉴中求变出新。那时,江浙一带已有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大家出现,所著《温热论》《温病条辨》提出了“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让曾懿找到了治疗瘟疫的方向。曾懿开始遍访民间,搜集各种验方。
一天,曾懿听说一名士兵得噎膈症不能食,后在一个集市买了鸡汤解渴,不料这鸡汤又浓又鲜,食下即到了下焦,不像从前饮水进食,往往阻于上焦而不下行。之后士兵常用鸡汤煮粥作为主要饮食,胃膈渐开,噎膈症也慢慢好了。曾懿用心记住,以后凡遇到这类噎膈症,她就用浓鸡汤略加姜汁治之,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曾懿还在自己身上实践,她前后四次感染疫病,都是用自创良方治愈。民间所学加上不断创新,曾懿治疗瘟疫渐渐有了心得,她把悉心所学用于救治百姓,医术精妙而又态度谦和,深得患者和百姓爱戴。
曾懿把一生所学著成《医学篇》二卷留世,另就教育子女、勤持家政、医学卫生、中馈烹饪等术,撰成《女学篇》《中馈录》各一卷,三书合刊为《古欢室医书三种》,在清末民初很有影响。曾懿既通晓医理,又有行医救国之抱负,为中医学后人所敬重。 (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