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亲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跟你说过……”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人得到安慰,还会使对方更加伤心。因此,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特点,给予最贴心的抚慰。 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所受教育的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严谨、条理分明的大脑。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帮助。 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往往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所以,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所面临的问题。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人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