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雅”是傣话,即医生的意思。我叔叔就是摩雅,而且还一度是远近闻名的“神医”。我叔叔这个“神医”,确实不是他自己吹出来的,而是人们口口相传的。 凭良心说,我叔叔的医术真的很一般,大不了就能治个头疼发热肚子痛之类的小病,即使是在缺医少药的乡村,也很让人看不上眼。他之所以能成为“神医”,完全是因为他那一段特殊的医遇和他那味一直“不足为外人道”的“神药”。 那年,数十里之外的邻村,有一位老婆婆得了一种怪病,肚子胀得像一面鼓,几天几夜汤水不进,请了好几个有名的大夫,吃了若干付汤药均不见效。眼看老婆婆实在不行了,家里人就连夜为她赶制了棺木,准备了寿衣,只等一咽气就送老人家上路。可是等了好几天,老婆婆还是未咽气。这时,有人就对老婆婆的儿子说:“干脆死马当成活马医,你不如去请某处的‘摩雅’来试一试,万一医好了也很难说。”那老婆婆的儿子想想,也只有这样办了。于是,他就翻了四座大山,然后过了三道竹桥,找到了我叔叔。我叔叔知道自己的三脚猫功夫,开始他不愿去,但终于架不住老婆婆儿子的干请万请,还是背上药包跟老婆婆的儿子走了。 来到老婆婆家,我叔叔放下药包,只看了一眼生病的老婆婆,就坐在火塘边吧嗒吧嗒地抽叶子烟,边抽边天南海北地海侃神聊,并不说看病和开药的事,把老婆婆一家人急得团团转。烟抽足了,闲话也侃得差不多了,老婆婆的儿子以为我叔叔该给老婆婆诊治了,谁知,他却又要上茅厕。这简直把老婆婆的儿子气得肺都要炸了,又不好发作。我叔叔上完茅厕回来,又等了一袋烟的功夫,才从药包里战战兢兢地摸出几颗黑黑的圆圆的东西,要老婆婆的儿子赶紧给老婆婆灌下去,并且打包票说,保证药到病除。说完就搭上药包走了,任老婆婆的家人怎样留他都留不住。 老婆婆服下药丸子不久就翻江倒海,上吐下泻。到了下半夜,老婆婆说她感觉轻松了一大截,还要家人为她熬了一大碗稀饭。几天之后,老婆婆竟然奇迹般地好起来了,一直活到九十八岁才无疾而终。我叔叔把死人医活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他迅速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医”。别人间他当天到底用的是什么药,他笑而不答,问多了,他就告诉人家是“神药”。 叔叔很疼爱我。有天,我问他到底用的是什么神药?他一阵哈哈大笑之后才告诉我:“我哪里有什么神药,那天我看那老婆婆很可能是伤了饮食,就趁上茅厕的时候,把身上的污泥搓下来和着在路上摘的巴豆搓成丸子……你说,那么脏的东西,老婆婆服下去咋个不吐嘛?伤了饮食,吐完之后不就没事了吗?” 《内经》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食,多见脘腹饱胀、厌食、嗳腐吞酸、舌苔厚腻等,治宜消食导滞。叔叔的医案是没错的。但他一直认为治好老婆婆伤食病的是他身上的污泥,而我则以为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神药”是巴豆。 医书载:巴豆,大戟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至长卵形,基出三大脉。夏季开花,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果实为蒴果。种子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积便秘、腹水肿胀、痰阻喉痹等,有大毒,宜慎用。 |